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軍長被越級提拔為大軍區司令,後來官至總長,如今94歲仍健在

2024年12月05日08:44:02 歷史 1217

今年,原成都軍區司令員、總後勤部部長傅全有將軍回到了童年生活過的老家忻州。鄉親們為了歡迎傅全有返鄉,在院子里表演了當地特有的民俗表演——吹嗩吶

傅全有將軍如今已經94歲高齡,是為數不多經歷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還仍然健在的老將軍。

他從軍長被越級提拔為大軍區司令,後來官至總長,如今94歲仍健在 - 天天要聞

1930年,傅全有出生於忻州市原平西部大山深處一個小山村。他的家庭很貧窮,小時候吃不飽穿不暖,為了賺點錢不得不冒著風雪走出大山賣炭,日子過得很艱辛。

艱苦的童年時代,讓傅全有養成了勤勞勇敢、堅韌不拔的性格,激勵他一路走出小山溝,投身革命,直到後來成長為叱吒風雲的上將。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不久,戰火便燃燒到山西境內。日軍大肆燒殺搶掠,搞得民不聊生。日寇的種種惡行,不斷地灌進少年傅全有的耳朵里。他心裡滿懷民族仇恨,立志有一天要上戰場殺敵,保家衛國。

很快,機會就到來了。在八路軍的宣傳鼓動下,各種抗日救國組織紛紛成立起來,抗日烈火遍地燃燒。崞縣抗日義勇軍、崞縣游擊隊、崞縣武工隊等抗日武裝層出不窮。

他從軍長被越級提拔為大軍區司令,後來官至總長,如今94歲仍健在 - 天天要聞

武工隊進駐傅全有所在的村子以後,一直有武工隊員住在傅家。傅全有受到感染,積極投入到轟轟烈烈的抗日救國運動中。他參加了村裡的民兵組織,成了全村年齡最小的民兵,開始經受戰爭帶來的鍛煉。

那個時候,傅全有的主要任務是站崗、放哨,埋地雷,他幹得風風火火,常常受到武工隊的誇獎。

抗戰勝利後,傅全有又參加了解放戰爭。他歷任班長、排長、副連長等職務,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然而戎馬生涯並沒有隨著新中國的成立而結束。建國後不久,抗美援朝爆發。傅全有作為志願軍的一員,入朝作戰。

在朝鮮戰場上,美軍強大的火力投射能力給了他極大的震撼。

他從軍長被越級提拔為大軍區司令,後來官至總長,如今94歲仍健在 - 天天要聞

傅全有幼年失學,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很明白知識和科技的重要性。所以從朝鮮回來後,他就進入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學習。

在學校里,他憑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學習理論知識,刻苦程度連戰友都自愧不如,進步得非常快。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在佔據優勢後曾一度撤離戰場。但是越南變本加厲,侵佔我邊境地區的很多高地,還修建了軍事工程,對我國西南國境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危險。

在這種背景下,兩山輪戰開始了。當時傅全有已經成為了一名軍長。他在1984年指揮了兩山輪戰,沉重打擊了越南的囂張氣焰,維護了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

他從軍長被越級提拔為大軍區司令,後來官至總長,如今94歲仍健在 - 天天要聞

這場戰打得很慘烈。由於正面攻擊不敵中國軍隊,越軍明的不行就來暗,偷偷將戰壕挖到了我軍陣地前沿。在手榴彈和炮火的攻擊中,我軍一度陷入被動僵局,傷亡慘重,陷入了「打無堅固依託,藏無可靠工事」的困境。

傅全有敏銳地認識到,越軍的這種塹壕掘進式打法,跟當年抗美援朝遇到的很像。憑藉著在朝鮮戰場上積累的經驗,傅全有一聲令下:「寧可挖工事累死,也不讓炮彈炸死!」

他很注重炮兵的集中運用,號召士兵寧可挖工事時流汗,不要戰鬥中流血,交出了很漂亮的成績單,也讓中央十分滿意。因此從前線歸來不久,他就得到了提拔。

1985年,昆明軍區併入成都軍區,成都軍區需要一位新的司令員。只是軍長職務的傅全有被破格越級提拔為成都軍區司令員。當時,他只有55周歲,也是最年輕的大軍區司令員之一,讓很多人既震驚又佩服。

他從軍長被越級提拔為大軍區司令,後來官至總長,如今94歲仍健在 - 天天要聞

1988年,我軍恢復軍銜制度後,傅全有被授予了中將軍銜,五年後被授予上將軍銜。1995年,傅全有接替張萬年擔任解放軍總參謀長。他在這個職位上拼搏了7年,直到2002年卸任。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傅全有將軍的兒子名叫傅勇,長大後也投身軍旅,一路升任南京軍區副參謀長,躋身正軍級序列。

參考資料:《從小民兵到上將總長的傅全有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這一方國土的戰友們(六)炮台山會老鄉 - 天天要聞

這一方國土的戰友們(六)炮台山會老鄉

在坡團山西側約幾百米遠的是炮台山,因其上建有炮台而得名,俗稱「孟麻炮台」,又稱「葛麻炮台」。炮台山與坡團山不同,坡團山主體是土山,高 1024米。而炮台山則是石山,高 1036米。坡團山相對較緩,而炮台山則驟然壁立,有華山之險,從山下上山只
李仁哲:中國的高句麗歸屬問題研究分析 - 天天要聞

李仁哲:中國的高句麗歸屬問題研究分析

序言對於中國學者而言,1980年以後所有高句麗史研究的結論都可彐結到高句麗史歸屬這一各受關注的研究主題上。中國學界在這方面出現了很多研究成果,還發表了多篇綜述性研究成果。
當春秋諸侯遇到現代爭鬥,一場跨越時空的權利碰撞 - 天天要聞

當春秋諸侯遇到現代爭鬥,一場跨越時空的權利碰撞

明天大寒,出門卻陽光煦煦,2025 年一月的銀川也是愜意,只不過這地震鬧得人心慌。一本《古文觀止·齊桓公伐楚盟屈完》的文章,撓得我腦袋紛亂。想我這布衣之士,總覺得自己也是個懷才不遇之輩。在今之江湖,想我半白之人,不如管仲也罷,連屈完也遠遠不
楊堅滅宇文氏建隋:歷史的轉折與文化的交融 - 天天要聞

楊堅滅宇文氏建隋:歷史的轉折與文化的交融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隋朝的建立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楊堅通過一系列政治鬥爭和軍事行動,成功滅掉了宇文氏,建立了隋朝,結束了長期的南北朝分裂局面。這一歷史事件不僅影響了當時的政治格局,也為後來的唐朝奠定了基礎。
李世民為什麼不立「類我」的李恪為太子? - 天天要聞

李世民為什麼不立「類我」的李恪為太子?

唐朝的興盛局面放眼整個封建社會都十分有名,無論是貞觀之治還是後來的開元盛世,都在世界範圍內留下了寶貴的遺產,它的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對於這一社會階段,引起人們注意的不僅是唐詩的興盛,還有獨特的繼承問題。
手握30萬大軍,曾國藩為何不反? - 天天要聞

手握30萬大軍,曾國藩為何不反?

太平天國滅亡後,關於曾國藩曾面臨起兵造反勸進的故事流傳甚廣。其中折射出的複雜局勢與曾國藩的抉擇,值得深入探究。勸進之議:反,還是不反?相傳太平天國覆滅,曾國權、彭玉林等湘軍將領力勸曾國藩造反。
張榮強:「人不土斷而地著」——中國古代戶籍制度從前期向後期的轉變 - 天天要聞

張榮強:「人不土斷而地著」——中國古代戶籍制度從前期向後期的轉變

作者:張榮強來源:「史學理論研究官方公眾號」微信公眾號原文刊載於《史學理論研究》2024年第4期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出土的《奏讞書》是一部案例彙編,其中收有漢朝關於戶籍制度的法律規定。圖為張家山漢簡《奏讞書》(部分)。引自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北京:文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