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原成都軍區司令員、總後勤部部長傅全有將軍回到了童年生活過的老家忻州。鄉親們為了歡迎傅全有返鄉,在院子里表演了當地特有的民俗表演——吹嗩吶。
傅全有將軍如今已經94歲高齡,是為數不多經歷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還仍然健在的老將軍。
1930年,傅全有出生於忻州市原平西部大山深處一個小山村。他的家庭很貧窮,小時候吃不飽穿不暖,為了賺點錢不得不冒著風雪走出大山賣炭,日子過得很艱辛。
艱苦的童年時代,讓傅全有養成了勤勞勇敢、堅韌不拔的性格,激勵他一路走出小山溝,投身革命,直到後來成長為叱吒風雲的上將。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不久,戰火便燃燒到山西境內。日軍大肆燒殺搶掠,搞得民不聊生。日寇的種種惡行,不斷地灌進少年傅全有的耳朵里。他心裡滿懷民族仇恨,立志有一天要上戰場殺敵,保家衛國。
很快,機會就到來了。在八路軍的宣傳鼓動下,各種抗日救國組織紛紛成立起來,抗日烈火遍地燃燒。崞縣抗日義勇軍、崞縣游擊隊、崞縣武工隊等抗日武裝層出不窮。
武工隊進駐傅全有所在的村子以後,一直有武工隊員住在傅家。傅全有受到感染,積極投入到轟轟烈烈的抗日救國運動中。他參加了村裡的民兵組織,成了全村年齡最小的民兵,開始經受戰爭帶來的鍛煉。
那個時候,傅全有的主要任務是站崗、放哨,埋地雷,他幹得風風火火,常常受到武工隊的誇獎。
抗戰勝利後,傅全有又參加了解放戰爭。他歷任班長、排長、副連長等職務,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然而戎馬生涯並沒有隨著新中國的成立而結束。建國後不久,抗美援朝爆發。傅全有作為志願軍的一員,入朝作戰。
在朝鮮戰場上,美軍強大的火力投射能力給了他極大的震撼。
傅全有幼年失學,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很明白知識和科技的重要性。所以從朝鮮回來後,他就進入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學習。
在學校里,他憑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學習理論知識,刻苦程度連戰友都自愧不如,進步得非常快。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在佔據優勢後曾一度撤離戰場。但是越南變本加厲,侵佔我邊境地區的很多高地,還修建了軍事工程,對我國西南國境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危險。
在這種背景下,兩山輪戰開始了。當時傅全有已經成為了一名軍長。他在1984年指揮了兩山輪戰,沉重打擊了越南的囂張氣焰,維護了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
這場戰打得很慘烈。由於正面攻擊不敵中國軍隊,越軍明的不行就來暗的,偷偷將戰壕挖到了我軍陣地前沿。在手榴彈和炮火的攻擊中,我軍一度陷入被動僵局,傷亡慘重,陷入了「打無堅固依託,藏無可靠工事」的困境。
傅全有敏銳地認識到,越軍的這種塹壕掘進式打法,跟當年抗美援朝遇到的很像。憑藉著在朝鮮戰場上積累的經驗,傅全有一聲令下:「寧可挖工事累死,也不讓炮彈炸死!」
他很注重炮兵的集中運用,號召士兵寧可挖工事時流汗,不要戰鬥中流血,交出了很漂亮的成績單,也讓中央十分滿意。因此從前線歸來不久,他就得到了提拔。
1985年,昆明軍區併入成都軍區,成都軍區需要一位新的司令員。只是軍長職務的傅全有被破格越級提拔為成都軍區司令員。當時,他只有55周歲,也是最年輕的大軍區司令員之一,讓很多人既震驚又佩服。
1988年,我軍恢復軍銜制度後,傅全有被授予了中將軍銜,五年後被授予上將軍銜。1995年,傅全有接替張萬年擔任解放軍總參謀長。他在這個職位上拼搏了7年,直到2002年卸任。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傅全有將軍的兒子名叫傅勇,長大後也投身軍旅,一路升任南京軍區副參謀長,躋身正軍級序列。
參考資料:《從小民兵到上將總長的傅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