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號為什麼會沉沒?

2024年09月11日22:22:03 歷史 1357

為什麼號稱為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在它的處女航中撞上了冰山,卻發生了歷史性的災難,不久之後就葬身於大西洋的海底。

當時船上共載有 2224 人,造成多達 1500 人喪生。這究竟是輪船本身有質量瑕疵,還是船長的技術不過關?

泰坦尼克號為什麼會沉沒? - 天天要聞

1. 它於 1909 年在英國開工建造,歷時 3 年,於 1912 年 3 月完工。船長 269 米,船寬 28 米,是當時最大的游輪,載客量約 3547 人。泰坦尼克號內部有 10 層甲板,安裝了多部電梯,設有一等艙、二等艙和三等艙。船上的電報室、健身房、海景長廊、咖啡廳以及游泳池等都是一應俱全,當然很多設施場所只有一等艙乘客才可以享受。

泰坦尼克號為什麼會沉沒? - 天天要聞

2. 它由蒸汽機來提供動力,總共 29 台鍋爐來燃燒煤炭。泰坦尼克號分隔成 16 個水密艙室系統,如果船體受損,其中一個隔艙開始進水,水就不會溢到其它艙室里。當時這艘被譽為最大、最豪華的客輪是不會在海上沉沒的,因為當時的設計者堅信地認為,即使其中四個艙室同時進水,船也會毫髮無損的。

3. 而 1912 年 4 月 14 日晚間,泰坦尼克號在北大西洋航行,以接近最高航速 41 公里每小時,穿越冰山密布的區域。當瞭望員發現冰山時,已經來不及避讓。雖然負責掌舵的人員立即開始將船駛向左邊,還降低了發動機的轉速,甚至使其反轉,以便讓船更快的減速。

泰坦尼克號為什麼會沉沒? - 天天要聞

4. 但船體右側還是撞上了冰山,冰山沿著船的右舷划過,冰山外層的軟冰立即碎裂,但內部堅硬的部分會對船隻造成強烈的撞擊。鉚釘連接處所受的衝擊力最大,刺破了長長的洞口,導致海水湧入船艙。此時的史密斯船長非常自信,包括船員們都相信泰坦尼克號不會沉沒。

泰坦尼克號為什麼會沉沒? - 天天要聞

5. 但是從側面的撞擊,導致 5 個艙室的鉚釘和鋼板同時斷裂。而泰坦尼克號設計的是最多有 4 個船艙同時進水是安全的。這時有破洞的 5 個船艙瞬間湧入了大量海水,超出了設計所能承受的安全範圍。很快海水淹沒了原本水密的隔艙,船隻發生了輕微傾斜,船員不得不用高壓水泵將湧入的水抽出,但是湧入的水量太大也無濟於事。並且泰坦尼克號的水密艙並未完全密封到頂部,水從一個艙溢出後流向了相鄰艙,繼而船體傾斜的角度繼續增大。這種情況就像連鎖反應一樣持續不斷。

6. 當然抽水減緩了船舶傾斜的速度,增加了船上人員的逃生機會。但是在不到 3 小時內,被譽為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便沉入大西洋。由於船上缺少救生設備,船上的大部分人無法獲救,倖存者僅不到 700 人。當然如果船隻當時沒有轉向,而是正面撞擊冰山,損傷可能會更小,甚至可能不會沉沒。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 天天要聞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104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卻是從苦難到輝煌的一部奮鬥史。在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 天天要聞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提到焦裕祿,你腦海里浮現的,是不是那個拄著拐杖、在蘭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著麥穗、望著泡桐的慈祥面容?沒錯,他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是在和平年代裡為百姓謀生計、與風沙較勁的「老黃牛」。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傳奇—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 天天要聞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來源:解放軍報●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要抓黨性、嚴黨紀習主席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要學習陳雲同志的豐富領導經驗」。陳雲同志關於改革開放條件下加強執政黨建設的許多前瞻性、戰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當年,陳雲同志針對「不吃不喝,經濟不活」「經濟要搞活,紀律要鬆綁」等錯誤觀...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 天天要聞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日前,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了一批「四強」黨支部。記者留意到,駐守在深港邊界的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獲評2025年度國移民管理機構「四強」黨支部。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擔負著福田口岸出境旅客邊防檢查任務,自2019年成立以來,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獲評廣東省青年文明號、深圳邊檢總站「先進基層...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 天天要聞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說起拉丁美洲的歷史,相信很多人會想起一個辭彙:香蕉共和國。這個辭彙指的是在近代的時候,拉丁美洲因為被美國控制,很多國家處於產業單一的狀態。比如瓜地馬拉只生產香蕉,所以得出個名字:香蕉共和國。其實拉丁美洲在世界歷史上頗為尷尬:很多人印象里,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