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錫悅宣布緊急戒嚴到底是啥情況?韓國在「剿滅」的是什麼勢力?

2024年12月13日18:40:27 歷史 2950

2024年12月3日深夜,韓國總統尹錫悅突然在首爾龍山總統府發表緊急講話,宣布實施緊急戒嚴。這一決定不僅震驚了韓國國內,也迅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和熱議。尹錫悅稱,戒嚴是為了「捍衛自由」,防止國家走向「亡國之路」,並誓言剿滅那些試圖顛覆國家體制的「反國家勢力」。然而,在這一看似緊急應對國家安全威脅的背後,卻潛藏著複雜的政治動機和動蕩的國內局勢。

這一舉動無疑標誌著韓國政壇的劇變。對尹錫悅而言,戒嚴不僅是應對外部威脅的手段,更是他在面臨國內支持率急劇下滑、政治對手頻頻發起挑戰時的一次自救行動。實施戒嚴的背後,既有對執政黨和在野黨的激烈對抗,也有對民眾失去信任後的強硬回應。

尹錫悅宣布緊急戒嚴到底是啥情況?韓國在「剿滅」的是什麼勢力? - 天天要聞

戒嚴的宣布與背後的動機

尹錫悅宣布實施戒嚴的時機和背景具有深刻的政治內涵。根據報道,韓國國防部在當日下午召開了全軍指揮官會議,決定加強緊急戒備,並對局勢保持高度警覺。戒嚴令發布後,韓國國會大樓立即被嚴密封鎖,只有經過身份確認的部分人員可以出入。尹錫悅表示,通過實施戒嚴,韓國將重建並捍衛自由,避免國家走向滅亡。他強調,戒嚴的實施是為了確保國民自由、安全以及國家的可持續發展,不受企圖顛覆國家體制的反國家勢力的影響。

然而,尹錫悅的這一表態雖然看似愛國,實則引發了廣泛的質疑。分析認為,尹錫悅此舉很可能是出於政治自救的考慮,特別是在國內支持率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採取的極端手段。

尹錫悅和其執政黨——國民力量黨,近年來在國內的支持率急劇下滑,政治局面陷入困境。特別是在2024年4月的國會選舉中,國民力量黨遭遇慘敗,黨內支持率一度跌至17%,雖然在外交事務上尹錫悅表現活躍,試圖通過與外國領導人互動提升個人形象,但國內的經濟困境和民生問題依然困擾著政府。

尹錫悅的妻子也因捲入醜聞而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這使得他在民眾中的支持度進一步下降。2024年末的民調顯示,國民力量黨僅獲得32%的支持率,與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33%)幾乎持平。兩黨的支持率差距極小,政局的動蕩和政府的低支持率使得尹錫悅的政治生涯岌岌可危。

政治鬥爭中的「緊急戒嚴」

在此背景下,尹錫悅宣布實施戒嚴的舉措,顯然並非僅僅出於維護國家安全的考慮,而是背後深藏著政治鬥爭的因素。尹錫悅在講話中提到,國會自政府上台以來,已發起了22次針對政府官員的彈劾決議,而今年6月以來,已有10名政府官員遭遇彈劾。尹錫悅指責,國會對法官、檢察官和多名政府官員進行了彈劾,導致司法系統的癱瘓。他還指出,國會削減了與國家核心職能、毒品犯罪打擊及治安相關的預算,導致國家安全狀況惡化,成為「毒品天堂」和治安危機的來源。

尹錫悅進一步指責在野黨民主黨通過政治鬥爭削弱政府職能,甚至提出這些行為已構成「叛國」,還戲稱這種破壞國家的行為就像是「清朝勢力」的干涉。他的這一表態不僅凸顯了與民主黨的激烈對立,也為戒嚴的實施提供了「合法化」的理由——以保障國家利益、捍衛憲政秩序。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尹錫悅所稱的「反國家勢力」和「清朝勢力」,不僅是對國內政治對手的批判,也可視為他在爭取民眾支持的過程中,刻意強調國家面臨外部威脅和內部挑戰,進一步鞏固自身執政的正當性。

尹錫悅的緊急戒嚴令不僅未能得到廣泛的支持,反而遭到了來自在野黨和民眾的強烈反擊。民主黨黨首李在明首先呼籲民眾保護國會,並指出戒嚴措施嚴重違反憲法,可能引發社會的不穩定。李在明強調,韓國是一個民主國家,任何政府都不應通過戒嚴來壓制異見和政治對手。

12月4日,韓國國會迅速召開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了一項要求解除戒嚴的決議案。共有190名國會議員出席了會議,且該決議案獲得了全票通過。根據韓國憲法第77條第5款的規定,如果國會過半數議員支持解除戒嚴,總統必須立即解除戒嚴。因此,尹錫悅的這一舉動很可能面臨被逆轉的風險,除非他能夠依靠軍方的支持維持局勢。

這一反應不僅凸顯了民主黨及國會對戒嚴的強烈反對,也反映出國會在韓國政治中的重要作用。尹錫悅的舉動,雖然藉由國家安全的名義實施,但在實際上卻激化了黨派之間的衝突,導致國內政治危機進一步升級。

破釜沉舟式政治自救

尹錫悅的緊急戒嚴令,其實是一次極端政治博弈的表現。從表面上看,戒嚴是為了捍衛國家的自由與安全,但從深層次來看,它更多地是出於尹錫悅為擺脫政治困境、挽回支持率而採取的一項強硬手段。在國內民眾支持度不斷下滑、黨內選舉失利、反對黨發起多次彈劾的背景下,尹錫悅採取了這一「破釜沉舟」的做法,試圖通過極端手段轉移輿論焦點,獲取政治上的主動權。

然而,實施戒嚴令的舉措並非沒有風險。從韓國憲法和政治制度的角度來看,總統通過戒嚴強行干預國內政治,可能會觸及法律底線,引發憲法與民主法治的爭議。隨著國會的反擊和社會輿論的關注,尹錫悅的政治生涯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清嘉慶年間寶豐縣高齡老人優待恩詔考據 - 天天要聞

清嘉慶年間寶豐縣高齡老人優待恩詔考據

據《寶豐縣誌》記載,清嘉慶四年(1799年),寶豐縣接到了皇上關於高齡老人優待的恩詔。恩詔內容具體為:其一、七十歲以上老人:此年齡段之老人於古時已屬高壽,恩詔許其一子女於身旁侍奉照料,此舉不單彰顯對老年人生活之關懷,亦為其減輕生活之負累。
邊疆考古成果「上新」 喚醒歷史塵封記憶 - 天天要聞

邊疆考古成果「上新」 喚醒歷史塵封記憶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北庭故城2號遺址 北庭故城考古隊供圖河泊所遺址上蒜第一小學地點近年的考古發掘,出土了「益州」銘文瓦當、「滇國相印」、「滇王相印」、「益州太守章」、「益州刺史」等與滇國、益州郡及其下轄縣、益州郡周邊多個郡治有關的官印封泥和
六秩《白毛女》 經典永流傳(僑界關注) - 天天要聞

六秩《白毛女》 經典永流傳(僑界關注)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二〇二四年四月,上海國際舞蹈中心,林泱泱(右一)在觀看青春版《白毛女》後與青年演員交流。上海芭蕾舞團供圖1949年,旅越華僑林泱泱跟隨父母回到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啟了一段青衿之志白首方堅的芭蕾生涯。
逄先知:毛主席是如何讀馬列原著的? - 天天要聞

逄先知:毛主席是如何讀馬列原著的?

毛澤東讀馬列著作逄先知毛澤東是在經過對各種思想流派和革命學說進行探討、比較之後,才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他一旦認定馬克思主義是唯一能夠救中國的革命真理,便終生堅定不移地信仰馬克思主義。
地道戰是如何解決「藏得住、走得了、打得好」難題的? - 天天要聞

地道戰是如何解決「藏得住、走得了、打得好」難題的?

1939年冬,程子華(左三)與朱良才(左一)、呂正操(左二)、孫志遠在晉察冀合影地道戰、地雷戰是抗戰時期冀中平原區打擊日軍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毛澤東敵後游擊戰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冀中地道戰的產生和發展吳立人是毛澤東在平原地區開展游擊戰、建立敵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