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賞賜10車肉,霍去病卻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後方知此舉高明

2024年03月28日23:55:31 歷史 1301

公元前116年,茫茫戈壁中,外出征戰的大漢士兵聽說了一個令人費解的消息,他們的將領霍去病,竟然把皇上賞賜的10大車肉給放壞了。

他們普遍對此感到難以置信,愛兵如子的霍去病將軍,為何不給將士們分食,雖然他深得皇帝寵信,又怎敢做出這種對皇帝不敬的舉動?

皇帝賞賜10車肉,霍去病卻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後方知此舉高明 - 天天要聞

霍去病是抗擊匈奴西漢名將。

都說英雄不問出身,霍去病也是如此,他出身平凡,並非將門虎子。

西漢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出生的他,父親霍仲孺是個普通人,沒有多大本事,是平陽縣衙擔任跑腿的,類似於今天的辦事員。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常在官場混,霍仲孺學了一身壞毛病,包括沾花惹草。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到平陽侯府去,看到了一個女僕長得漂亮,便上前撩撥。

霍仲孺在縣衙上班,練就了好口才,能說會道,很快就將這個女僕撩到了手。趁著外出的機會,這個女孩跟老霍在外開房,秘密做起了情人。

皇帝賞賜10車肉,霍去病卻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後方知此舉高明 - 天天要聞

不久之後,女僕竟然有了愛情的果實——懷孕了。她哭哭啼啼地問霍仲孺:「人家還是個姑娘啊,現在卻有了娃,你說該怎麼辦?」

霍仲孺正在為愛痴狂投入,當時也沒有經過大腦,拍著胸脯說:「生下來,我和家裡那口子離婚,咱們在一起。」

女孩被情人對愛的忠貞感動,勇敢地把孩子生了下來。可是,到了後來,霍仲孺卻違背了諾言,再也沒有回來。

原因很簡單,老婆死活不同意離婚,還搬來娘家人阻撓。娘家人威脅說,如果你老霍鬧離婚,就到縣衙舉報你違紀。到時候,給你個開除公職的處分,砸了你的飯碗,讓你永世不得翻身。

皇帝賞賜10車肉,霍去病卻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後方知此舉高明 - 天天要聞

這一來,霍仲孺徹底蔫了,在愛情和前途之間,他選擇了後者,當了負心漢。

女孩苦苦等待,不見郎君身影,當時也沒有流產藥物,只能硬著頭皮打算把孩子生下送人。十個月之後,嬰兒呱呱墜地,是個大胖小子。女僕一看這孩子非常可愛,打消了送人的念頭,將孩子一把屎一把尿養大。

誰知道,這孩子一不小心竟然成為國家棟樑。

這個女僕,名叫衛少兒,生下的孩子,就是霍去病。

對於這個負心漢,衛少兒恨透了他,她始終沒有告訴孩子生父是誰。因此,霍去病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直到後來成為驃騎將軍後,才知道真相,與父親相認。

皇帝賞賜10車肉,霍去病卻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後方知此舉高明 - 天天要聞

在漢朝,寒門子弟是無法出頭的,當時沒有科舉制,人才選拔的唯一渠道是由地方官向朝廷舉薦。地方官舉薦的人選,當然都是自己人。這樣的話,只有官二代、官三代、官四代才有可能到朝廷做官,這就是臭名昭著的門閥現象。

老百姓的孩子無論你多麼優秀,也不可能會被舉薦。霍去病之所以有出頭之日,是因為自己有個了不起的姨媽——衛子夫

他的母親(即那個女僕)衛少兒的妹妹名叫衛子夫,是平陽公主的一個歌伎。平陽公主是漢武帝的姐姐,當時已經出嫁,是平陽侯曹時(曹壽)的夫人。

漢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18歲的漢武帝去霸上祭祀先祖,回宮時心血來潮,想要去看望姐姐平陽公主。

這時候的漢武帝即位一年有餘,已經娶了表姐陳阿嬌,但是結婚多年沒有生下一男半女。

皇帝賞賜10車肉,霍去病卻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後方知此舉高明 - 天天要聞

當姐姐的平陽公主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想到了一個妙招。看到弟弟前來,她便讓經過精心挑選的女傭們出來,誘惑弟弟。奈何漢武帝看了很久,沒有一個能讓他滿意。

於是平陽公主非常灰心,便讓這十幾個歌女傭退下,然後擺上宴席,同時讓侯府的歌女上堂獻唱流行歌曲助興。作為歌女,衛子夫也在其中表演。

她一上台,就把漢武帝的魂勾走了。他隨即向姐姐提出,讓這個歌女到我車中,我要跟她探討藝術。

漢武帝迫不及待,在自己的車中就臨幸了衛子夫。之後,衛子夫的肚子也很爭氣,像下餃子一樣為漢武帝生孩子,十年間先後為漢武帝生下了3個女孩一個男孩。

常言道「母以子貴」,十年後,不會生孩子的陳皇后命運悲慘,被無情地廢黜。

皇帝賞賜10車肉,霍去病卻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後方知此舉高明 - 天天要聞

為漢武帝做出貢獻的衛子夫,在後宮地位得到鞏固,被封為皇后。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衛子夫的娘家人也有了出頭之日,被皇上提拔到宮裡做官。反正封建社會是家天下,江山是劉徹一個人的,他想安置誰無非是一句話而已。

作為漢武帝的小舅子,衛子夫的弟弟衛青、哥哥衛長君都因此進入宮中,平步青雲。身為衛子夫的外甥,霍去病自然也是前途無量。

這時候,衛少兒又和曲逆侯陳平的曾孫陳掌邂逅,產生感情後結婚。

如果個人沒有什麼能耐,即使到皇宮當了近臣侍衛,也無法做出什麼貢獻,更不能青史留名。但是衛青從小就喜歡讀兵書,還喜歡舞槍弄棒,被皇帝提拔之後,有了用武之地,軍事才能得到發揮,成為一代抗匈名將。

皇帝賞賜10車肉,霍去病卻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後方知此舉高明 - 天天要聞

受到舅舅的影響,霍去病也喜歡上了軍事,騎射功夫一流,兵書背得滾瓜爛熟。

元光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29年),匈奴發兵南下,入侵漢境,作為馬背上的民族,匈奴人能征善戰,所向無敵。漢朝與之交戰,雖然有人數上的優勢,但是匈奴人騎術高明,四海為家,受到征討的時候,向茫茫戈壁逃遁,礙於補給,漢兵無法對其進行致命打擊。

一旦漢軍返回修整,匈奴人能輕鬆殺回來,繼續燒殺搶掠。

即便神勇如漢高祖劉邦,也拿匈奴人的戰術沒有一點辦法。漢高祖七年(前200年),劉邦曾經率領30萬大軍御駕親征,被匈奴包圍在白登山,情況萬分危急,幸虧陳平用計,賄賂匈奴單于的夫人,才得以逃生。

皇帝賞賜10車肉,霍去病卻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後方知此舉高明 - 天天要聞

歷朝歷代開國皇帝都是最猛的牛人,劉邦如此,後來的皇帝對匈奴的進犯也只能忍氣吞聲,總體上處於守勢。

漢武帝不同,他是個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對匈奴不想再慣著,決定好好教訓他們。

聽說匈奴來犯,漢武帝任命衛青為車騎將軍,率領一萬騎兵,拉開了自衛反擊戰的序幕。此後,衛青七次征討匈奴,每次都取得勝利,打得匈奴找不著北。

霍去病也慢慢嶄露頭角,開始了自己的輝煌人生。

一看舅舅出去大獲全勝,霍去病也心裡痒痒,對漢武帝說:「皇上,臣也多少會點武藝,下次打仗讓臣也隨隊出征吧。」

漢武帝一聽大喜,在漢武元朔六年(前123年),年僅18歲的霍去病被任命為剽姚校尉,其隨大將軍衛青一起出擊匈奴。

衛青命令霍去病帶著800輕騎兵離開大軍,隱蔽到大漠里,伏擊匈奴騎兵。這一戰,霍去病就消滅了三倍於自己的敵人,斬首2400多。

皇帝賞賜10車肉,霍去病卻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後方知此舉高明 - 天天要聞

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再次出征,大獲全勝。在皋蘭山下(今蘭州南部),霍軍與匈奴軍爆發激戰,將匈奴騎兵殺得哭爹喊娘。這一戰,殺敵8900人,包括匈奴折蘭王、盧侯王;生俘渾邪王子及相國

在幾個月的一次戰鬥中,霍軍再奏凱歌,殺敵30000。他們還生擒了匈奴五王和他的母親,匈奴單于的閼氏和王子,以及相國、將軍一共百人。

此後多次交戰,匈奴都沒有佔到便宜,可以說是屢戰屢敗,元氣大傷,戰鬥力斷崖式下降,再也沒有向大漢叫板的勇氣和實力。

從此,漢朝基本上控制了河西地區,為打通內地通往西域的道路,發展經濟,奠定了基礎。

皇帝賞賜10車肉,霍去病卻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後方知此舉高明 - 天天要聞

匈奴軍隊談衛青、霍去病二人色變,他們為此痛心疾首,唉聲嘆氣,寫下了這樣的歌謠:「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而霍去病也因為戰功卓著,被封為大司馬驃騎將軍,與舅舅衛青同掌大漢軍隊。沒曾想,這樣一位軍事天才,卻英年早逝,年僅24歲。

回到文章開頭,在一次勝仗之後,漢武帝犒勞三軍,送來了十大車的肉。對於常年征戰在外,一天三頓吃炒麵的士兵來說,這是個大喜訊,他們翹首以盼。

然而,霍去病卻遲遲不分給士兵,放任它們爛掉。對此,士兵們大惑不解。

皇帝賞賜10車肉,霍去病卻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後方知此舉高明 - 天天要聞

霍去病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解除漢武帝的猜忌。

皇帝都一個德性,疑心很重,尤其是對帶兵打仗的將軍。歷史上,功勛卓著的武將,往往命運悲慘,死於非命。因此有人才總結出了這麼一句話——伴君如伴虎。

一個大腦清醒的將軍,始終應該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就會遭遇滅頂之災。

那十大車肉,是皇帝賞賜給霍去病本人的。如果霍去病把這些東西給了士兵吃,皇上就會懷疑他慷他人之慨,試圖籠絡人心,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皇帝賞賜10車肉,霍去病卻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後方知此舉高明 - 天天要聞

因此,霍去病寧肯讓這些賞賜的食物爛掉,也不能讓皇上起疑心。

不能不說,霍去病不但是一代抗敵名將,還是出色的政治家,能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26年後,即公元前91年,太子劉據就因沒有韜光養晦,被漢武帝猜忌,被迫起兵自衛,失敗自殺。

霍去病的姨媽,皇后衛子夫也因為陷入宮廷鬥爭而落個被迫自殺的下場。

相比之下,霍去病的做法顯得十分高明,如果太子劉據能像他那樣做人做事,也不會下場如此悲慘。

參考資料:《史記》卷111《衛將軍驃騎列傳》 《漢書》卷55《衛青霍去病傳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