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長軍(軍事評論員)
圖片/來自網路
【感謝您閱讀此文,拜託您動動發財的手指點擊一下紅色的「關注」按鈕,既方便評價、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陪我的國一起逆襲!感謝您的支持鼓勵!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首先,漢族作為中華民族中最大的民族,其名稱的由來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漢族的形成歷經了一個相當漫長的歷史演進過程。漢族的祖先最初源於古代的華夏族,經過數千年的融合與發展,逐漸形成了今天的漢族。「漢」,在古代有著豐富的內涵。《詩經》中有「維天有漢」的句子,這裡的「漢」指代銀河。在古人眼中,銀河浩瀚無垠,象徵著偉大和永恆。古代中國人以「漢」為民族名自稱,或許也蘊含著對自身偉大和永恆的期許與驕傲。
其次,以「漢族」自稱,彰顯了漢代在中國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車同軌,出現中國最早的高速公路,為軍隊的快速機動調度贏得了時間。但是,秦始皇雖然偉大,僅僅到二世即亡。很顯然,與秦始皇同時代的還有被秦滅亡的齊、楚、燕、韓、趙、魏,雖然秦統一了中國,但以「秦族」稱謂,並不能代表大多數中國人的意願。漢王朝繼承了秦王朝的大一統,並將國家建設發展推向了鼎盛時期,統一的中國王朝又沿續到唐朝盛世與宋朝的繁榮,中國人民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中國的語言、文字、藝術、哲學等中華文化對周邊各個少數民族也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如果以「唐族」自稱,顯然壓縮了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縱深感。之後的宋朝只富不強,是個虛弱的胖子,元與清屬於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不足以代表大多數民族,明朝既不算富也不算強,與漢唐時期也沒有可比性。
第三,西漢提出了「獨尊儒術」的政治主張,而儒家思想成為後世各朝代統治中國的主導性主流價值觀。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如儒家思想、道家學說、詩詞歌賦、書法繪畫等,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但主要還是以儒家思想為歷代教育傳承的主流,其他思想文化也在不同的領域同步發展。這些傳統文化遺產不僅滋養了漢民族,也為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進步繁榮提供了豐厚的滋養。漢民族的人口眾多,分布在祖國的大江南北,繁衍生息,辛勤耕作。與其他民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促進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多元共生,也為中華民族的團結、進步和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
電影《戰狼》中有一句響亮且著名的台詞,叫「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話是從「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引深而來。現在流行的復古服裝有唐裝與漢服,在美國有紐約唐人街,舊金山唐人街,芝加哥唐人街,澳大利亞有悉尼唐人街,英國有倫敦唐人街,這些唐人街實際上就是華人居住區,他們不在中國了也就不再被稱為漢人,而被稱華人,即華夏人,中華人或唐人,也都是漢人的分支吧。
【免責聲明】文章的時間、過程、圖片均來自於網路,文章旨在傳播正能量,均無低俗等不良引導,請觀眾勿對號入座,並上升到人身攻擊等方面。觀眾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觀臆斷的惡意評論,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實性存在爭議、事件版權或圖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作者,我們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