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酷刑」,眾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幾乎都是凌遲、腰斬、炮烙之類的血腥畫面,這些毫無人性的暴虐現場屬實令人無法直視。
可是,有一種「酷刑」卻和這些完全不同,它看起來人畜無害,整個行刑過程不會有一滴血流出來,而且受刑的人還會滿面笑容,看起來無比歡樂,它的施刑者也很不一樣,並不是人,而是一種十分溫順的動物。
這樣的刑罰聽起來似乎沒有任何威脅,那它為何會被列入「酷刑」之中呢?
大笑也是一種酷刑?
「笑一笑,身體好。」這句俗語在我國可謂是流傳廣泛,此話究竟有何依據呢?
中醫中有這樣一個觀點:氣順無病,而簡單的笑一笑就能達到疏通氣息的作用,使得氣血調和,身體的健康狀況自然就好了。
笑可以讓大腦皮層活躍起來,消除緊張抑鬱等不良情緒,還能改善身體呼吸、消化系統的功能,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可謂是好處多多。
當你在大笑時,橫膈膜會開始收縮,持續將空氣排出,肋骨間的肌肉也會一起收縮,進一步擠壓肺部排出空氣,如此快速的空氣循環會產生極強的衝擊力,當它穿過聲帶時,就會帶動聲帶震動,從而發出爽朗的笑聲。
同時,當人們大笑時,血管也會開始擴張,血液循環加快,內臟獲得的血流量大大提升,效果就類似於有氧運動。
如此看來,大笑對人體的好處多多,那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一直持續大笑會發生什麼?
很多人都有過笑到肚子疼的經歷,起初只會感覺到很快樂,可隨著持續的時間逐漸變長,就開始感覺到喘不上氣,腹部肌肉疼痛難忍,眼睛也會開始流淚,停下後還要緩上一會兒才能回到正常呼吸,屬實是難受的很。
笑聲持續的越久,肺里的空氣就會越少,血液開始逐漸不能正常供應。同時,人在大笑時是無法正常呼吸的,極度缺氧的狀態很有可能會導致心臟驟停又或者是窒息,最終導致喪命。
不要以為這是在開玩笑,歷史上因為太開心而把自己笑死的,真的是大有人在嘞!
公元前五世紀時,古希臘的一位畫家宙克西斯曾畫了一幅畫,畫作完成時,宙克西斯看著躍然紙上的滑稽老女人,不禁發出了一陣爆笑,實在是太逗了。可誰知這一笑,屬實是太猛了些,竟然將自己笑死了。
而他除了畫家的名號外,還多了一個更著名的身份:世界上第一個被笑死的人。
十七世紀六十年代,一位蘇格蘭的作家因查理二世登基而瘋狂大笑,結果樂極生悲,因笑殞命。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一個丹麥人在觀看喜劇電影時意外去世,後經驗屍官診斷,他死於因大笑導致的心臟驟停。
這種例子還有許多,此處只簡單的列舉了幾個,所以啊,以後可千萬別再說「笑死了」,「笑得肚子疼」是能真實發生的,「笑死了」也是!
雖然大笑也是治癒疾病的一味良藥,可持續不停的笑卻是實打實的折磨了。早在古羅馬時期,就有人發現了這一點,並由此發明出了目前已知最早的「笑刑」。
「笑刑」的發展歷史
古羅馬時期刑罰眾多,例如割喉、十字架、十一抽殺律等等,可這些都太過殘忍了些,若是王公貴族犯法,還用這等刑法,可就不太合適了。為此,當時的刑訊者苦思冥想,發明了一種極為「溫柔」的刑罰。
他們會將犯人的腳浸泡在鹽水之中,再牽來一頭羊。飢餓的羊看到鹽水,就會自己上前去舔舐,而犯人最敏感的腳心,則會在羊一下又一下的舔舐之中瘙癢難耐。懲罰區域也不止腳心,腋下、脖頸、小腹等等較為敏感的地方都有可能被照顧到。
起初犯人會止不住的捧腹大笑,看起來沒有任何殺傷力,可當時間持續到五分鐘之後時,這項看起來鬧劇一般的刑罰就變成實打實的「酷刑」了,疼痛、缺氧、虛脫……著實令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在我國的漢代時期,也有「笑刑」的出現。不過我國向來乃禮儀之邦,自然是有些瞧不上讓羊舔犯人腳心這種看起來上不得檯面的方式。再加之當時受此刑罰的大多都是皇親國戚,自然還是要體面一點好,便放棄了用羊行刑,改由施刑者手持羽毛或小刷子,去撓罪犯的腳心。
這種懲罰方式不會留下任何痕迹,也沒有什麼後遺症,但是在受刑時卻極為痛苦,用來對位高權重之人小懲大戒再合適不過。
這兩種「笑刑」都是廣義上的笑刑,確切的來說,是用笑作為懲罰方式,狹義上的笑刑真正成型是在17世紀,當時的歐洲正值「30年戰爭」期間。
為了懲罰戰俘和犯人,滿足施刑者看人痛苦的殘忍癖好,他們在古羅馬笑刑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形成了更完備也更殘忍的懲罰方式。
犯人被押進刑訊室後,行刑者會先將犯人牢牢捆在行刑架上,令其一點也無法移動。這項工作做完之後,緊接著,他們會取來蜂蜜、白糖水或者食鹽水,脫掉犯人的鞋和襪子,再將那些液體塗抹在犯人的腳心上。
緊接著,真正的行刑者就登場了,一隻餓了許久的山羊會被牽進這間刑訊室,逐漸靠近動彈不得的犯人。當甜美的氣味飄到山羊的鼻尖時,它進食的本能就會被激發,靠近犯人的腳心開始舔舐起來。
與貓科動物相同,山羊的舌頭上也有柔軟的倒刺,比行刑者用小刷子撓的效果可好上太多了,用不了幾分鐘,犯人就開始笑著流淚並大聲求饒,將施刑者想要的情報和盤托出。
可這才哪兒到哪兒呢?這項「溫柔」的刑罰被發明出來,本就是為了折磨犯人,又怎麼可能輕易的放過他呢?
整個過程會持續至少半個小時,犯人才會在這樣慘無人道的折磨中窒息而死。只有在腳心上的塗料被舔舐乾淨,重新塗抹時,犯人才有鬆口氣的時間。不過,那不到一秒鐘的間隙,屬實是可以忽略不計了,連一口氣都喘不勻。
這種看起來乾淨體面的「溫柔」刑罰,屬實是比它的名字要殘忍的多。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亨·黑格爾有幸親眼見識過這種刑罰。在那之後,他專門寫了一本書來詳細描述犯人從一開始的拚命忍耐到後面止不住的大笑,以及再也忍受不住時的痛哭流涕連連求饒,著實是令人不忍直視。
結語
古往今來,笑始終是人們表達快樂的方式,也是尋找快樂的方式,無論是傷心還是鬱悶,只要找些喜劇或者笑話來看,又或者跟朋友親人聊聊天,笑一笑,都會將失落的情緒一掃而空,整個人都重新充滿活力。
可就是這樣一種好行為,卻被發明成了殘忍的處罰方式,實在是太可恨了些。
不過好在,由於這種刑罰實在違背人道主義,早已跟隨古時那些血腥暴虐的酷刑被廢除了,再也尋不到蹤跡。
參考資料:張磊-癢,究竟是怎樣一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