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基辛格首次訪華前十分緊張:自己要不要給周恩來磕頭?

2023年12月10日21:19:06 歷史 1693

今年的11月29日,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不幸去世,享年100歲。基辛格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一生先後100多次來到中國,見證了中美之間的很多大事。今天帝哥想聊聊基辛格第一次訪華時和周恩來的一些故事。

1971年,基辛格首次訪華前十分緊張:自己要不要給周恩來磕頭? - 天天要聞

1971年,由於美國陷入越南戰爭的泥潭裡不能自拔,美國總統尼克松在經過幾番試探後,決定派人去中國打破外交僵局,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主動請纓前往北京,商談兩國關係正常化事宜,尼克松同意了。

由於中美兩國已相互隔絕長達20餘年,尼克松和基辛格都對中國十分陌生,甚至有些恐懼。基辛格在出發前,就很擔心到了中國後,會被逼著給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磕頭。

基辛格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因為歷史上就有外國使節因為沒給中國的皇帝磕頭,最後被直接遣返回國的例子,比如在1816年,英國大使阿美士德勛爵來到北京,因為拒絕給嘉慶皇帝磕頭,被押送遣返回國。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懷著忐忑的心情,在巴基斯坦秘密登上了飛往北京的飛機,經過近8個小時的飛行,於中午降落在北京郊區的南苑軍用機場。前來迎接基辛格的,是中央軍委副主席葉劍英和外交部的官員。

1971年,基辛格首次訪華前十分緊張:自己要不要給周恩來磕頭? - 天天要聞

葉劍英迎接基辛格

基辛格見到葉劍英時,當然沒有磕頭,但他的緊張並未消除,有人曾這麼記述:

從基辛格當時在南苑機場的表情來看,憂慮是很重的,玳瑁寬邊眼鏡後的臉膛肌肉緊縮,沒有一絲笑容。

基辛格住進釣魚台國賓館6號樓後,接到了中方的通知:周恩來總理將在下午4點半來看望他。基辛格得知馬上要見到周恩來,不禁更緊張了。

下午4點半,周恩來準時來到了6號樓,基辛格親自來到樓門口迎接,他見到周恩來後,因為害怕要磕頭,連忙主動把手伸了出去,但運作還是有點僵硬。

周恩來馬上明白了基辛格的顧慮,他會心一笑,然後伸出自己的右手和基辛格握手,並友好地說:「這是中美兩國高級官員二十幾年來第一次握手。」

1971年,基辛格首次訪華前十分緊張:自己要不要給周恩來磕頭? - 天天要聞

周恩來和基辛格握手

基辛格見周恩來化解了自己的尷尬,激動地說:「遺憾的是,這是一次不能馬上公開的握手,不然全世界都要震驚。」

隨後基辛格將自己的隨行人員一一介紹給周恩來認識,當他介紹隨行官員彼爾德世奇時,周恩來握住對方的手微笑著說:「我知道,你不僅會講北京話,還會說廣東話,廣東話連我都講不好,你在香港學的吧?」

基辛格沒想到周恩來對自己隨行人員的情況都如此清楚,他既吃驚,又感動,緊張拘束的心情也就徹底消失了。

在雙方的正式會談開始前,基辛格向周恩來提了一個要求:「尊敬的總理閣下,貴國馬王堆一號漢墓的發掘成果震驚世界,那具女屍確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寶啊!本人受我國科學界知名人士的委託,想用一種地球上沒有的物質來換取一些女屍周圍的木炭,不知貴國願意否?」

1971年,基辛格首次訪華前十分緊張:自己要不要給周恩來磕頭? - 天天要聞

馬王堆漢墓女屍

原來在當時,中國有一條爆炸性的新聞引起世界轟動:長沙馬王堆漢墓發現不腐女屍。周恩來便問基辛格:「不知貴國政府要用什麼來交換?」

基辛格說:

月土,就是我國宇宙飛船從月球上帶回的泥土,這應算是地球上沒有的東西吧?

周恩來聽後哈哈大笑:「我還以為是什麼,原來是我們祖宗腳下的東西!」

基辛格聽後大驚:「怎麼?難道你們中國早就有人上了月球?是在什麼時候?」

周恩來解釋說:

早在5000多年前,我國就有一位嫦娥飛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廣寒宮住下了。這些我國婦孺皆知的事情,你這個中國通難道還不知道?

1971年,基辛格首次訪華前十分緊張:自己要不要給周恩來磕頭? - 天天要聞

嫦娥奔月

周恩來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屍經歷千年而不腐爛,這是一個嚴禁外泄的國家科研機密。面對周恩來婉轉的拒絕,博學多識的基辛格笑了。

7月10日上午,周恩來正式和基辛格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舉行了會談,基辛格明白,福建是大陸與台灣距離最近的省,寓意中美會談的焦點就是台灣問題。

會談之初,由於雙方互不摸底,所以談話都非常謹慎,到了中午,許多問題仍沒有取得一致的意見。此時周恩來對基辛格說:「我們不如先吃飯,不然給你準備的烤鴨就要涼了。」

1971年,基辛格首次訪華前十分緊張:自己要不要給周恩來磕頭? - 天天要聞

在當時,想吃上一頓北京烤鴨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接待組為了招待好基辛格,專門請了全聚德的廚師來人民大會堂做烤鴨。這天的午宴非常豐盛,一共12道菜,北京烤鴨 「唱主角」。

在吃烤鴨的時候,雙方會談的緊張氣氛一下子緩和了許多,周恩來親自為基辛格夾上片好的鴨肉,放在荷葉餅上,他還提議大家舉杯,喝中國最好的茅台酒,預祝雙方下午的會談取得成功。

1971年,基辛格首次訪華前十分緊張:自己要不要給周恩來磕頭? - 天天要聞

周恩來給基辛格夾菜

經過緊張的談判,7月11日,中美雙方終於就尼克松總統訪華等問題一取得了一致意見。會談結束後,葉劍英邀請基辛格共進午餐,此時基辛格的緊張情緒終於一掃而空,葉劍英風趣地對他說:「這次很對不起啦,沒能以正式公開的方式來歡迎你,以後再補上。下次來就不需要再躲在這裡了,可以到烤鴨店品嘗烤鴨,也可以到東來順吃涮羊肉,還可以給你們的家人買些紀念品。」

7月15日,基辛格回到了美國,尼克松親自來到機場迎接,基辛格一下飛機,尼克松就問他:「怎麼樣?」

基辛格高興地說:「他們周到極了,客氣極了!」

尼克松也笑著說:「看你滿臉紅彤彤,都胖了!」

1971年,基辛格首次訪華前十分緊張:自己要不要給周恩來磕頭? - 天天要聞

尼克松

基辛格說:「我胖了5磅,他們給我們的待遇好得不得了,住在皇帝釣魚的行宮裡,根本不像我們事前擔心的要磕頭!」

尼克松聽後大喜:「是么?」

基辛格說:「我每頓飯有12道菜,豐盛極了,他們太講禮貌了!」

這就是周恩來的個人魅力,他成功地將基辛格征服,也堅定了尼克松親自訪華的決心,不久以後,中美關係進入了新時期!


作者簡介:帝哥,一位90後上班族,專職寫作2年,已在各大自媒體平台發表多篇10萬+的爆文。如果你對自媒體、寫作、賺錢感興趣,想每個月都能靠下班時間做副業、兼職,可以搜索關注我的公眾號「帝哥說史」,一起探討一起進步。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新書情報局|高層次的人,善於把複雜問題簡單化 - 天天要聞

新書情報局|高層次的人,善於把複雜問題簡單化

書名:《九宮格思維:四條線破解認知困局》作者:[日]高木芳德譯者:黃洪濤 內容簡介找工作,如何修飾簡歷凸顯自己的優勢?跨行業跳槽,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賽道?想要創業,如何規劃自己的發展路徑和核心優勢?企業發展,如何分析行業趨勢進行戰略規劃?有了好想法和新創意,不知道該怎麼展示?學習到了複雜的新知識,如何...
不殺功臣的劉秀 - 天天要聞

不殺功臣的劉秀

有一次漢景帝劉啟(當時還是太子)喝醉了,來到一程姓寵姬的寢宮就寢。然而那天程姬正好是生理期,不能接待,但又不敢拒絕。於是心生一計,便讓自己的貼身侍女假扮自己,接待了劉啟。不料一夜雲雨之後,這位侍女便懷孕了。程姬只好如實稟報,劉啟得知後給了這
世界的稻作文明源於長江中下游平原 - 天天要聞

世界的稻作文明源於長江中下游平原

你知道嗎?世界的稻作文明其實源於長江中下游地區!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但背後的故事更加引人入勝。稻作文明是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篇章,而長江中下游地區正是這一文明的發源地。這裡氣候適宜、水資源豐富,為稻穀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