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文物志(四十)

2024年07月06日22:30:18 歷史 6503

曲靖市文物志(四十) - 天天要聞

曲靖市文物志

(四十)

開欄的話

有人說時間稍縱即逝,看不見摸不著,可我們能看到時間留下的形狀,我們能觸摸時間留下的痕迹。烏蒙磅礴、群山疊翠、山雄水秀、寶藏豐富、文化璀璨,在曲靖這塊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這片充滿傳奇而又充滿希冀的熱土上,千百年來,前人走過的路我們這樣看見。曲靖發布推出的《曲靖市文物志》專欄,帶你穿越時空,看看什麼樣的物件和故事都留存在了時間裡。

小布今天帶你走進

曲靖的銅器(3)

青銅劍

共5件。分敘如下:

(一)戰國八塔台圓莖青銅劍

曲靖市文物志(四十) - 天天要聞

戰國。青銅質地。通長26.81厘米、莖長9.69厘米、寬3.47厘米,質量172克。劍身呈長三角形,後端有2條凹槽,凹槽兩側飾1組對稱圓圈紋,無格。莖首略呈圓錐體,邊緣無齒,頂部有圓穿,莖部後端為1圈鏤空長條形,中部靠前端有蛙人紋飾,中間1人正面蹲踞,左右各有1人側立,蛙人紋形狀略長較清晰。

曲靖市麒麟區珠街八塔台墓地中二號堆83號墓出土。2014年9月雲南省文物鑒定專家委員會鑒定為三級文物。原藏於曲靖市文物管理所,2016年10月調撥至曲靖市博物館。保存基本完好。現藏於曲靖市博物館。

(二)戰國八塔台圓莖青銅劍

曲靖市文物志(四十) - 天天要聞

戰國。青銅質地。通長22.98厘米、寬3.85厘米、莖長7.76厘米、莖寬2.47厘米,質量148克。劍身呈長三角形,後端有2條凹槽,中部起脊,無格。莖首略呈圓錐體,邊緣無齒,頂部有1圓穿,莖部後端為1圈鏤空長條形,前端有蛙人紋飾。劍尖殘。

曲靖市麒麟區珠街八塔台墓群二號堆117號墓出土。2014年9月雲南省文物鑒定專家委員會鑒定為三級文物。原藏於曲靖市文物管理所,2016年10月調撥至曲靖市博物館。保存基本完好。現藏於曲靖市博物館。

(三)戰國青銅劍

曲靖市文物志(四十) - 天天要聞

戰國。青銅質地。通長24.5厘米、刃最寬處2.77厘米、莖長6厘米,質量44克。劍身扁平而瘦長,無格,素麵,劍莖較劍身簿,上有2孔,2孔處斷裂。劍尖殘。劍具有較典型的蜀文化特徵。1991年10月會澤縣娜姑鎮小箐村村民建房出土。

1994年8月雲南省文物鑒定專家委員會鑒定為三級文物。保存基本完好。現藏於會澤縣文物管理所。

(四)西漢扁莖無格青銅劍

曲靖市文物志(四十) - 天天要聞

西漢。青銅質地。通長24.81厘米、刃最寬處3.53厘米、莖長10.05厘米、莖寬3.3厘米,質量192克。劍為實心扁長莖,無格曲刃,刃部邊緣局部缺損。劍身中部起脊,素麵。

曲靖市麒麟區越州鎮橫大路墓地出土。2014年9月雲南省文物鑒定專家委員會鑒定為三級文物。保存基本完好。現藏於曲靖市麒麟區文物管理所。

(五)西漢雙髻青銅劍

曲靖市文物志(四十) - 天天要聞

西漢。青銅質地。通長33.2厘米、劍身長22厘米、最寬處4厘米,質量426克。無格,劍莖首為圓形雙髻,莖身兩面各有精緻同心圓紋30個,莖長11.2厘米,劍身中部起脊,脊上有同心圓紋、三角形紋、菱形紋組成的圖案。劍身中下部有幾處缺口。

1977年陸良縣開挖南盤江時採集。2014年11月雲南省文物鑒定專家委員會鑒定為二級文物。保存基本完好。現藏於陸良縣博物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 天天要聞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血與火的14年抗戰,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無數國人在民族危亡時挺身而出,奉獻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在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對日戰事最多、最慘烈的正面戰場之一。當時全省人口3000萬,徵募的兵...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 天天要聞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高志凱和他那句「在恆河畫一條線」的說法都火了。有網友還提議,這條線未來就應該叫「高志凱線」。印度人聽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條線的由來高志凱是一位智庫學者,他所說的畫一條線,實際上是針對臭名昭著的麥克馬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 天天要聞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公元 105 年,東漢宮廷宦官蔡倫將一批質地輕薄的 「新紙」 呈給漢和帝。誰也未曾料到,這看似尋常的發明,會成為撬動中華文明進程的槓桿。在此之前,竹簡笨重如石,絹帛貴比黃金,知識的傳播被牢牢鎖在少數人的書架上。
梅國強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梅國強同志逝世

湖北中醫藥大學7月7日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當代著名中醫學家、傷寒學泰斗、國醫大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獲得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獲得者、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湖北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梅國強同志因病於2...
日本奇葩陋習,為了繁衍人口不擇手段,一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廢除 - 天天要聞

日本奇葩陋習,為了繁衍人口不擇手段,一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廢除

日本這個國家吧,大家都知道,文化獨特,傳統深厚。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它那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還藏著一些讓人瞠目結舌的陋習。今天要聊的,就是其中一個特別奇葩的——「夜爬」。這玩意兒在日本社會裡流傳了好幾百年,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徹底廢除。背後原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