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蒙古領土被中俄包圍,與美國關係的緊密程度,刷新我們的認知

2024年04月19日23:55:22 歷史 1831

蘇聯解體後,蒙古脫離了蘇俄的控制,開始進行西方式的民主轉型,只是礙於外蒙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它必須首先發展與南北兩大鄰居的關係,對華、對俄睦鄰友好成為了蒙古貫穿始終的外交優先事項。

可外蒙並不想一輩子都處在被鄰居「保護」的框架中,也想走出國門,實現與外界的自由接觸,在這種背景下,外蒙遂提出了「不結盟、等距離、全方位、多支點」的對外戰略,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第三鄰國」戰略。

在「第三鄰國」戰略剛出爐時,一度認為美國就是中俄之外的第三鄰國,後來逐漸演變成對外蒙有幫助的域外大國為第三鄰國,不再單指某一個國家。

別看蒙古領土被中俄包圍,與美國關係的緊密程度,刷新我們的認知 - 天天要聞

不過,在所有被蒙古視為「第三鄰國」的國家中,最核心的當然還是美國,包括臨近的日本、韓國,以及比較發達的德國、法國,它們與外蒙的關係跟美蒙關係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即使是蒙古與中俄的關係,甚至還趕不上美國與蒙古的緊密程度。

早在1987年蘇聯解體前夕,美國就盯上了外蒙,並與蒙古正式建交。當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自顧不暇,曾作為蘇聯衛星國的外蒙開始學東歐劇變的國家,進行民主轉型,走上西化道路,在這一過程中,美國見縫插針,及時聯繫蒙古,並給予大力支持。

美國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想把蒙古改造成亞洲的「西式榜樣」,以此填補蘇聯解體後留下的真空,在俄羅斯的大後方培養親美勢力。

為了達到拉攏蒙古的目的,幾十年來,美國耗費了大量的物力、財力、精力,對蒙古進行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農業等領域的全方位援助式滲透。

具體是怎麼做的呢?我可以分為四個角度以具體案例來剖析。

別看蒙古領土被中俄包圍,與美國關係的緊密程度,刷新我們的認知 - 天天要聞

首先是政治層面。在美蒙建交後,兩國關係迅速升溫,2005年小布希成為首位訪問蒙古國的在任美國總統,2019年蒙古巴特圖勒嘎總統訪問美國和特朗普總統見面,一致同意把美蒙雙邊關係提升為戰略夥伴關係。

自此,美國成為蒙古繼俄羅斯、日本、中國、印度之後的第5個戰略夥伴國,而比美國更早與外蒙建交的法國、德國、澳大利亞、土耳其等區域大國都沒能獲得外蒙的戰略夥伴地位。同時,蒙古也成為美國第17個戰略夥伴國,而美國在國際社會有幾十個盟國,外蒙還能排在前列,成為美國的戰略夥伴,著實令人意外。

美國曾多次說過,加強和培育蒙古國的「民主制度」對於成功實施「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極為重要,而且美國國防部的《印太戰略報告》曾17次提到蒙古,並將外蒙列入僅次於盟友的「加強的夥伴關係」之中,這都凸顯了美蒙政治關係的親密程度。

其次是文化層面。美國通過撥付專項資金給外蒙資助建造學校,向外蒙派駐教育志願者或向蒙古學者、學生提供教育資金的方式赴美交流,最大限度地讓更多的蒙古人接受美式教育,比如在過去的30年時間裡,美國向外蒙派出了近1500名教育志願者,重點實施英語語言培訓和醫療教育項目,同時每年邀請約120名蒙古國人士赴美參加教育和文化交流項目,使得現在外蒙的國家大呼拉爾(議會)中有約三分之一的議員都有在美國留學的經歷,美國成功在蒙古境內奠定了親美根基。

再次是經濟層面。美國利用非政府組織,包括但不限於亞洲基金會、國際共和研究所、索羅斯基金會、和平隊志願者、美國文化信息中心等機構,以資金援助的方式,在外蒙境內宣揚西方式民主價值觀,來推動項目落地,比較典型的便是美國在外蒙開展的「千年挑戰計劃」(MCC)項目,已經實施了二期,涵蓋礦產、交通、能源、教育和衛生等領域。比如外蒙嚴重依賴化石能源、又面臨環境污染困境,美國就幫助外蒙發展可再生能源項目;看見外蒙礦石、紡織產業是重要支柱,就擴大進口,以此讓外蒙減少對中國的依賴,轉而形成對美國的經濟依賴……

某種程度上說,美國在外蒙的所謂教育和經濟援助,實際上是它對外蒙進行價值觀滲透的一種手段。

最後是軍事層面。在美蒙建交沒多久,雙方就開啟了軍事交流,比如1996年6月美蒙簽訂了《蒙美軍事部門交流和互訪協定》,規定雙方可互派軍隊到對方國家以加強維和交流,必要時美軍可以臨時進駐蒙古。當年8月,美蒙又簽訂了《蒙美安全保障合作協定》,規定當締約一方的安全因戰爭或自然災害受到現實威脅時,另一方有義務提供幫助或人道主義救援,這兩項協定可視為美蒙軍事合作的開端,為此美國不惜砸重金幫助外蒙建立國際維和訓練中心,給蒙古軍隊提供英語教育、軍事培訓的機會,給外蒙軍隊培養了一大批有影響力的軍事骨幹力量。

不過,美蒙軍事合作的前期僅僅處於維和與災害救援的層面,實戰性的意味比較淡,直到2003年美國以反恐為幌子,拉外蒙舉行了代號為「可汗探索」的雙邊軍演,這屬於蒙美舉行的規模最大的聯合軍演,突破了以往美蒙「貝克·猿狐」系列演習的民防與救援性質,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實彈軍演,意味著美蒙雙邊軍事合作走向深水區,至此一發不可收拾。

外蒙在美國的安排下,參加了由北約主導的一系列行動,包括向阿富汗戰場、伊拉克戰場、科索沃戰場派兵反恐,跟美國控制下的北約建立全球夥伴關係,接受北約協助建立蒙古國防部和武裝力量總參謀部網路事件響應能力中心、允許美國在外蒙境內設立雷達測控和電子監控站點……現今的美蒙關係已成為事實上的准同盟關係。

別看蒙古領土被中俄包圍,與美國關係的緊密程度,刷新我們的認知 - 天天要聞

美國之所以會不遺餘力地全方位拉攏外蒙,就是看中了外蒙處於中俄間的特殊戰略位置,使得美國主導的北約在歐亞大陸的軍事擴張中,蒙古有了特殊地緣價值,那便是依靠與外蒙的「准同盟」關係在中俄「後院」埋下一顆釘子,實現制衡中俄的目的。

所以,面對美國的獻媚,外蒙能否經受得住誘惑,始終保持清醒頭腦至關重要,一旦天平滑向了美國一邊,對外蒙都是致命的傷害。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