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運動遏制住了沙俄向東擴張的步伐?沙俄的拿來主義不好使了

2025年01月21日22:00:39 歷史 8076

1858年以後,沙俄大肆入侵清朝,他們的優勢在哪裡?為什麼他們能夠不費一兵一卒,拿下清朝15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其實沙俄最大的優勢,就是技術優勢。因為沙俄比清朝提前得到了西歐的科技,所以他們才能憑藉科技優勢,給清朝人一種錯覺,好像俄國和英法一樣,都非常強大,也能組織起一場鴉片戰爭。

但實際上,沙俄當時並不具備在東方打一場大戰的條件。

  • 首先,他們在1856年克里米亞戰爭結束時,損失了50多萬大軍,青年軍官幾乎斷層。至少需要20年時間重新培養。

  • 其次,他們的黑海艦隊已經全軍覆沒,且其他海軍也是處處受到掣肘,很難像英法一樣,直接把軍艦開到清朝沿海地區。

  • 此外,山高路遠,天寒地凍,在沒有火車的情況下,沙俄就算在西部擁有數十萬大軍,也很難讓他們穿越西伯利亞,到東方與清朝作戰。

所以,那時候的沙俄才是真正的紙老虎。但凡清朝能夠識破沙俄狐假虎威的真面目,也不至於將大片國土割讓給沙俄。

洋務運動遏制住了沙俄向東擴張的步伐?沙俄的拿來主義不好使了 - 天天要聞

洋務運動,也讓清朝開了眼界

1856年克里米亞戰爭中,沙俄在黑海所使用的軍艦,還是帆船。但是英法聯軍的軍艦已經用上了蒸汽機,兩者根本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所以俄軍在海戰中,基本就是被英法聯軍完虐。

不過這也讓俄國人開始謀劃將蒸汽機和軍艦結合在一起,這明顯就是從英法聯軍那兒學來的一套,但是到了東方就是好使!

那時候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帶著兩艘軍艦抵達璦琿城下的時候,直接把黑龍江將軍奕山給鎮住了,因為沙俄的軍艦和英法的軍艦,如出一轍。

而英法的海軍已經兩次收拾過清朝的水師,那種降維打擊的感覺,奕山想想都覺得牙疼。所以奕山天真地認為,沙俄是和英法一個級別的列強。

從1860年以後,清廷痛定思痛,打算開始實行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策略,洋務運動也就這麼徐徐拉開了序幕。

洋務運動遏制住了沙俄向東擴張的步伐?沙俄的拿來主義不好使了 - 天天要聞

洋務運動開始後,清朝也接觸了大量英法那邊傳來的先進的科技,尤其是和戰爭相關的技術,讓清朝軍隊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覺。

比如說引進先進的技術,建造各種機械廠、兵工廠、造船廠,打造新式海軍、陸軍等。在這個過程中,清朝便有不少人,開始睜眼看世界。

洋人的核心技術和制度,清朝當時或許還不能學到手,但是通過購買武器、軍艦、機械的方式,的確讓清朝有了近代化的機會。

除了英法美德等國以外,實際上真正能掌握核心技術的國家並不多。清朝能夠打開國門,開始接納新技術,本身就已經證明是一種進步了。

洋務運動遏制住了沙俄向東擴張的步伐?沙俄的拿來主義不好使了 - 天天要聞

洋務運動後,沙俄的那一套就不好使了

沙俄集中入侵清朝的時間段,是在1858年到1864年。這段時間,沙俄逼著清廷簽訂了《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以及《勘分西北界約記》等不平等條約,累計割走了外東北、外西北14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從1864年以後,沙俄再想不費一兵一卒,從清朝手裡割走大片土地,就顯得沒那麼容易了。為啥?因為清朝人也是見過世面的了。

洋務運動開始以後,清朝人逐步接觸到了近代文明的發展,也慢慢汲取了不少近代文明的發展成果。所以清朝人忽然意識到,沙俄在歐洲,也只是一個二流列強,壓根就沒什麼原創的東西。

沙俄也是在被英法打殘了以後,才開始進行改革,學習西方的技術和制度,從而成為了列強。實際上沙俄只是在時間上比清朝更早接觸這些東西而已,本質上沙俄並沒有比清朝強大多少。

伴隨著清朝開始搞洋務,大量人才逐漸得到培養,成為清朝的中流砥柱。這些人壓根就不吃沙俄那一套,所以沙俄威脅恐嚇的那種招數,在清朝已經沒有多少市場了。

當然了,在一些老頑固眼裡,沙俄還是很難對付的。所以才會有1881年與沙俄簽訂《伊犁條約》的屈辱歷史。

《伊犁條約》簽訂後,清朝又割讓了7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給沙俄。但是清朝也首次在談判桌上,迫使沙俄作出讓步,將特克斯河流域還給了中國。這在過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列強提要求,你敢不答應?

事後沙俄也沒有找清朝算賬,這說明什麼?說明清朝在洋務運動的改革中,已經逐步趕了上來,成為了融入世界的一份子,不再是那個關起門來過日子的國家了。

洋務運動遏制住了沙俄向東擴張的步伐?沙俄的拿來主義不好使了 - 天天要聞

拿來主義,和源動力是兩碼事

不少清朝人懼怕沙俄,主要是因為俄國人和英法的人一樣,都是白種人。實際上,沙俄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

  • 首先,沙俄的體制也是非常落後的純君主制,農奴制一直到1862年才結束,而且只是表面上結束而已,全國90%以上的人都是沒有自由的農奴。就這一點,沙俄還趕不上清朝。

  • 其次,沙俄的軍事實力,其實也很一般。他們只是較早地接觸到了先進的科技,從而擁有了比較先進的武器。實際上沙俄在戰場上,依舊是靠人多取勝,尤其是遇到同等級或者更高級的對手。

  • 此外,沙俄本身也沒有自己原創的東西。他們實行的同樣是拿來主義,英法德等國搞出了新技術,沙俄想辦法弄到手就是了。這種拿來主義,和源動力,完全是兩碼事,發展前景不可同日而語。因為一旦人家技術封鎖,你就啥也不是了。從這個角度來看,沙俄和清朝沒什麼區別。

  • 還有,沙俄雖然地盤大,看著很可怕,但實際上當時能利用的地盤非常少,至少比清朝少得多。偌大的西伯利亞根本就用不上,而且極容易就丟了。清朝同樣地盤大,但可利用的空間,遠勝沙俄,這是沙俄比不了的。

最關鍵的一點是,清朝人口太多了,當時就有4億多人。這在歐洲國家看來,是不敢想像的事情。同時期的沙俄,只有清朝的四分之一。

地盤大,物資豐富,人口又多,只要能夠很好地學習科技,並投入應用,沒有任何一個列強敢輕易欺負清朝。沙俄體量那麼大,其實也不具備這個實力。

洋務運動遏制住了沙俄向東擴張的步伐?沙俄的拿來主義不好使了 - 天天要聞

還得自己學會創造,才能不被時代拋棄

清朝最大的問題,實際上就是不懂得如何將別人的,變成自己的。他們走上了沙俄的老路,一味地拿來主義,並沒有真切地從學習科技的過程中培養出源動力。

當然了,這和國情有很大的關係,畢竟清廷的主要任務就是維護自身的統治,至於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他們並不關心。

他們認為,只要從西方購入足夠的堅船利炮,打造出一支和列強看起來差不多的軍隊,就足以保住自身的統治了。豈不知,時代是在不斷進步的,如果不與時俱進,早晚會被淘汰。

比如說,清廷在打造北洋水師的時候,在購入大量軍艦以後,便不再撥款了。原因很簡單,他們認為投入這麼多,打造了這麼強大的艦隊,就已經夠用了。憑藉這些武器裝備,就足夠保衛他們的統治了,又何必多花錢呢?

結果咱們也看到了,日本就是緊盯著清朝的海軍建設,無論如何都要購入比清朝更強大的軍艦。清日在改革中最大的區別就是,日本在購買大量西方武器裝備的同時,還投入了大量資金搞教育。

因為他們明白,拿來主義始終不是長久之計。你有他有,不如我有。所以日本在此後半個世紀,能夠變那麼強,不是沒道理的。

當然了,由於沙俄也是拿來主義,不搞創造,在清朝搞了洋務運動以後,沙俄就對清朝沒招了。因為唬不住對方了,只能幹瞪眼。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