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他趕在趙雲前,火速帶5000部隊駐防白帝城,蜀漢要早亡40年

2024年12月09日01:04:02 歷史 1039

若不是他,趕在趙雲前,火速帶5000部隊駐防白帝城蜀漢要早亡40年。

夷陵之戰蜀軍被一把火燒得懵逼,大敗而歸,損失兵力數萬。劉備翻山越嶺才得以脫身,從秭歸一路逃到白帝城,最終在白帝城才能歇息下來。孫桓帶軍都快追到白帝城城下了,陸遜大軍後續也都陸續趕來,為何吳軍沒有強攻白帝城呢,卻選擇了撤軍返還。

根據演義記載:時趙雲在川中江州,聞吳、蜀交兵,遂引軍出。陸遜聞是趙雲,急令軍退。雲正殺之間,忽遇朱然,便與交鋒,不一合,一槍刺朱然於馬下,殺散吳兵,救出先主,望白帝城而走。《雲別傳》也記載:先主失利於秭歸,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

若不是他趕在趙雲前,火速帶5000部隊駐防白帝城,蜀漢要早亡40年 - 天天要聞

若不是他趕在趙雲前,火速帶5000部隊駐防白帝城,蜀漢要早亡40年 - 天天要聞

然而在正史上,其實趙雲帶軍隊趕到白帝城的時候,吳軍已經決定撤退了,並不是趙雲救出了劉備。並且早在趙雲帶軍隊趕來之前,已經有一個小將到達白帝城了,還給陛下劉備補充了5000個剛剛從巴西郡各縣城抽調出來的兵勇,以充實白帝城的城防,致使陸遜不敢猛攻決定撤退了。

這一員小將便是馬忠。馬忠是益州巴西郡閬中縣本地人,就是原來張飛管理的郡縣,當時馬忠就是一個小官,巴西郡下漢昌縣縣長。《三國志》記載:先主東征,敗績猇亭巴西太守閻芝發諸縣兵五千人以補遺闕,遣忠送往。

若不是他趕在趙雲前,火速帶5000部隊駐防白帝城,蜀漢要早亡40年 - 天天要聞

若不是他趕在趙雲前,火速帶5000部隊駐防白帝城,蜀漢要早亡40年 - 天天要聞

閻芝是馬忠的直屬領導,閻芝是接任了張飛巴西郡太守的職位,閻芝趕緊抽調巴西郡各縣城的5000士兵,讓馬忠帶隊伍火速趕過去,小將馬忠便率先抵達了白帝城。馬忠火速和蜀軍殘兵合成一股,接替了白帝城的城防,而且白帝城本身地理地形上很有優勢,一下子就變得難以攻下了。

夷陵兵敗是在公元222年夏季,蜀漢正式滅亡是在公元263年,蜀漢還能存活了41年,關鍵就在於白帝城易守難攻,而且小將馬忠已經趕來駐防。就這麼,劉備緩了一口氣,而且趙雲後續也從江州帶軍趕來了。若白帝城無法速速拿下,時間一拖久,就輪到東吳危險了。

若不是他趕在趙雲前,火速帶5000部隊駐防白帝城,蜀漢要早亡40年 - 天天要聞

小將馬忠也因此受到了劉備的重視,從小小縣長一路升遷到了蜀漢後期的庲降都督、鎮南大將軍、平尚書事。馬忠的求職之路還是有點東西的,在老闆落難的時候積極表現,得到了劉備的高度評價:雖亡黃權,復得狐篤,此為世不乏賢也。也因此,丞相諸葛亮開府治事,任命馬忠為了門下督,馬忠的仕途就此起飛。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資料圖:北京盧溝橋上的石獅。圖/新華社「我們是善戰的前鋒,我們是民眾的武裝,從無畏懼,決不屈服,永遠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國境,自由的旗幟高高飄揚。」1939年,29歲的河北青年張松如離開正定省立七中,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這一年,他以「公木」的筆名與音樂指導鄭律成合作創作了這一組《八路軍大合唱》。此前兩...
誰能想到,一次無禮竟為秦國的崛起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 天天要聞

誰能想到,一次無禮竟為秦國的崛起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眾所周知,分封制是周王朝的核心,而禮制則是其核心中的核心。那時候講的「禮」,跟現在的「禮」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些相同之處。我們可以理解周「禮」為現在的「禮貌」,周朝貴族才講「禮貌」,普通國人、野人、蠻夷戎狄是不講的,或者說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東
什麼是勝利? - 天天要聞

什麼是勝利?

戰爭的最終目標當然是取得勝利。 人們總是期望看到勝利的場景:扛著紅旗,將旗幟插到對方陣地上,歡呼雀躍,國與國開戰,誰都希望勝利。 但是,近年來的三場戰爭卻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