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粟裕,陳賡名氣最大了,為何僅排在大將第四?

2024年07月30日12:22:04 歷史 1343

開國十大將里粟裕排在第一,爭議並不大,畢竟網上還一直流傳著他「讓帥」的傳言,甚至還有人認為他比陳毅更合適。畢竟,粟裕在解放戰場上可謂是風光無限,其軍事才華無可挑剔,更是被稱為「戰神」。


除了粟裕,陳賡名氣最大了,為何僅排在大將第四? - 天天要聞

而說到陳賡,那同樣是一位非常特殊的將軍,他的名氣也非常大。

陳賡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參加過南昌起義,這個資歷還真的不多見。隨後,陳賡輾轉去了上海中共中央特科工作,因為顧順章的叛變,他只能離開,去了紅四方面軍擔任第12師師長。不過他在紅四方面軍沒待多久,輾轉又去了中央蘇區,並隨之參加了長征。

抗戰開始後,他擔任的是386旅旅長,要論發展也是六個旅長發展最好的。畢竟咋始終戰鬥在第一線。後來又擔任太岳軍區司令員,太岳縱隊的司令員。

解放戰爭期間,陳謝兵團更是大名鼎鼎,曾強渡黃河,挺進豫西,與劉鄧大軍,陳粟大軍互為「品」字形陣勢,互為犄角,機動殲敵。此後更是擔任兵團司令員,參加了解放大西南的作戰。

可以說,他基本上在各個革命時期從沒缺席,戰功赫赫。他的資歷和貢獻來講,也是非常厲害的,再加上他無與倫比的指揮能力以及一級棒的智商情商,也讓陳賡的大名如雷貫耳。


除了粟裕,陳賡名氣最大了,為何僅排在大將第四? - 天天要聞

然而,陳賡和粟裕中間竟然隔著兩個人,他們就是排在第二的徐海東以及第三的黃克誠。

要說起徐海東,陳賡跟他還是有交集的,當初陳賡因為在中央特科的暴露,輾轉去了鄂豫皖蘇區,在那擔任師長。而徐海東還曾經是他麾下的一個團長。隨後陳賡因為受傷去了上海治病,此後並沒有回來,而是去了中央蘇區,並且參加了長征。

而且,徐海東在抗戰期間和解放戰爭期間,基本上都處於休養狀態,即便有功加上山頭的因素,位列大將,也沒有必要排在第二,這也是有爭議的地方。

徐海東是紅四方面軍出身,但一般我們把他和紅25軍單獨列出來,這也是紅25軍其獨特的貢獻和代表性。

徐海東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與黃麻起義,在創建鄂豫皖蘇區的鬥爭中,是有功的。而且,他在很早的時間裡,就升任師長了。

紅四方面軍主力西征後,徐海東留了下來。而在紅25重建過程中,他也是有功,並且隨後擔任軍長始終堅守在鄂豫皖蘇區中。後來,紅25軍開始戰略轉移,踏上漫漫長征路,最終與劉志丹率領的陝北紅軍會師,第一支遠征而來的紅軍成功到達了陝北,並創建了鄂豫陝革命根據地,更是出任紅15軍團長。


除了粟裕,陳賡名氣最大了,為何僅排在大將第四? - 天天要聞

可以說,在根據地的建設和發展上來看,陳賡是不如徐海東的。而且,紅軍時期的影響力以及官職,陳賡都不及徐海東。

毛澤東後來評價道,如果沒有徐海東率領的紅25軍先到達陝北、鞏固和發展了陝北的根據地,就沒有我們中央紅軍立足之地。當然了,包括徐海東在中央紅軍最困難的時候借的5000元錢,同樣幫了革命的大忙。

毛澤東後來曾評價徐海東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也正是這個原因,即使徐海東後來大部分時間在療養,還是被授予大將軍銜,更是直接將其列為第二名的高度。

而排名第三的黃克誠,他是政工幹部,優秀的政治工作者,但更是文武雙全。

黃克誠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北伐戰爭以及湘南起義,並跟隨朱德、陳毅上了井岡山。

後來,他被派到彭老總的部隊,擔任過紅3軍團代理政治部主任等職。抗戰開始後,他擔任344旅的政委,和旅長徐海東率部開展敵後游擊戰爭。後來,率344旅和新編第2旅南下支援華中。皖南事變後,他擔任新四軍第三師的師長兼政委。

抗戰勝利後,他率部北上支援東北,對東北根據地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後來,又擔任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兼後勤司令員、東北野戰軍第2兵團政治委員。

遼瀋戰役後,他去了地方,先後在天津以及湖南主政,這也是主席親自點的將,可見對於他能力的認可。而且,黃克誠對於兩地戰後的恢復以及經濟的發展貢獻很大。

如果從貢獻比的話,陳賡也是略顯不足,儘管陳賡入黨時間要早,看起來資歷更老,但是陳賡在紅軍時期並不穩定。紅一方面軍待過,紅四方面軍待過,也在中央特科干過。不是說沒有貢獻,而是跟黃克誠比起來,對於根據地或者部隊的影響和貢獻稍顯不足。

紅軍時期,陳賡擔任過師長,黃克誠也擔任過師政委,也擔任過紅3軍團代政治部主任,雙方不相上下。

抗日戰場上,陳賡是386旅旅長,後來又擔任太岳軍區司令、太岳縱隊司令。黃克誠是344旅政委,後來轉到新四軍系統當第三師師長兼政委,大概也是旗鼓相當的。


除了粟裕,陳賡名氣最大了,為何僅排在大將第四?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期間,陳賡是兵團司令員,而黃克誠擔任過東北野戰軍第2兵團政治委員,但要注意,黃克誠之前擔任過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兼後勤司令員,這個級別也是非常之高的。

然而,比起來,黃克誠的戰略眼光、戰略級能力卻穩穩壓了陳賡一頭。

第一個就是黃克誠在抗戰初,意識到了缺乏政委給八路軍帶來的危害,因此向中央軍委建議,希望可以恢復政委制度,從而保障軍隊的凝聚力,也杜絕不良的作風出現。這個提議,隨後就得到中央首長的認可。

第二個是抗戰勝利後,黃克誠以個人名義表示希望可以派遣部隊儘快前往東北,這也是基於全局的戰略眼光作出的判斷。

從戰功上看,陳賡明顯高於黃克誠,畢竟陳賡是軍事主官,黃克誠更側重於政治工作。可是,從貢獻上看,黃克誠絲毫不弱,這也就讓他在大將排名中略微靠前,畢竟在大將中,他是非常優秀的政工幹部。

不過如果從名氣上看,陳賡的名氣遠超過黃克誠,一方面這也源於戰功,另一方面也是陳賡獨特的個性所決定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 天天要聞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血與火的14年抗戰,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無數國人在民族危亡時挺身而出,奉獻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在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對日戰事最多、最慘烈的正面戰場之一。當時全省人口3000萬,徵募的兵...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 天天要聞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高志凱和他那句「在恆河畫一條線」的說法都火了。有網友還提議,這條線未來就應該叫「高志凱線」。印度人聽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條線的由來高志凱是一位智庫學者,他所說的畫一條線,實際上是針對臭名昭著的麥克馬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 天天要聞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公元 105 年,東漢宮廷宦官蔡倫將一批質地輕薄的 「新紙」 呈給漢和帝。誰也未曾料到,這看似尋常的發明,會成為撬動中華文明進程的槓桿。在此之前,竹簡笨重如石,絹帛貴比黃金,知識的傳播被牢牢鎖在少數人的書架上。
梅國強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梅國強同志逝世

湖北中醫藥大學7月7日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當代著名中醫學家、傷寒學泰斗、國醫大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獲得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獲得者、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湖北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梅國強同志因病於2...
日本奇葩陋習,為了繁衍人口不擇手段,一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廢除 - 天天要聞

日本奇葩陋習,為了繁衍人口不擇手段,一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廢除

日本這個國家吧,大家都知道,文化獨特,傳統深厚。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它那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還藏著一些讓人瞠目結舌的陋習。今天要聊的,就是其中一個特別奇葩的——「夜爬」。這玩意兒在日本社會裡流傳了好幾百年,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徹底廢除。背後原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