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查辦山西虧空案的欽差,田文鏡與圖裡琛誰的地位高、權力大?

2024年02月15日17:55:39 歷史 1576

雍正初年,雍正皇帝為整頓國庫虧空,對於半年內完成了追討山西虧空的巡撫諾敏大加褒獎,並賜了「天下第一巡撫」的牌匾。可即將到河南出任布政使的田文鏡發現了其中存在貓膩,於是一個摺子送到了雍正那裡,參核諾敏在追繳國庫虧空中有舞弊現象。

同為查辦山西虧空案的欽差,田文鏡與圖裡琛誰的地位高、權力大? - 天天要聞

雍正聽聞此事,氣得肺都要炸了。當即任命田文鏡為欽差,專門負責查辦山西虧空案。毫無疑問,田文鏡是雍正特命的欽差大臣,而在這之後,雍正又特旨任命圖裡琛為欽差大臣繼續到山西督辦此案。一前一後,田文鏡和圖裡琛都是欽差,二者誰的地位更高、權力更大呢?

小編看來,圖裡琛當然要高于田文鏡。這是有原因的。田文鏡是前欽差,圖裡琛是後欽差,正是因為田文鏡在查辦過程中沒有迅速打開局面,雍正才再次派出欽差加大督辦力度。可以說,雍正給予了圖裡琛相比于田文鏡更大的便宜行事之權,權力上更大了,所以會明顯感覺到圖裡琛要比田文鏡更強勢。

同為查辦山西虧空案的欽差,田文鏡與圖裡琛誰的地位高、權力大? - 天天要聞

不僅如此,田文鏡本是到河南出任布政使,而山西虧空案即便有貓膩,照理說也輪不到他田文鏡來插一杠子,而田文鏡到人家諾敏地盤,以一個布政使的官職查辦封疆大吏,在山西巡撫諾敏看來,田文鏡這就是在多管閑事,對田文鏡肯定是一臉的膩歪,因此在田文鏡查辦過程中,諾敏示意手下處處掣肘,這也導致了田文鏡舉步維艱,很難打開局面。

田文鏡在山西地界沒有實權也沒有兵權,僅有的就是一個欽差的身份。而且這個欽差的地位也是岌岌可危,因為如果一旦坐實是污衊封疆大吏,那可是不小的罪過,或者差事辦的不好,搞不好還要影響田文鏡自己的仕途升遷。因此,可以說田文鏡的這個欽差是個弱勢欽差。

同為查辦山西虧空案的欽差,田文鏡與圖裡琛誰的地位高、權力大? - 天天要聞

圖裡琛則與田文鏡完全不同。圖裡琛是京官,而且是武職,武藝高強,戰功赫赫,屬於雍正皇帝身邊一等貼身侍衛,在康熙皇帝時期就已經侍奉皇帝左右,可以說資歷很是深厚,深得皇上的信任。此次奉皇命前來督辦此案,也是皇帝的臨時授命,享有便宜行事的專斷之權,是名副其實的強勢欽差。

作為山西巡撫的諾敏,雖然貴為封疆大吏,對於皇帝身邊的近臣,自然不敢怠慢。這一點,諾敏對田文鏡的不冷不熱有天壤之別,畢竟田文鏡多管閑事不說,而且還是以外省官員參核封疆大吏,諾敏自然很不舒服。

同為查辦山西虧空案的欽差,田文鏡與圖裡琛誰的地位高、權力大? - 天天要聞

總而言之,田文鏡是臨時受命的弱勢欽差,差事辦砸了那是要受處分的;而圖裡琛則是名正言順的強勢欽差,是來幫助田文鏡走出困境的實權派,田文鏡自然要對圖裡琛馬首是瞻。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馬屁 - 天天要聞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馬屁

俗話說得好:千穿萬穿,馬屁不穿。你要求人辦事、想要達到某種目的時,拍馬屁往往特別管用。 江湖上有一個人,那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他特別喜歡別人拍馬屁,因為他屬於威權型人格,特別享受那種君臨天....
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展出趙一曼遺書:親愛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記母親是為國而犧牲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展出趙一曼遺書:親愛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記母親是為國而犧牲

極目新聞記者 李迎 曹雪嬌7月7日,《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開幕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辦。8日,該展覽面向公眾對外開放,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恢復開放。趙一曼犧牲前給兒子的遺書(圖源:記者拍攝)據了解,本次展覽面積1.22萬平方米,將展出照...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 天天要聞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圍繞明確奮鬥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鬥才是最有力的奮鬥」。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確立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提出了「兩個一百年」...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 天天要聞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立獅腦山巔,望太行雲煙。那座座峰巒如同無言的豐碑,銘刻著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崢嶸歲月、不朽功勛。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紀念日,正在山西陽泉市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為粉碎...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 天天要聞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省陽泉市考察。他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重溫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光輝歷史,了解當地開展革命歷史教育、傳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等情況。 陽泉獅腦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團大戰紀念碑直指蒼穹 不遠處,...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 天天要聞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焚燒秸稈,常被誤認為是千年傳統,實則是現代農業的「時代病」。古人用秸稈,少有「一燒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萬種智慧。 從《齊民要術》到《陳旉農書》,從堆肥還田到修築屋舍,秸稈在古人的手中,是滋養農田的肥料,是遮風擋雨的材料,是飼養牲畜的食糧。焚燒秸稈,絕非古人首要的選擇,而是現代化農業發展中人們...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 天天要聞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血與火的14年抗戰,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無數國人在民族危亡時挺身而出,奉獻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在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對日戰事最多、最慘烈的正面戰場之一。當時全省人口3000萬,徵募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