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謀士為何成不了一把手?他們智力超群,為何卻不自己打天下

2024年11月23日17:34:06 歷史 1409

謀士無法做一把手,這件事我們如果帶入一下現代創業的視角,其實就能理解了。

古代的謀士為何成不了一把手?他們智力超群,為何卻不自己打天下 - 天天要聞

你是一個頂級學霸,在學校里每一門功課都是滿分。尤其是在編程方面,更是頂級的技術大牛,完全可以自己開發各種軟體。那麼現在,你能不能馬上去建立一家頂級的互聯網大廠呢?

大概率還是不行的!

因為除了技術之外,想要真正創業開一家公司,你首先得有一筆啟動啟動資金!同時,你要懂管理,因為你一個人註定不可能幹完所有工作,你得找人來幫你幹活。另外,光是把這個軟體做出來還不夠,你還得懂推廣,懂如何去跟各方客戶溝通,如何讓消費者為自己的產品買單……

歷史上的謀士,其實就是這種情況。

古代的謀士為何成不了一把手?他們智力超群,為何卻不自己打天下 - 天天要聞

他們在謀略方面,可能確實很厲害。但在謀略之外,他們既沒有徵召士兵的威望和資金,也沒有足夠強的人脈關係,去拉攏各地的豪強,招攬人才。而且,他們的個人性格,也很難承擔團隊領袖的責任。

這樣的謀士,就算真的僥倖建立了一個團隊,最好的結果,也只能是被其他做大的創業團隊收購,自己很難取得最後的勝利。

像這種謀士創業的案例,最有代表性的一個,應該就是謀聖張良。當年張良作為韓國貴族後裔,本人智力值幾乎拉滿,謀略水平超高。而在秦末起義的浪潮當中,張良也是率先起兵,並且靠著自己韓國貴族的身份,很快拉起了一支隊伍。

古代的謀士為何成不了一把手?他們智力超群,為何卻不自己打天下 - 天天要聞

可問題是,張良懂怎麼打仗,也知道怎麼打才能打贏,但他卻無法帶領這支隊伍繼續發展。所以後來,他只能先去投奔韓國王族的後人,之後又去投奔了劉邦

連謀聖張良都是如此,其他謀士就更別提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因為很多文藝作品的緣故,我們對謀士這個群體,存在很大的誤解。

古代的謀士為何成不了一把手?他們智力超群,為何卻不自己打天下 - 天天要聞

先說文藝作品裡面的謀士。

很多人印象當中的謀士,其實是《三國演義》當中的諸葛亮。諸葛亮作為一個謀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幾乎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既能管內政,也能指揮軍隊打仗。而在戰略方面,諸葛亮也是最頂級的人才,早早就提出了『隆中對』。

所以很多人認為,諸葛亮到了劉備麾下之後,馬上就開始指揮千軍萬馬。不管劉備遇到了什麼問題,諸葛亮都能馬上給出答案,然後劉備都不用多想,馬上照做就可以了。

古代的謀士為何成不了一把手?他們智力超群,為何卻不自己打天下 - 天天要聞

但真實的情況,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雖然確實是從加入劉備麾下的那天開始,就很受劉備重視。但在劉備白帝城託孤之前,諸葛亮其實從來都沒有獨自統領過軍隊。劉備對他的定位,也一直都是一個戰略和內政型的人才。

在劉備攻略荊州,以及劉備剛剛入蜀的時候,諸葛亮的主要任務,其實是負責調撥荊南三郡的補給,統一負責收稅。直到後來,劉備和劉璋撕破臉之後,諸葛亮才被調入益州。但進入益州之後,諸葛亮也只是負責後勤工作,並沒有參與前線戰爭。

古代的謀士為何成不了一把手?他們智力超群,為何卻不自己打天下 - 天天要聞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劉備集團的前線作戰,其實是由龐統法正來負責的,根本就不用諸葛亮去操心。

而等到劉備拿下益州之後,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諸葛亮的主要工作,依然是幫劉備打理後方,治理成都。另外,在這期間,諸葛亮還需要負責修一部法律,作為劉備治理益州的法律基礎。

這其實才是諸葛亮真正的工作。

古代的謀士為何成不了一把手?他們智力超群,為何卻不自己打天下 - 天天要聞

如果我們仔細梳理過歷史上比較有名的謀士,比如說張良、郭嘉、諸葛亮、王猛徐渭等人,梳理一下他們的個人經歷,我們就會發現:謀士這個職業,其實是一個團隊創業初期的產物。

在一個團隊創業初期的階段,因為主要資源無法支持龐大的文官系統存在,這就要求一個文治人員,必須一專多能,能同時應付多種工作。比如諸葛亮,剛剛入職劉備集團後,不光需要負責外交,還需要負責內政和財會方面。

但是等到創業團隊逐漸做大,人手越來越充足之後,所有的工作都會被逐漸細化。到了這個時候,謀士也會逐漸細分,去負責不同的工作。

古代的謀士為何成不了一把手?他們智力超群,為何卻不自己打天下 - 天天要聞

這其實才是真正的謀士。

所以,歷史上的很多謀士,他們其實也只是文職方面的人才,專業能力或許很強,但並不具備創業的才能。這樣一來,那些在演義小說當中,被吹得神乎其神的謀士,自身自然就沒法去打天下,只能給別人打工。

就比如說諸葛亮,他如果想自己創業的話,以他最初的情況,估計連起兵的資本都沒有,更別說拉起一個完整的團隊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江曉原:中韓印刷術發明權爭奪戰 - 天天要聞

江曉原:中韓印刷術發明權爭奪戰

中韓印刷術發明權爭奪戰回顧2001年6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於認定,在韓國清州發現的《白雲和尚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印刷於公元1377年)為世界最古老的金屬活字印刷品。2005年9月,由韓國政府資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清州為《白雲和尚抄錄
李達:中國共產黨發起的回憶 - 天天要聞

李達:中國共產黨發起的回憶

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及五四運動後,由於工人階級的階級意識的提高,由於馬列主義的介紹、研究與宣傳的相當普遍,由於俄國十月革命的先導,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階級基礎、思想準備與國際聲援等客觀與主觀條件,都已經具備了。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變化 - 天天要聞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變化

邱行湘的木工技術不是吹出來的,三天時間,竟然神奇地將一些廢棄的鐵杴把、舊拖把把兒和前些時候為了擴大小菜園而砍掉的雜樹條子,全部給鏇成了嶄新的拖把把兒,足足八十多根,送到了縫紉組質檢組長董益三、黃維手中,二人認真地把關之後,給了邱行湘一個滿分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 天天要聞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7月1日,記者從貴林社工作人員獲悉,江西省著名笑星、相聲表演藝術家原江西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萬新明先生(藝名「小筱貴林」)於2025年7月1日18時30分在南昌逝世,享年六十八歲。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 天天要聞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中國研究文摘》由浙江大學劉東教授主編,10位海內外高校學者任編委,定期掃描海外中國研究前沿學術成果。本輯從數十種海外頂尖學術期刊精選論文32篇、書評12篇,所涉學科廣闊,涵蓋人文學科各細分領域,探討了諸如青銅時代的政治經濟學、唐代宦官世族政治、宋代的藝術史藝術、明清時期的白銀供應、清代邸報的發行與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