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孔從洲和親家賀子珍、兒子孔令華、兒媳李敏的一張合影

2024年12月03日20:05:06 歷史 1895

60年代,孔從洲和親家賀子珍、兒子孔令華、兒媳李敏的一張合影 - 天天要聞

上世紀60年代,開國中將孔從洲將軍和親家賀子珍,以及兒子孔令華、兒媳李敏,還有那可愛的小孫子孔繼寧共同出鏡的溫馨家庭照。

透過那鏡頭細細端詳,便能瞧見孔從洲將軍與賀子珍皆是一副和藹可親的模樣。孔從洲將軍身姿挺拔,歲月雖在他臉上刻下了痕迹,無不透露出他的親切友善。賀子珍亦是面容和藹,歷經諸多風雨的她,眼中有著歷經滄桑後的從容。

想當年,孔從洲將軍生活在北京,而賀子珍則安居於上海,兩地相隔甚遠,交通也不像如今這般便捷。所以啊,這兩位親家平日里著實難得有機會碰面,如此一來,每一次像這樣能夠相聚在一起的時刻,便顯得格外珍貴且來之不易。

說起開國中將孔從洲將軍,他的大名想必早已為大家所熟知啦。孔從洲將軍是土生土長的陝西西安人,他的革命生涯那可真是充滿了傳奇色彩。

青年時期,孔從洲將軍懷著滿腔的熱血毅然參軍入伍,在那場著名的「二虎守長安」戰役里,戰場上硝煙瀰漫、戰火紛飛,孔從洲將軍卻毫不畏懼,他作戰時勇猛無比,總是身先士卒,一馬當先地沖向敵人。他那無畏的勇氣和英勇的表現,自然是贏得了楊虎城將軍的賞識與提拔,成為了軍中備受矚目的一員驍將。

60年代,孔從洲和親家賀子珍、兒子孔令華、兒媳李敏的一張合影 - 天天要聞

孔從洲將軍不僅有著過人的勇猛,在軍事技藝方面更是有著卓越的才能。他對炮兵技術鑽研頗深,在作戰中運用炮兵戰術那叫一個得心應手,積累了相當豐富的作戰經驗。也正因如此,楊虎城將軍對他極為信任,在諸多重要的軍事行動中都對他委以重任。就拿西安事變來說吧,當時形勢嚴峻、局勢微妙,而孔從洲將軍憑藉著自己的軍事智慧與果敢,穩穩地將西安的城防大權牢牢掌握在手中,為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順利推進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時期,儘管孔從洲將軍所率領的部隊遭到了國民黨的邊緣化對待,可這絲毫沒有影響他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為國立功的決心。在那烽火連天的歲月里,他依然憑藉著自己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和無畏的勇氣,立下了赫赫戰功。

時間來到1946年,這一年對於孔從洲將軍而言意義非凡。在河南鞏縣,他當機立斷地發動起義,這可是他多年來深藏心底的夙願啊,如今終於得以實現,無疑是他革命生涯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此後,在解放戰爭期間,孔從洲將軍更是積極投身於解放河南、陝南等地區的一系列戰役之中。再次憑藉著自己的英勇善戰和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孔從洲將軍可不單單是一位戰功赫赫的軍事家呀,在家庭里,他還是一位極為嚴格的父親呢。他的兒子孔令華在學校讀書期間,機緣巧合之下結識了賀子珍的女兒李敏。兩個年輕人在日常的學習與相處過程中,漸漸發現彼此有著許多共同的興趣愛好和相似的價值觀,一來二去的,便擦出了愛情的火花,感情也在不知不覺間日益深厚起來。

孔從洲將軍對於親家賀子珍那可是打心底里充滿了敬佩之情。自從兩人結為兒女親家之後,孔從洲將軍深知賀子珍獨自一人居住在上海,難免會時常感到孤單寂寞。所以呀,他總是會貼心地囑咐兒子和兒媳,讓他們多抽時間去上海陪陪賀子珍,給予她更多的關懷與溫暖。

60年代,孔從洲和親家賀子珍、兒子孔令華、兒媳李敏的一張合影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 天天要聞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血與火的14年抗戰,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無數國人在民族危亡時挺身而出,奉獻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在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對日戰事最多、最慘烈的正面戰場之一。當時全省人口3000萬,徵募的兵...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 天天要聞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高志凱和他那句「在恆河畫一條線」的說法都火了。有網友還提議,這條線未來就應該叫「高志凱線」。印度人聽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條線的由來高志凱是一位智庫學者,他所說的畫一條線,實際上是針對臭名昭著的麥克馬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 天天要聞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公元 105 年,東漢宮廷宦官蔡倫將一批質地輕薄的 「新紙」 呈給漢和帝。誰也未曾料到,這看似尋常的發明,會成為撬動中華文明進程的槓桿。在此之前,竹簡笨重如石,絹帛貴比黃金,知識的傳播被牢牢鎖在少數人的書架上。
梅國強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梅國強同志逝世

湖北中醫藥大學7月7日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當代著名中醫學家、傷寒學泰斗、國醫大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獲得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獲得者、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湖北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梅國強同志因病於2...
日本奇葩陋習,為了繁衍人口不擇手段,一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廢除 - 天天要聞

日本奇葩陋習,為了繁衍人口不擇手段,一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廢除

日本這個國家吧,大家都知道,文化獨特,傳統深厚。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它那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還藏著一些讓人瞠目結舌的陋習。今天要聊的,就是其中一個特別奇葩的——「夜爬」。這玩意兒在日本社會裡流傳了好幾百年,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徹底廢除。背後原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