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真的不像一個皇帝。

2024年04月13日17:05:23 歷史 1760

在雍正年輕的時候,他的父親康熙曾經給過雍正一個評語,說雍正的性格是「喜怒無常」,這件事情讓一向驕傲且自尊心極強的雍正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雍正,真的不像一個皇帝。 - 天天要聞

雍正畫像

雍正登基之後,在自己的書房掛了字,上面寫著四個大字「恩諭戒急」,每當雍正的怒火壓制不住的時候或者遇到有什麼糟心的事情,都得看看來壓制一下自己的脾氣。

就連雍正自己都曾經說過

「朕經歷世故多年,所以動心忍性處實不尋常。」

如果我們仔細研究雍正,會發現這個人的人格是多面性的,在他的身上能找到各種人的人格。

做為一個帝王來說,雍正卻太不尋常

他會大聲狂笑,更會淚流滿面

他會興奮,會沮喪,有的時候天真,有的時候非常懂人情世故。

他是一個守舊的人,卻非常前衛。

這些,全部集中在一個人身上,似乎有些矛盾。

雍正元年,雍正四十五歲,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朝鮮使臣來朝見這位新君,說雍正這個人

「氣象英發,語言洪亮」

說明雍正這個時候中氣十足,嗓門非常大,身體自然也是非常好。


雍正,真的不像一個皇帝。 - 天天要聞

雍正畫像

而根據流傳下來的雍正批改的奏摺,會發現這似乎是一個特別率真的人。

看到搞笑的東西,他會直接笑出來,並且告訴別人。

「朕笑的了不得,真武夫矣。」

覺得自己不行,也會告訴別人

「朕之自信,有時尚不及鄂爾泰之深。」

自己弄髒了摺子,怕別人害怕

「此朕几案上所污,恐汝恐懼」

而他也會嘲笑別人

「朕這樣平常皇帝,如何用得起你這樣人」

「多賞你些,好為你夤緣鑽刺打點之用。」

甚至還能用大白話寫出來

「該!該!該!該!只是便宜了滿丕等,都走開了,不要饒他們」


雍正,真的不像一個皇帝。 - 天天要聞

雍正畫像

留下這麼多硃批,說明雍正是一個工作狂

根據統計,雍正登基以來,批改的奏摺字數高達上千萬之多。

除了親政之外,雍正還喜歡跟人爭論,特意編寫了一本大義覺迷錄,來為別人解釋關於自己的謠言!

除了這些,雍正的鑒賞能力似乎很純樸

他老子康熙的瓷器是這樣的


雍正,真的不像一個皇帝。 - 天天要聞

康熙瓷器

而他的兒子乾隆瓷器是這樣的


雍正,真的不像一個皇帝。 - 天天要聞

乾隆瓷器

到了雍正自己,是這樣的


雍正,真的不像一個皇帝。 - 天天要聞

雍正瓷器

你說雍正喜歡單一的東西,不太願意折騰,可他偏偏就喜歡折騰,並且特別喜歡改東西

將鼻煙壺改成水盛,他是這麼說的

「將口開大些,做水盛用。」

將獅子改洋狗,他是這麼說的

「旁邊的獅子不好,著改做西洋狗。」

圖書改鎮紙,他是這麼說的

「將字磨去,配做壓紙用。」

痰盂改棋盤,他是這麼說的

「著將此痰盂改做大棋盤,銅鍍金里子拆下,另配做紫檀木痰盂。」

並且,雍正還是一個強迫症患者

見到了養心殿東暖閣的地磚色調不一樣,雍正看不順眼,馬上讓人更換成一個色的。

總之,雍正這個人是一個性格善變卻又做事情非常認真的人。


雍正,真的不像一個皇帝。 - 天天要聞

雍正畫像

有人會問,雍正為何如此辛勞?

這個問題,雍正本人確實說過,他是這麼回答的。

「將唐宋元明積染之習盡行洗濯,則天下永享太平。」

看到雍正的目標了吧,不辛苦才怪。

既然雍正這麼說,底下人也得拍拍雍正馬屁,雍正朝大臣李祓就說

「雍正改元,政治一新」

而對於大臣們的馬屁,雍正是不怎麼相信的,所以他弄了軍機處,弄了密折制度,野史應運而生說雍正弄了粘桿處,弄了血滴子到處殺人,這些也都是有根據的。

對於雍正來說,他就喜歡大臣們互相告密,弄到最後就連雍正自己都說

「朕勵精圖治,耳目甚廣。

這個耳目厲害到什麼地步呢?

說有個人當天新買了帽子,第二天見到了雍正,雍正笑著說了一句,別弄髒了你的腦子。

還有個人在家裡打牌,玩牌的時候少了一張,第二天去上朝雍正笑嘻嘻的拿出了少的那張牌。

這些故事都說明,雍正的耳目那是真的厲害,堪比朱元璋的錦衣衛了。


雍正,真的不像一個皇帝。 - 天天要聞

雍正畫像

雍正本人工作勤奮,在他下面幹活的官員就慘了!

雍正自己脾氣急,讓大臣辦事,大臣慢了一些,雍正告訴這些人

「若不想辦的話,乾脆交給我,我來替你們辦。」

之後,讓這些人每天都過來打卡上班,什麼時候太陽下山了,什麼時候才能下班。

雍正朝的官員那是真的福沒多享,苦吃了不少。

而雍正本人,自己那是絕對勞模,當了十三年皇帝,每天都親自批改奏摺,每天平均睡覺四個小時,一年之中只給自己放假一天,那就是過生日的時候。

對待政敵方面,相當之狠,跟自己混的人對他們也是非常好。

政敵方面,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秘密處死,三阿哥胤祉,十阿哥胤䄉和十四阿哥胤禵直接圈禁。

跟自己人,對他們非常好

李衛生病了,雍正不僅送葯,還告訴李衛

「愛養精神,毋事勉強」。

田文鏡都不是進士,也不是舉人,雍正讓他當巡撫,還稱他為天下第一巡撫,在全國對他進行表揚,還非常肉麻的告訴田文鏡

「卿之是即朕之是,卿之非即朕之非,其間有何區別?」

而張廷玉和鄂爾泰更是配享太廟。

當然了,雍正也不是一棍子將所有人都打死,太子太傅朱軾反對火耗歸公。

雍正沒有說什麼,而是讓他去教皇子讀書

後來朱軾又反對西北用兵,雍正沒有理會,朱軾直接辭職,雍正沒有生氣,還給他解釋,朱軾也就沒辭職了。

翰林院檢討孫嘉淦給雍正上摺子,讓他「親骨肉」,雍正不僅沒生氣,反而說

「孫嘉淦每事直言極諫,朕不僅不怒,且獎勵他,你們都要向他學習。」


雍正,真的不像一個皇帝。 - 天天要聞

雍正畫像

這個人的人格,確實是歷朝歷代皇帝裡面最特別的一個。

也可以說,雍正真的很像一個普通人,而不像一個帝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 天天要聞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立獅腦山巔,望太行雲煙。那座座峰巒如同無言的豐碑,銘刻著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崢嶸歲月、不朽功勛。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紀念日,正在山西陽泉市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為粉碎...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 天天要聞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省陽泉市考察。他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重溫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光輝歷史,了解當地開展革命歷史教育、傳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等情況。 陽泉獅腦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團大戰紀念碑直指蒼穹 不遠處,...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 天天要聞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焚燒秸稈,常被誤認為是千年傳統,實則是現代農業的「時代病」。古人用秸稈,少有「一燒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萬種智慧。 從《齊民要術》到《陳旉農書》,從堆肥還田到修築屋舍,秸稈在古人的手中,是滋養農田的肥料,是遮風擋雨的材料,是飼養牲畜的食糧。焚燒秸稈,絕非古人首要的選擇,而是現代化農業發展中人們...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 天天要聞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血與火的14年抗戰,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無數國人在民族危亡時挺身而出,奉獻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在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對日戰事最多、最慘烈的正面戰場之一。當時全省人口3000萬,徵募的兵...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 天天要聞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高志凱和他那句「在恆河畫一條線」的說法都火了。有網友還提議,這條線未來就應該叫「高志凱線」。印度人聽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條線的由來高志凱是一位智庫學者,他所說的畫一條線,實際上是針對臭名昭著的麥克馬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 天天要聞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公元 105 年,東漢宮廷宦官蔡倫將一批質地輕薄的 「新紙」 呈給漢和帝。誰也未曾料到,這看似尋常的發明,會成為撬動中華文明進程的槓桿。在此之前,竹簡笨重如石,絹帛貴比黃金,知識的傳播被牢牢鎖在少數人的書架上。
梅國強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梅國強同志逝世

湖北中醫藥大學7月7日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當代著名中醫學家、傷寒學泰斗、國醫大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獲得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獲得者、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湖北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梅國強同志因病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