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2024年02月21日13:55:40 歷史 1590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在閱讀此文之前,請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許晨淵的書房

編輯/許晨淵的書房

弓箭是冷兵器時期對敵的利器,當敵軍衝鋒的時候,弓箭手會將手中的弓箭統統射向敵人,古代戰爭動輒幾十萬人,那萬箭齊發的場面,單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慄。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而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每一支箭矢都來之不易,可是一場戰爭下來的消耗無疑是巨大的,那被射出去的箭矢古人是如何處理的呢?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古代的「槍」

箭矢分為三個部分,箭頭、箭身、羽翎,箭身和翎羽的製作相對容易一些,最難的是箭鏃,中國人對這種箭鏃很有研究,他們還專門建立了一條生產流水線,專門用來製造箭頭。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根據考古學資料,中國境內的人類在舊石器時代末期,也就是30,000年前就已開始使用弓和箭。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當然最開始的弓和現在的弓是不一樣的,最開始的時候,箭都是用木棍或者竹子做成的,然後削尖一頭,就能射出箭矢,而我們現在見到的箭矢,箭矢都是用細木或者竹子製成的。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在一段距離里,頂端就是一把鋒利的武器,而這種武器一般都是用金屬製成,外面有鋒利的刀刃,雖然無法刺穿盾牌,但用來殺敵卻是綽綽有餘。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秦國的三面形箭矢的誤差在0.15 mm以內,箭頭是流線型的三維立體曲面,24倍放大後,神奇地與現代手槍彈的外形重疊在一起。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另外冶金學家還對箭鏃進行了金相研究,結果表明數萬支箭鏃,其實都是同一種金屬比例鑄造而成,也就是說,不管是在北疆大草原和南疆密林中,秦軍射出的任何一支箭,其質量都是一樣的。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在古代如果一個人中了一箭,那麼這個人大概率會留下一生的病患,在歷史上,很多著名的將軍,都是死在了中箭之後的併發症之下。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中國的箭桿,大多都是木製的,也有竹子的,一般都是用白樺樹,柳樹之類的,這種木頭的硬度和強度都很高,用來製作箭矢。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並不是隨隨便便一塊木頭就能做到的,因為箭矢的材料,決定了箭矢的射程、力量和精準度,而保持箭矢的筆直和堅固,才能讓箭矢的威力更大。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古代人為了保證木箭的筆直,都會使用一種叫做接榫的裝置,這種裝置看上去很高端,但實際上,它在新石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在石峁古城裡就有不少這樣的東西。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箭矢怎麼回收?

在古代戰場上,每個還能繼續使用的部件都會儘可能地回收,但在戰鬥中回收卻不太可能,何況並非全部都可以使用。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所以箭矢更多時候還是屬於消耗品,所以不管戰況如何慘烈,雙方都會指定一批人負責回收,畢竟那時候的所有武器都來之不易,所以他們也被稱作「清道夫」。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這群特殊的戰士,他們可能從未上過戰場,卻肩負著與士兵一樣的使命,他們穿梭於戰場之中,仔細地搜集著一支支箭矢。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就像是一個拾荒者,在一片廢墟之中搜尋著寶物,而每找到一根箭,就代表著一分獲勝的希望。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南宋襄陽之役,由於資源不足,守城的一方只得以麻布當做箭羽,但其效力卻大大降低,所以回收的箭矢十分重要。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然而在戰鬥結束後,想要重新獲得一根完整無缺、無需修復的箭矢,卻是一件很看運氣的事情。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所以那種可以分裝式的弩箭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箭桿破損還是箭頭破損,把能回收的通通帶回來,回收後再組合,又能繼續使用。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不過由於大部分的箭頭都釘在了敵人的身體上,箭桿不是斷裂就是破損,大多數已經不能用了。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在那個生產力低下的時代,製造一支箭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每一次戰鬥,都會有很多的箭矢被消耗掉。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如果不回收箭矢,沒有人能夠承受得住這種損耗,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會有諸葛丞相這樣的「草船借箭」。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箭矢的好幫手-金汁

有些戰爭,在開戰之前,戰士們會將箭矢插在一鍋「屎」中,這便是傳說中的「金汁」,很久以前人們就注意到,人的糞便很臟,很難聞,尤其容易引來蒼蠅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後來才知道,人的排泄物一旦與人的傷口接觸,就會引起傷口的潰爛。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所以人們才會認為,這種排泄物中含有人體排泄的毒物,對人的身體是有害的,古人就將這種物質用於戰爭之中,不得不說,對於同族的殺戮,人類從來都是不擇手段的。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所謂的金汁,就是一種混合著糞便和油脂的混合物,在高溫下熬制而成的液體,殺傷力極強,是古代時期攻城時常用的一種武器。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雖然材料很普通,到處都能收集到,但殺傷力極強,一旦被燒紅的金汁灼傷,那就只能去閻王爺那裡碰碰運氣了。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雖然箭矢沾染了箭矢,會讓箭矢的傷害更高,也會讓敵人死亡,但是在古代的大型戰爭當中,這種方法是很少見的。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原因很簡單,沒有塗抹金汁的箭矢,在敵人身上留下了難以癒合的傷口,依舊可以造成殺傷力,雖然沒有塗抹金汁的箭矢致命,但至少可以避免一些麻煩。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箭矢刺入身體和內臟,是最危險的,刺入五臟六腑,會對五臟六腑造成損傷,但如果不拔出箭矢,身體就會在活動的過程中被箭矢刺穿,造成嚴重的內傷,以古代的醫術,根本救不了。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古代的戰爭中,動輒就是數十萬人參戰,在面對敵軍衝鋒的時候,弓箭就成為了消耗敵軍戰力的最好手段,只要敵軍衝到弓箭的射殺範圍之內,只需要將弓箭對準天上射出去就可以。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弓箭被稱為冷兵器的王者

在古代,如果兩個人的武器和體型都是一樣的話,那麼想要殺死對方,就必須要經過一場惡戰。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而一把威力強大的弓箭,再加上一支上好的箭矢,一箭就能要了一個人的命,更何況是一支被毒藥浸泡過的箭矢。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尤其是在中國古代,因為重甲騎兵的數量並不多,所以用來對付輕騎兵的弓箭就變得更加重要了。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早在正面火炮出現之前,就有了弩箭、弓箭、連弩、車弩等遠程武器,就連西方國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長弓手都是用來對付敵人的。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弓箭手並不是用來擊殺對方弓箭手的,而是用來擊殺敵人的步兵,尤其是那些成群結隊的步兵。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因為在古代時期,軍陣是非常重要的,弓箭手的存在,就是為了打亂敵人的陣型,讓騎兵能夠輕易的撕開敵人,所以往往弓箭手能夠對步兵造成巨大的傷害。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弩箭最大的作用是體現在防守之上的,但是隨著古人鎧甲的製作越來越熟練,普通的弩箭,已經無法對他們造成太大的傷害,所以他們必須要殺死那些沒有鎧甲的步兵。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在戰場上,弓箭的殺傷力並不是很大,遠不如長槍和戰刀那麼犀利,而且消耗也很大。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再加上「箭」在空中停留的時間較長,對於經驗豐富的軍人來說,躲避起來並不困難,但是,如果一千個人,一萬個人,甚至十萬個人,同時拿著「弓箭」,又會是什麼結果?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在古代,弓箭手的訓練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要達到遠程殺傷的目的,所以他們的弓都很沉重,拉滿了弓弦,普通人很難拉得動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所以在唐朝,弓箭手的挑選極為嚴格,每一個人都要經過嚴格的訓練,還需要經過重重的考核才能成為弓箭手。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要知道一名優秀的弓箭手,其戰鬥力足以抵得上兩三個普通士兵,而培養一名優秀的弓箭手,沒有兩三年是不可能的。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清朝是我們國家封建王朝末年,那時候弓箭的使用還是比較頻繁的,而在軍隊里,弓箭的拉力可以達到七十斤。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而且不像其他武器那樣,訓練不會有任何的損失,弓箭在訓練中,每一次射擊都會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如果弓箭空放會對弓箭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每一次弓箭手的訓練都要上箭的原因。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射箭是一項非常考驗肌肉記憶的運動,所以必須要勤加練習,如果一段時間沒有休息,你的動作就會變得不準確,就連能拉開的弓箭磅數也會隨之下降。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所以訓練弓箭手是一件需要長時間持續性的事情,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訓練弓箭手是極其耗費資源的。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再加上弓箭手的訓練場也是有限的,不能讓任何人進入箭道,所以訓練一支軍隊,需要很大的空間,才能容納這麼多人同時訓練,這也是為什麼訓練弓箭手的難度會如此之大的原因。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結語

在古戰場上,弓是最主要的遠距離攻擊手段,而在歷史的長河中,「清道夫」們卻在幕後默默奉獻,他們用自己的血汗與智慧為這場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給我們留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與趣聞。

古代戰爭都是萬箭齊發!那射出去的箭如何處理呢?很多人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宣統二年地圖莘冢集村位於曹縣城西北8.2公里處。聚落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約500米。全村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公頃,總人口6000餘人。屬青菏辦事處。莘冢集村有夏莘國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
66歲六小齡童再現孫悟空經典名場面,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 天天要聞

66歲六小齡童再現孫悟空經典名場面,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極目新聞記者 陳凌燕 通訊員 李詩苑5月3日,六小齡童攜新作《金猴宗師》做客湖北省外文書店藝文客廳,他在現場分享了自己的從藝心得,並表演孫悟空的經典橋段「金箍棒舞」,博得現場陣陣掌聲。66歲的美猴王,風采不輸當年!台下觀眾感嘆:「到底是老藝術家的功底深厚!」「所有看起來的毫不費力,背後都有常人難以想像的付...
五九炮對屏風馬,左馬盤河新布局圈套,集結車馬炮卒,四子... - 天天要聞

五九炮對屏風馬,左馬盤河新布局圈套,集結車馬炮卒,四子...

五九炮對屏風馬,卓馬盤核心布局圈套。·集結車馬炮竹,四指歸邊殺。紅當頭炮,黑上馬,紅上馬,黑艇驅逐。紅出車,黑出車。紅方過河車,黑方屏風馬,紅挺區兵。這裡黑方可以平炮對車,飛象去馬。本局選擇卓瑪盤河,也是一大主流分支變化。·紅馬八進七,黑補
《南唐李後主》全院滿座!粵劇老戲成年輕觀眾追捧的「爆款」 - 天天要聞

《南唐李後主》全院滿座!粵劇老戲成年輕觀眾追捧的「爆款」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5月2日晚,經典粵劇《南唐李後主》在江南大戲院精彩上演,為廣州粵劇院「勞動鑄輝煌 粵韻譜華章——廣州粵劇院2025 年『五一』經典演出專場」拉開序幕。5月3日晚,廣州紅豆粵劇團將繼續在江南大戲院為觀眾獻演《范蠡獻西施》。老戲復排,迎來數度「全院滿座」當晚《南唐李後主》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