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人員撤離幾個小時後,
工棚被崩塌的山體沖毀。
7月8日凌晨,
通江縣境內鎮廣高速b4項目
王家梁隧道駐地突然遭遇山體部分崩塌。
所幸交通部門、施工方提前預警
並及時啟動應急響應機制,
用「教科書」式的操作流程,
成功避免了一起可能導致嚴重後果的險情。
↓↓↓
被崩塌山體沖毀的工棚(市交通運輸局供圖)
7月7日15時,通江縣交通運輸局先後接到市、縣氣象部門相繼發出的暴雨藍色預警、地質災害黃色風險預警等預警信息。該局立即將預警信息傳達至鎮廣高速及縣域內各在建項目駐地營地,並要求其按照《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響應規程》開展隱患巡查排查工作,並嚴格落實剛性要求。
鎮廣高速b4項目王家梁隧道駐地,在前期的風險評估、地質災害評估中顯示,該處為低風險駐地。7日下午,b4項目值班人員與協作隊伍在汛期雨前檢查中,敏銳發現位於王家梁隧道出口處的工人駐地上邊坡出現多條裂縫,初步判斷存在局部崩塌風險。現場人員立即將險情上報至通江縣交通運輸局、鎮廣公司和轄區政府。
接到險情後,通江縣交通運輸局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機制,按照「三個避讓、三個緊急撤離」的防災減災原則,要求立即將該駐地183名施工人員有序轉移至臨近場鎮和安全避險地帶,並安排人員對接鎮廣高速通江代表處、b4項目管理人員,奔赴現場督查人員轉移情況、分析研判險情處置情況。
7日下午,工地183名施工人員開始轉移,並於當天晚上全部安置在安全的住所。人員全部轉移幾小時後,8日凌晨1時30分許,在持續降雨影響下,部分山體崩塌,碎石、泥塊和巨大的山石瞬間直衝而下,共沖毀工棚12間。
即便險情發生在半夜,由於預警響應處置及時,提前對人員進行轉移安置,實現了「零傷亡」的成功避險。與此同時,通江縣交通運輸局繼續安排專人,通過電話抽查、現場督查等方式對鎮廣高速各標段駐地安全、人員撤離等情況進行實時調度和跟蹤檢查,確保早撤離、真撤離,有效避免汛期安全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