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國」這一概念是由西方的學者提出來的,然而,古巴比倫王國已經覆滅,其他的兩個國家明明都還在,卻不被世界承認是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是世人公認的文明古國。
明明同是四大文明發源地,為什麼其他三個國家前面都要加上一個「古」字,而中國就不用呢?為何中國文明都夠一直延續至今沒有斷層?
征戰讓文明古國四分五裂
在社會發展並不全面的古代,人類社會可利用的資源相當有限,無論是地盤還是人們生活所必需的資源都是非常珍貴的,因為技術的落後,人們對大自然的開發非常有限,只能依靠已有的資源生存發展,因此,人們只有通過搶佔、掠奪的方式 獲得自己所需的資源。
從歷史的記載中我們不難發現:四大文明古國的發源地都是在河流附近,中國的黃河流域、古埃及發源於尼羅河流域……這是因為,河流周圍的地形多為平原,河流的水源為農耕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條件,人們便在河流周圍休養生息。
但是,隨著人口的增多,自然資源被不斷消耗,人們可利用的資源不斷減少,為了能生存下去,人們就不得不搬遷到更遠的地方,逐漸就形成了部落,發展到後來就形成了國家。國家的君主為了擴大自己的領土,獲得更多的資源,便開始進行對外擴張。
對外擴張的方式也很是簡單粗暴——發動戰爭。古埃及就是由亞歷山大大帝率領軍隊消滅的,亞歷山大大帝去世後,他的後繼者又將原本就油盡燈枯的古埃及文明清除得更加徹底。古巴比倫王國也被居魯士率兵消滅,被納入波斯帝國。
後來,又相繼被亞述帝國、羅馬帝國所統治,自然而然地,盛極一時的古巴比倫文明也退出了歷史舞台。而古印度也因為受到波斯帝國的侵略,隕落在歷史的長河之中。而中國就不一樣了,自古以來,中國的戰爭也不在少數。
但是,大多數也是內部矛盾,即使是受到外敵入侵,中國人民也能暫時放下矛盾,將矛頭一致對外,抵禦外敵的入侵。
就算是在戰爭最為頻繁的時候,也是中國人內部爭搶地盤,因此,中華文化得到了很好地傳承和保留,而且自始至終都沒有斷過,這是中國文明被世界認可的主要原因。
外族侵略和殖民統治使文明古國走向衰落
在最開始的時候,這些文明古國也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強盛,但隨著對外擴張的日益頻繁和人口的增多,這些國家便從一個小國發展成一個大國,之後就會慢慢將周圍的小國家兼并到自己的領土範圍內,領土範圍的不斷擴充,也給統治者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要將領土全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幾乎是不可能的,一些邊境地區就難免被其他外族勢力的侵擾,埃及就是在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後開始逐漸走向衰亡。
5000年前,古埃及人在尼羅河下游建立了璀璨的文明,很難想像在那個年代,會建立起如此龐大的埃及金字塔,作為埃及法老以及統治者的墓葬。作為人類文明的先驅之一,埃及文明不可避免在時間長河中走向衰落。
除了金字塔,法老木乃伊,估計最著名的就是埃及豔后,末代法老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了,她善用權術,但也捲入了羅馬的紛爭。古埃及先後經歷亞歷山大大帝和羅馬帝國的征服後,就沒落了。
後來埃及先後經歷不少異族統治,到7世紀,阿拉伯人統治埃及,十五世紀,奧斯曼人統治埃及,埃及已經漸漸阿拉伯化了,跟古埃及文明沒有一點關係。
古巴比倫王國位於中東兩河流域,早在7000年前,這裡出現了璀璨的文明。蘇美爾文明,也叫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蘇美爾人建立了發達的城邦國家。古巴比倫文明承自蘇美爾文明,依然高度發達。
5700年前,有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部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此外,還有令人震驚的空中花園。可惜的是古巴比倫也漸漸走向衰落,難逃被侵略的命運,被納入波斯帝國的版圖之後,仍有少部分的古巴比倫人想要復國,重建自己的國家。事實上,他們也的確是成功地做到了,但是在強大的波斯帝國面前,還是沒能將國家長久地維持下去。
空中花園
而且,新的國家在不斷地崛起,很快,復國的古巴比倫王國很快就被亞述王國和羅馬帝國等外部勢力侵佔,吞併,最終化為烏有。空中花園也只能存在於某些史詩和傳說中。
4300年前,印度河地區出現文明,這就是古印度文明的發源地,這是一種高度發達的城市文明。在城市建築,數學,天文,音樂,雕刻等方面都很發達,可惜的是古印度文明只持續了500多年,就沒落了。
雖然後來有繼承者建立起印度國家,但3000年前,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次大陸,建立起種姓制度,徹底摧毀了古印度文明。後來的印度就是一部外來征服史,希臘人、安息人、塞種人、大月氏人的入侵,印度也分崩離析,哪怕在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將孔雀王朝推向極致,很很快,孔雀王朝崩潰,印度再次被外族入侵。
如今的印度和古印度文明更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中華文明的主體是黃河文明,最早在6000年前,黃河中下游的河洛地區,到4000年前,黃河文明開始擴張,不到一千年,從一隅之地,擴張到長江流域。這就是傳統的文明之地,中國人,在黃河長江之間,建立起了璀璨的文明。到秦始皇一統六國,中國出現第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秦,之後雖然中國一直歷經治亂興衰的循壞。
甚至也被異族統治,但異族入侵中國,只會被中華文明一步步同化,融合,中華文明也能一直傳承下去。即便近代百年國恥,中國人也從沒屈服,中國人始終都能以強大的凝聚力和民族精神將外敵趕出自己的國家。
就算是在短時間內不能將侵略者趕出自己的國家,中國人也始終沒有放棄抵抗。只要找到機會,我們一定會拼盡全力抵抗外敵。這是中華文化能得以傳承的根本原因。
中華文明對世界的貢獻非常大,如果要總結最大的,那就是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可以說,如果沒有中華文明,人類文明不知要倒退多少年。即便西方之一在忌憚抹黑唱衰中國,他們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
中央集權的統治方式成就了中華文明
與其他已經隕落的文明相比,中國的文明足足有5000年之久,無論是面對外敵的入侵還是自己內部的爭鬥,始終都沒讓中國分崩離析,甚至傳承至今,這也是中國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被冠上「古」字的根本原因。
而中國的文明得以傳承幾千年則要歸功於封建中央集權的統治方式以及大一統觀念深入人心。大禹去世後,他的兒子啟繼承了王位,開啟了世襲君主制,這也是家天下的開始,也是國家開始的象徵,發展到後來,中國出現了自己的文字、貨幣等。
縱使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的各區域被不同的「國」統治著,但他們最終的目的就是將自己的領土擴張,能一統天下,這在無意間,也變相地保護了從古代傳承下來的文化。到了秦朝,秦始皇最終統一了六國。
統一了文字和度量衡貨幣,實行郡縣制,第一次有了大一統的思想,兩漢四百年統治,讓大一統觀念深入人心,之後的歷代王朝,總以統一天下為己任。也從此之後,中國只是有朝代的更替和統治者的更替,就算是這期間遇到外敵入侵,中國人民總是能集中力量,共同抵禦,這也使中國的文明能夠繼續得以傳承和發展。
而對於外來的文化,中國也有足夠的包容性。但這種包容性並不是沒有底線的,而是在能包容其他文化融入中華文化的同時,也能保存我們自己的底蘊,從胡服騎射,到儒釋道三教合流,中華文明一直在吸收外來優秀文化,增加自身的生命力。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博採眾長,兼容並蓄,這是中華文明獨有的特質,這也是為何,中華文明數次被異族入侵,總能再次復興,文明一直傳承未曾斷層,延續至今的根本原因。
因此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延續至今,也只有中國被承認,沒有「古」字。中華文化延續至今,是因為能夠博採眾長,包容外來文化,更能保存自己的文化底蘊。
更是因為中華兒女幾千年如一日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這是任何外力都不能夠阻擋的,更不能被摧毀的,這是牢牢紮根於每一位中國人心中最不可撼動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