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後就會挨打,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
要說哪個國家給中國帶來的傷害最為沉重,那便是和中國一衣帶水,上千年以中國為師的島國日本。
它仗著離大陸近,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屢屢侵略中國,給華夏兒女帶來了不可磨滅傷痛和記憶。
當然不屈的中華兒女,也拿起武器,奮力抵禦外辱。
可當時畢竟兩個國家綜合實力差距懸殊,也有很多中國人對於抗日戰爭感到絕望和迷茫,又或者是為了自身的榮華富貴,選擇投靠日本,當了漢奸。
據有關數據統計,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漢奸」數以百萬計。
這個數字雖然佔全國人口的比例很小,但還是很可怕,因此網上也有一種結論:中國漢奸,全世界最多。
漢奸走狗的行為令人不齒,可戰爭年代有些人成為「漢奸「卻是因為有任務在身,他們身在敵營心在漢,憑藉著自己的身份,為祖國默默的做著貢獻。
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漢奸」便是如此。
他曾在日本留學,戰爭年代時成了侵華日軍的高級「參謀」,不僅拿日本人的工資,還娶了個日本老婆,可他卻屢屢給中國軍隊提供情報,曾傳出關鍵的8字情報,滅掉2萬日軍。
這名英雄的名字,叫做夏文運。
夏文運,字承堯,化名何益之,1906年出生於金州老虎山會(大連市金州區)。儘管當時時局混亂,但夏家父母深知教育的重要,因此全力支持他讀書。
夏文運也很有讀書天賦,從小學習就很棒,因此19歲時,獲得了滿鐵公費留學的名額,來到了日本廣島讀書。
1932年,夏文運從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畢業,回到家鄉大連,多年的日本留學生涯,讓他對中日兩國有了更清楚的了解。本來他想著憑藉自己的學識報效母國,可國內的形勢比他想像中的要嚴峻的多。
當時日本已經侵佔了中國東北,並且對中國其他地區也是虎視眈眈,因此急需一批懂日語的「漢奸」。
夏文運憑藉留學經歷和流利的日語,被關東軍聘請充當參謀部情報課二課課長和知鷹二中佐的翻譯官。
他內心也很矛盾,當漢奸是要被戳脊梁骨,但他考慮再三,還是決定干,並將自己改名為何益之。
當時中國處于軍閥混戰時期,關內亂成一鍋粥,日本為了自己的利益,便在當中到處拱火,希望中國越來越亂。
當時日軍高層派出很多人去遊說拉攏各路軍閥頭頭,和知鷹二則被安排李宗仁洽談,夏文運也隨之同行。
也就是雙方交流的過程中,一心想為國家做點事的夏文運和李宗仁私底下交流了想法,答應了李宗仁做秘密情報人員,刺探日方機密。
當李宗仁提出給點報酬和經費時,夏文運極力拒絕,表示這是中國人應當要做的事。
此後夏文運為了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務,以更加諂媚的姿態,配合日軍的工作。
此舉雖然讓他成為了不少人眼中的大漢奸,臭賣國賊,但成功取得了日軍更大的信任,還獲得了更加豐厚的薪水,並且娶了一位日本妻子。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後,憑藉身份掩護地夏文運,將情報源源不斷地傳遞給李宗仁,為他在正面戰場的軍事行動,提供很大的幫助。
尤其是在台兒庄戰役期間,當時李宗仁要同時應付南北兩個方向的日軍,兵力極為緊張,仗打的極其艱難。
當日軍佔領淮南重鎮明光時,李宗仁本來向派兵增援,可是又擔心北面支撐不住,從而兩面受敵。就在這危機時刻,夏文運從敵後傳來關鍵情報:日軍南動而北不動。
李宗仁這次及時從北面抽調張自忠的五十九軍南下,將日軍趕回了淮南,此戰殲敵3000餘人。
而日軍見南邊進攻失利,於是又派北邊的第五、十師團兩萬餘人沿津浦線往南攻,龐炳勛部經曆數十天抵抗,已經快撐不住了,便向李宗仁求援。
李宗仁此時也摸不準日軍南邊是否有異動,也不敢輕易調兵,在這時候,又是夏文運傳來密報:日軍北動而南不動。
李宗仁得知這極為關鍵的情報,又將五十九軍北上,粉碎了坂垣、磯谷兩師團的戰略企圖,取得了抗戰正面戰場第一個勝利,台兒庄戰役的勝利,殲敵兩萬餘人。
在抗戰的艱難歲月中,夏文運不斷通過自己在日軍中的身份,默默的向抗日陣營提供有價值的情報,直到後來被日軍懷疑,他被迫逃亡躲避日特的逮捕,才沒有給李宗仁提供情報了。
因為他的身份比較隱秘,並無多少人知道,因此抗戰勝利後,他因漢奸罪被逮捕入獄,一年後幸得李宗仁時為他辯護,他才出獄到了上海定居。
上海解放後,他又被逮捕,但很快被釋放,去到了香港。因為他妻子兒子在日本,在香港沒待多久,就去日本和家人重逢了。
他為國家做的事從來沒對包括家人在內的任何人提過,因此知道的人少之又少,直到《李宗仁回憶錄》出版,世人才知道夏文運的事迹。
李宗仁在書中感慨道:「何君(指夏文運)冒生命危險,為我方搜集情報,全系出乎愛國的熱忱。渠始終其事,未受政府任何名義,也未受政府分毫的接濟。如何君這樣的愛國之士,甘作無名英雄,其對抗戰之功實不可沒。」
這也讓很多人知道,有時候英雄,未必都站在聚光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