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一切困難,這是刻在中國人骨子裡的東西

2024年08月05日18:33:03 歷史 1279

8月4日,拉德芳斯體育館燈火通明。

隨著最後一棒潘展樂的手指率先觸碰泳池壁,中國隊在巴黎奧運會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決賽上戰勝了統治該項目長達40年的美國隊。

熟悉游泳的朋友都知道,這一結果是多麼石破天驚,它意味著長期以來由歐美人把持的皇冠上的體育項目,又被中國人摘掉了一個。

曾幾何時,短跑、游泳一直都是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傳統奧運強項,可中國人就是有這個志氣,不信這個邪。賽前動員時,教練說,「同志們!最後的決戰時刻到了。」是的,這些血氣方剛的小夥子把最後的決戰,當成了一道證明題。

他們不僅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還把自信和團結展示得淋漓盡致。潘展樂此前希望自己8月4日20歲生日當天游進46秒。結果,自己的夢想,自己負責實現。

這一成績被西方人驚呼「是人類不可能達到的速度」,但他的答案是,「這是我的正常水平」。

他在最後一棒實現了驚天大逆轉,但在接受採訪時,卻把功勞歸於3個強力隊友,而隊友們一齊用金牌為他慶生。

隊友之一的奧運「四朝元老」徐嘉余,到今天終於收穫人生第一枚奧運金牌。他說,就像打仗一樣,克服一切困難,這是刻在中國人骨子裡的東西。

說得真好。

何謂「困難」?賽前一些西方媒體的惡意抹黑與質疑,前期成績的不理想,都沒有壓垮他們,反而愈挫愈奮。

何謂「中國人骨子裡的東西」?那就是不服輸、不認命,這個民族相信通過奮鬥逆天改命,不相信走捷徑抄近道會有前途。

難道不是嗎?

中華民族在近代歷經苦難,但即便是在風雨如晦的日子,依然有學者陋巷著國史、鄉下傳薪火,依然有年輕人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堅信中國一定會勝利,熱盼著希望的到來。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更是在外國的種種質疑聲中突破和成長起來,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民用大飛機,哪一個不是在突破偏見、突破封鎖。如此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才有我們今天的生活。

美國外交家基辛格說,中國總是被他們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承平年代,我們安享的歲月靜好,背後一定是很多先驅的負重前行。

進入新時代,國人依然堅信,方法總比困難多。習近平總書記說,「什麼時候沒有困難?一個一個過,年年過、年年好,中華民族5000多年來都是這樣。」

屏幕前的朋友們,也讓我們葆有年輕時代的朝氣、克服困難的勇氣、昂揚奮鬥的底氣,在新時代的大舞台上綻放最絢麗的自己!

克服一切困難,這是刻在中國人骨子裡的東西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 天天要聞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立獅腦山巔,望太行雲煙。那座座峰巒如同無言的豐碑,銘刻著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崢嶸歲月、不朽功勛。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紀念日,正在山西陽泉市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為粉碎...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 天天要聞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省陽泉市考察。他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重溫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光輝歷史,了解當地開展革命歷史教育、傳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等情況。 陽泉獅腦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團大戰紀念碑直指蒼穹 不遠處,...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 天天要聞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焚燒秸稈,常被誤認為是千年傳統,實則是現代農業的「時代病」。古人用秸稈,少有「一燒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萬種智慧。 從《齊民要術》到《陳旉農書》,從堆肥還田到修築屋舍,秸稈在古人的手中,是滋養農田的肥料,是遮風擋雨的材料,是飼養牲畜的食糧。焚燒秸稈,絕非古人首要的選擇,而是現代化農業發展中人們...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 天天要聞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血與火的14年抗戰,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無數國人在民族危亡時挺身而出,奉獻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在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對日戰事最多、最慘烈的正面戰場之一。當時全省人口3000萬,徵募的兵...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 天天要聞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高志凱和他那句「在恆河畫一條線」的說法都火了。有網友還提議,這條線未來就應該叫「高志凱線」。印度人聽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條線的由來高志凱是一位智庫學者,他所說的畫一條線,實際上是針對臭名昭著的麥克馬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 天天要聞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公元 105 年,東漢宮廷宦官蔡倫將一批質地輕薄的 「新紙」 呈給漢和帝。誰也未曾料到,這看似尋常的發明,會成為撬動中華文明進程的槓桿。在此之前,竹簡笨重如石,絹帛貴比黃金,知識的傳播被牢牢鎖在少數人的書架上。
梅國強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梅國強同志逝世

湖北中醫藥大學7月7日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當代著名中醫學家、傷寒學泰斗、國醫大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獲得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獲得者、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湖北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梅國強同志因病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