

1828年末,在莫斯科舞蹈教練約赫爾家的舞會上,普希金第一次遇到娜塔麗婭·岡察洛娃。16歲的娜塔麗婭號稱莫斯科第一美人,她1.73米的高挑個子,身材優美,長著一頭濃黑的頭髮,五官端正,容貌有如古希臘雕像。她的出現令群芳失色,普希金第一次見到她就一見傾心,到了神魂顛倒的地步。後來他們又常常在舞會上見面,普希金還有機會去她家做客。
娜塔麗婭的曾祖父是彼得大帝時代有名的企業家,經營了造紙廠、帆布廠、紡織廠、鑄鐵廠等好幾個工廠,可謂家財萬貫,可是到了娜塔麗婭的祖父手裡,由於揮霍無度,家境漸漸衰落下來,到了父親手裡,又因為父親生病,家道進一步衰落,難以給待字閨中的娜塔麗婭一份豐厚的嫁妝,這就是娜塔麗婭雖然長得如花似玉,卻嫁不出去的原因。而普希金雖是貴族出身,但家境並不富裕,人長得黝黑矮小,卻是一個大名鼎鼎的詩人。1829年4月,普希金託人向娜塔麗婭的母親老岡察洛娃求婚時,老岡察洛娃就猶豫再三,一直到次年4月,這件婚事才終於定了下來,此後,由於財產和費用問題一直拖到1831年2月普希金才和娜塔麗婭辦了婚事。
娜塔麗婭溫順多情,雖然沒有個性,卻很熱情,是一位賢惠的妻子,普希金也變得莊重穩健,通情達理,十分寵愛妻子,婚後兩人過著美滿幸福的日子。但是好景不長,7月份,有一天普希金在皇村公園散步時遇到了皇帝和皇后夫婦。尼古拉一世早在兩年前就垂涎于娜塔麗婭的美色,這一次見面,又把她稱讚了一番,馬上決定讓普希金去外交部檔案館工作,年薪五千盧布,還讓他們去宮中跳舞。1833年,尼古拉一世進一步委任普希金為皇宮侍從官。普希金對此感到屈辱,因為他早已不是擔任宮中侍從的年齡,沙皇此舉只是為了讓娜塔麗婭去宮中參加舞會,好跟她跳舞。皇帝的「寵愛」立即引來了種種流言蜚語。
禍不單行,1835年秋從法國來了一個浪子,名叫丹特士,他是個保皇派軍官,在法國沒有碰到好運,想來俄國碰碰運氣。途中他遇到了荷蘭駐俄公使黑克侖,兩人十分投機,黑克侖立即把丹特士收為螟蛉。黑克侖是個喜歡搬弄是非、陰險狡猾的傢伙,在彼得堡臭名昭著,然而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和彼得堡那些俄國官僚卻臭味相投,在他們中間很吃得開。丹特士長得人高馬大,容貌豐滿細嫩,長著一頭金髮,留著細細的鬍髭,能說會道,深受女性垂青,他憑關係謀得了一個近衛軍掌旗官的職務。不久他便在社交場合遇到了普希金夫婦。從此他和娜塔麗婭來往不斷。娜塔麗婭覺得從他身上可以得到從普希金那裡得不到的快樂,他是她心目中理想的男子,她認為一個正派女子也可以享受一點額外的樂趣,只要不犯罪,別人就不能指責她的品行不端。這也是當時上流社會的風氣,漸漸地兩人形影相隨,誰也離不開誰了。
普希金對丹特士和娜塔麗婭的關係自然十分厭惡,卻無法阻止他們的來往,而娜塔麗婭在和丹特士的交往中倒也能堅守起碼的原則,她明確拒絕做他的情婦,曾向丹特士表示:「我愛您勝過任何人,但您永遠只能得到我的心。因為其餘的一切都已不屬於我,我只有盡到做妻子的全部義務才會感到幸福。」因此兩人之間始終沒有發生過分越軌的行為。
丹特士和娜塔麗婭的關係自然引來了許多非議。許多彼得堡官僚早就恨透了普希金,正唯恐天下不亂,在丹特士的義父黑克侖策動下,便紛紛給普希金寄去匿名信,誣陷他戴綠帽子。普希金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立即向黑克侖提出要和丹特士決鬥。黑克侖捨不得失去他的義子,便唆使丹特士和娜塔麗婭的大姐葉卡捷琳娜結婚,以說明丹特士愛的是卡捷琳娜,而不是娜塔麗婭,從而使這場挑戰得以平息。但沒想到丹特士和葉卡捷琳娜結婚以後,更以姐夫的名義變本加厲追求娜塔麗婭。事態進一步發展,流言蜚語更加沸沸揚揚,匿名信又來催命,在無數政敵推波助瀾之下,普希金的名譽大受傷害,普希金不得不再次要求和丹特士決鬥,黑克侖害怕事情再拖延下去會影響自己的外交生涯,終於答應讓丹特士去決鬥。
決鬥於1837年1月27日(俄歷)在彼得堡郊外進行,尼古拉一世知道這件事,但未加阻止。決鬥以十分苛刻的條件進行,決鬥者相距只有十步,丹特士開了槍,擊中了普希金腹部。普希金當即倒下,但他仍忍痛用左臂支撐起身體,向丹特士瞄準開槍,結果丹特士十分幸運,銅紐扣救了他的命,他只受了輕傷。受傷的普希金由友人送回彼得堡,當時的醫療條件很差,只能以鴉片鎮痛,以水蟶治療。29日(公曆2月10日)普希金終於不治身亡,俄羅斯詩歌的太陽隕落了,世界上失去了一位偉大的詩人。
普希金的死引起了社會的震動,一群群市民趕來弔唁。成千上萬人湧向普希金家裡,哭聲驚天動地。當局害怕群眾的悼念會引起巨大的風潮,於是急急忙忙在2月3日(公曆2月14日)子夜由憲兵「護送」著將普希金的靈柩運往他父親在普斯科夫省米海洛夫村的領地,並嚴禁舉行任何祭奠活動。2月5日,普希金的遺體由老朋友屠格涅夫和自幼陪伴的老僕尼基塔陪送,在三山村附近的聖山修道院下葬。
詩人之死不是偶然的,正是由於普希金一生堅持的反對沙皇專制制度,他那些自由詩歌引起保守集團的仇恨和恐慌,才導致了這場悲劇。
2025年2月10日是普希金逝世188周年,謹以此文作為對偉大詩人的悼念。
欄目編輯:華心怡 文字編輯:史佳林
來源:作者:馮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