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戰史記錄雨花台血戰,中國將士提前自斷退路,只能死在戰場上

2024年12月27日16:43:04 歷史 1843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日軍戰史記錄雨花台血戰,中國將士提前自斷退路,只能死在戰場上 - 天天要聞

文|臨川

編輯|t


引言

1937年12月,南京保衛戰進入最後的決戰時刻,中華門外的雨花台成為焦點。6000名中國將士死守這片小山崗,用血肉之軀對抗4萬日軍的重炮和坦克。

他們無路可退,甚至在陣地上立下誓言: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

三天三夜,他們用最後的子彈、手榴彈、甚至刺刀與敵人搏殺,直到彈儘力竭,陣地被覆滿鮮血。

據日軍《熊本兵團戰史》的記載:當時他們清理戰場時,發現中國將士所在的碉堡,皆是在外面反鎖,提前斷絕了退路,這一戰,要麼勝,要麼死!

日軍戰史記錄雨花台血戰,中國將士提前自斷退路,只能死在戰場上 - 天天要聞

天險不在:雨花台為何成了焦點?

1937年12月,南京保衛戰進入最後的白熱化階段。日軍以傾巢之勢撲向南京城,而中華門外的雨花台,成了至關重要的一道屏障。

這裡並不是什麼易守難攻的天險,它只是個小山崗,地勢平緩,周圍幾乎沒有陡峭的地形。雨花台的最高點不過百米,周長也就3.5公里,整個戰場從西到東只有幾座小山包,撐不起「固若金湯」這個詞。

日軍戰史記錄雨花台血戰,中國將士提前自斷退路,只能死在戰場上 - 天天要聞

但就是這樣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卻成為日軍眼中的頭號目標。為什麼?因為雨花台後面只有中華門、護城河和古城牆。

一旦雨花台失守,南京城便毫無屏障可言,中華門直接暴露在日軍的炮火下。這座小山崗成了中日雙方的「必爭之地」,也是第88師官兵的決死之地。

第88師,是南京保衛戰中的王牌部隊,被稱為「德械師」。但這支部隊在淞滬會戰中已經損失慘重,武器裝備損耗嚴重,全師總兵力只剩下7000人左右,重武器僅有少量迫擊炮和幾門75毫米山炮。

面對的卻是日軍的第6師團、第114師團等精銳部隊,總兵力超過4萬,配備了140門以上重炮、數十輛坦克和裝甲車,更別提日本航空兵完全掌控了制空權。

日軍戰史記錄雨花台血戰,中國將士提前自斷退路,只能死在戰場上 - 天天要聞

12月9日清晨,日軍的第一輪炮擊鋪天蓋地而來,百餘門重炮將雨花台炸得灰頭土臉。守軍的陣地上,碉堡被掀翻,戰壕變成廢墟,樹木全被炸斷,泥土和焦土混合成一片狼藉。

日軍的步兵隨後蜂擁而至,密密麻麻的身影在山崗上涌動,就像螞蟻一般撲向陣地。

守軍第264旅和補充旅的士兵們迎著日軍的第一波衝鋒,用儘可能多的火力阻擊敵人。機槍掩體成了最堅強的火力點,幾名士兵守著一挺機槍,槍口吐出的火舌一秒都沒停過,硬生生把沖在最前面的日軍壓了下去。

日軍戰史記錄雨花台血戰,中國將士提前自斷退路,只能死在戰場上 - 天天要聞

手榴彈像雨點一樣飛向敵群,炸得他們人仰馬翻。即便日軍的坦克衝上來了,士兵們也用集束手榴彈拚命貼近敵人,炸毀這些鋼鐵怪物。

戰鬥持續了整整一天,日軍的屍體鋪滿了陣地,整個山崗被濃煙和爆炸聲覆蓋。日軍的戰史記載,這一天,他們傷亡過千。而守軍呢?他們幾乎沒有喘息的機會,從日出打到日落,戰壕里堆滿了彈殼和戰友的血肉,沒人退後一步。

生死之間:6千人對抗4萬人的奇蹟

12月10日清晨,日軍重新集結兵力,第二輪進攻開始了。重炮轟擊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整個雨花台成了一片火海。

守軍的陣地幾乎全毀,碉堡被夷平,掩體變成了一片廢墟。彈藥漸漸見底,但士兵們依然緊握武器,頑強地守在陣地上。

262旅旅長朱赤此時坐鎮陣地。他清楚地知道,他們面對的敵人不僅有數量上的優勢,還有裝備上的壓倒性優勢。

日軍戰史記錄雨花台血戰,中國將士提前自斷退路,只能死在戰場上 - 天天要聞

然而,他也明白,守住雨花台,就守住了南京的尊嚴。他命令部隊死守陣地,甚至特意囑咐:「如果我犧牲了,一定要把我的遺體埋了,不能讓日軍拿去炫耀戰績。」

當天的戰鬥異常慘烈。日軍依靠坦克開路,步兵緊隨其後,一次次衝上山崗。而守軍的士兵們用盡最後的子彈,甚至拿起刺刀,與日軍展開了最血腥的白刃戰。

有的士兵在陣地上頑抗到最後一刻,用手榴彈抱著敵人同歸於盡。他們知道,這片土地上沒有退路。

日軍戰史記錄雨花台血戰,中國將士提前自斷退路,只能死在戰場上 - 天天要聞

12月12日,雨花台的戰鬥進入了最慘烈的時刻。守軍的彈藥所剩無幾,每一個彈殼都已經見底,而敵人卻不斷增援,炮火覆蓋的山崗早已被炸得千瘡百孔。

此時,朱赤旅長清楚地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次守城的戰鬥,而是一次捍衛尊嚴的誓死抗爭。

他命令部隊用僅存的手榴彈連接成火線,將其布置在敵人衝鋒的必經之路上。當日軍沖至陣地前幾十米時,守軍果斷引爆手榴彈,將大批敵人炸得人仰馬翻。然而敵人的進攻如浪潮般,一波又一波地湧來。

最後的絕響:英勇與殉國的悲壯結局

朱赤旅長身先士卒,在戰鬥中被炮彈擊中,腹部受重創,腸子湧出。他用力將腸子塞回腹中,繼續指揮戰鬥。

最終,他因傷重倒下,但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命令部下將自己的遺體埋在陣地上,以防敵人拿去炫耀。他年僅33歲,卻用生命詮釋了軍人的誓言。

日軍戰史記錄雨花台血戰,中國將士提前自斷退路,只能死在戰場上 - 天天要聞

同一時間,264旅旅長高致嵩也帶領僅存的部隊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在沒有子彈的情況下,士兵們用刺刀與敵人肉搏,每一個人都戰鬥到最後一刻。高致嵩身中數槍,最終壯烈犧牲。這一刻,整個雨花台被鮮血染紅,每一寸土地都鐫刻著中國士兵不屈的靈魂。

當戰鬥結束時,日軍的統計顯示,雨花台一役中,他們付出了數千人的傷亡才得以攻下陣地。然而,陣地上的守軍幾乎全數壯烈殉國。

262旅、264旅的數千將士,用自己的生命將這片土地變成了不朽的豐碑。他們沒有退縮,沒有投降,而是用生命捍衛了自己的職責。

日軍戰史記錄雨花台血戰,中國將士提前自斷退路,只能死在戰場上 - 天天要聞

雨花台的英烈們未能守住這片陣地,但他們的鮮血將這片土地的名字刻入了歷史。即便最終陣地失守,他們的精神卻成為了抗戰史上最為壯烈的篇章。

他們未能見證勝利的曙光,但正是他們的犧牲,為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鋪下了希望的道路。他們未曾退卻,他們永不被遺忘。

參考資料

【黨史百年】雨花英烈精神——新時代紅色文化擔當.澎湃新聞.2021-04-11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