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是厚黑學的開山鼻祖

2023年12月07日07:10:08 歷史 1028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陳國人,出生於公元前571年,從二十歲起就在周王室任守藏室史(管理藏書的官員),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直到他五十多歲時才回到故里,公元前485年,老子看到周王室越來越衰敗,似有傾滅之勢,就離開故土,西出函谷關雲遊,此後了無蹤跡。

為什麼說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是厚黑學的開山鼻祖 - 天天要聞

老子像

雲遊前,他只交給守衛函谷關長官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也就是後來傳世的《道德經》。

老子的一生沒有跌宕起伏,大紅大紫,儒家代表孔孟二聖周遊列國,弟子學生遍布天下,法家代表商鞅、李斯官拜丞相,改革舊制,位極人臣。

而老子沒有豐富的履歷,大半輩子都在圖書館度過,可看似平淡的背後卻有著高深莫測的智慧。

孔子為向老子求教問禮,曾三次拜訪,史書對兩人的來往沒有過多記載,但從孔子對老子的評價可知一二:

「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同時還發出肺腑感嘆:

老聃,真吾師也。」

當然,孔子未曾正式拜過老子為師,但對孔子的思想和學問基礎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以至於孔子把老子比作其人生道路的導師。

而且從二人的對話來看,孔子把自己視作凡夫俗子,卻將老子視作乘雲騰霧,見首不見尾的神龍,對其高深莫測的思想學問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可見老子的深邃。

為什麼說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是厚黑學的開山鼻祖 - 天天要聞

老子本人作為道家學派創始人,其核心思想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物極必反。

即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較而存在,永遠是矛盾的,比如美醜、善惡、有無、難易、長短。

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彼此之間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任何事情發展到極端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正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的成就主要體現在《道德經》,寥寥五千字的典籍成為和《易經》《論語》並列的,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

尤其是《論語》和《道德經》,一個是儒家宗師孔子的垂訓,一個是道家鼻祖老子的經典。

《道德經》作為人類最高智慧的結晶,有著非常深刻的內涵,樸素辯證法和看似清凈簡單的背後是權謀、厚黑的結合。

為什麼說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是厚黑學的開山鼻祖 - 天天要聞

最能說明《道德經》入世精髓的是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大致意思是想要收攏它,必先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必先讓它強大;想要廢除它,必先推舉它;想要奪取它,必先給予它。

這是最能體現老子權詐色彩的一段話,示弱吹捧的同時已有殺機埋伏在其中,核心就是先把你抬舉起來,再打倒你。

可以說,老子將辯證法運用到實處,推動對手到頂點然後促使其向對立面轉化,後世君王雖以儒家為指導,但老子的辯證法思維已浸潤其中。

明初朱元璋為扳倒丞相胡惟庸,對其貪腐和擅權結黨睜隻眼閉隻眼,胡惟庸自恃權傾朝野,以為掌控一切,遂漸露驕橫之態,不法行為日甚一日。

而朱元璋表面不動聲色,但暗中謀劃,一朝行動如雷霆之勢,迅速斬殺胡惟庸,掃除其黨羽勢力,三萬餘人死在朱元璋屠刀之下。

所以說,老子的處柔守弱和清靜無為並不是真的啥也不幹,而是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等待時機,做到無為而無不為

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是老子之學的忠實信徒和第一個實踐者。

為什麼說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是厚黑學的開山鼻祖 - 天天要聞

秦朝末年武關之戰,與秦將連和,忽乘其懈擊之。鴻溝之約,與項羽講和,忽回軍殺之,把項羽逼得垓下自刎。

又如三國時期司馬懿,司馬懿為曹魏集團服務數十年,功高權重,但在曹操曹丕曹叡三代曹氏掌門人面前表現的極其謙恭,甚至告誡弟子:「盛滿者道家之所忌……」

在誅滅曹爽前,他韜光養晦,為麻痹對手,故意裝作一副「年老枕疾,死在旦夕」的樣子,使曹爽完全放下心來。

然後趁其卸下防備之時,發動高平陵政變,一出生便如雷霆萬鈞,令曹爽束手就擒。

對於這個問題,朱熹看得很清楚,他在《朱子全書》中說:

「老氏之學最忍,他閑時似個虛無卑弱底人,莫教緊要處,發出來,更教你支格不住,如張子房是也。他計策不須多,只消兩三處如此,高祖之業成矣。」


如此看來,老子自然不遑多讓為厚黑的開山鼻祖,而這一切歸根到底是老子對人性的洞察和認知。

為什麼說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是厚黑學的開山鼻祖 - 天天要聞

一直以來,封建君主將儒家思想作為宣傳思想工具,老子的思想除了漢初再未被採納,但其樸素的辯證法卻已融入其中,內化於無形,成為古往今來鬥爭的根底。

值得一提的是,在馬克思唯物辯證法中,同樣強調矛盾的對立統一,任何事物都處於運動變化的狀態,一旦發展到極端就會往其反面轉化,這與老子的樸素辯證法觀有異曲同工之妙。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魯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魯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聯魯慕迅同志治喪小組5月9日發布訃告,湖北省文聯離休幹部、省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一級美術師魯慕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8日凌晨2時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歲。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 天天要聞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文 | 極耳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不過儂曉得伐,伊原來還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舉辦「DIVA演唱會」的阿姐,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而這也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當天的演唱會,阿姐誠意十足,除了換造型,全程沒有下場。她唱了《勇敢的...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 天天要聞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建立一個延續五百多年的王朝,商的開國君主必定上膺天命,獲得了天神授予的合法性。推翻了延續數百年的夏王朝,商的君主必然下順民心,得到了民眾擁護的正當性。而真正贏得民心的,只能是仁慈,而不是武力。在很多後代的文獻中,成湯被描繪成一位體恤民眾、寬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 天天要聞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1945年5月8日24時,法西斯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投降書開始生效時,由於時差原因,地處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國還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而位於柏林以東的蘇聯等國,已經是5月9日。因此歐洲各國將5....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 天天要聞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中國歷史上有一些著名商人,有部分符合散盡家財且未得善終的情況,以下列舉三位比較典型的: 呂不韋: 生平事迹:戰國末年衛國商人,他以「奇貨可居」聞名,通過扶持秦異人(後改名子楚)登上秦王之位,自己也官至秦國丞相,權傾一時。在執政期間,他組織編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 天天要聞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本文載《巴蜀史志》2024年第6期聚地方人才 育方誌碩果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程 爽地方志是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傳承民族文脈的重要基礎,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地方志部門作為開發利用地方志資源的主要部門,在推動地方志事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