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42天皇帝的李自成,都做了什麼事,把自己送上了絕路?

2023年12月06日13:35:07 歷史 1146

1645年5月,大順軍在清兵的圍追堵截下潰不成軍,為了避其鋒芒以圖後計,李自成率領20餘名親兵,倉皇逃竄至湖北九宮山。

早在一年前,大順軍的18萬精銳,在山海關大戰中幾乎被團滅,李自成麾下的十五員大將先後陣亡,這也為大順政權敲響了喪鐘。

常言道:「打天下易,守天下難」,自古以來成王敗寇,可謂亘古不變的真理。不過令人十分意外的是,從李自成建立大順到流亡覆滅,他僅僅做了42天的皇帝。

當了42天皇帝的李自成,都做了什麼事,把自己送上了絕路? - 天天要聞

當年,李自成率領大順軍攻入京師之際,城內的老百姓一邊奔走相告,一邊高唱「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

可是,短短42天之後,卻來了一個180°大轉彎,從早早開門拜闖王,到最後恨不得他早一點死,如此巨大的反差,究竟經歷了什麼?

李自成究竟做了什麼,為何會讓自己一步步地走上絕路呢?這還要從李自成稱帝之後談起,

當了42天皇帝的李自成,都做了什麼事,把自己送上了絕路? - 天天要聞

沉湎酒色,荒於政事

據《明史》記載,李自成率軍進入京師之後,很快就掉進了溫柔鄉之中,而不能自拔。整日在後宮中飲酒作樂,根本無暇顧及處理政事和管理軍隊。

在他做皇帝的42天里,絕大多數時間都在御花園中,一邊飲酒一邊欣賞歌舞,正所謂「打了一輩子的仗,難道就不能享受、享受嗎?」

可惜,深陷聲色犬馬之中的李自成,根本沒有時間去管理國家,以至於迅速毀壞了農民軍的形象,繼而導致國家快速衰亡。

當了42天皇帝的李自成,都做了什麼事,把自己送上了絕路? - 天天要聞

背棄初心,軍紀敗壞

明朝末年,李自成身為一個卑微的驛卒,之所以會揭竿而起,率領農民軍一路從陝西達到了京城,原因就是為了推翻腐敗黑暗的晚明。

可是,當他當上了皇帝之後,卻徹底將造福於天下的理想拋之於腦後。不僅每天沉湎於酒色之中,而且根本無暇顧及治理國家和軍隊。

以至於手下的大將們,為了蠅頭小利紛紛以暴力手段,不斷壓榨城內的明朝宗室和官員,甚至已經到了無惡不作的地步。

軍紀敗壞勢必會引發民怨,而這也是李自成無法坐穩江山,並最終被推翻的根本原因之一。

李自成以農民軍為基礎起家,可是最終卻做出了很多傷害農民的事情,這番操作不敗都難。

當了42天皇帝的李自成,都做了什麼事,把自己送上了絕路? - 天天要聞

劫掠財富,高壓統治

1644年,農曆三月十九日清晨,李自成率領大順軍從德勝門進入京師,崇禎帝在太監王承恩的陪伴下,在煤山的一棵歪脖樹上自縊,至此徹底宣告明朝滅亡。

李自成為了鞏固統治,頒布了一系列安民政策,並下令有人膽敢在城內傷人,或劫掠財物婦女者殺無赦,而這也讓李自成贏得了一波民心。

不過短短8天之後,大順軍就暴露出了致命的弱點。從農曆三月二十七日起,這支由農民組成的軍隊,便開始向城內的前明官員下手了。

他們不僅劫掠了官員們的巨額財富,而且還根據官職大小,規定了助餉額的多寡,從十萬幾萬到幾千兩白銀不等,一時間京城內外叫苦連天。

而這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而已,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特地命人製作了令人聞風喪膽的夾棍,膽敢有不從者輕則殘疾,重則一命嗚呼。

一時間,京城被籠罩在巨大的恐怖氣息之中,無論宗室、官、商還是平民,皆人心惶惶。而這也讓李自成徹底失去了民心。

當了42天皇帝的李自成,都做了什麼事,把自己送上了絕路? - 天天要聞

輕視文人,喪失民心

自古以來,文人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群體,他們不僅是治理國家的核心和基礎,而且還是一把雙刃劍。

李自成登基稱帝之後,對明朝時期的文官和大儒,採取了比較嚴苛的打壓手段,非但不用他們治理國家,反而還將一些沒有文化的人提上高位。

這種做法不僅傷了文人的心,而且也讓他們對李自成敬而遠之。除此之外,當時的很多文人,都堅決反對李自成的統治,以至於大順失去了文化喉舌。

縱觀歷朝歷代,文人治國、武將戍邊都是常態,但李自成這個大老粗,卻錯誤地認為明朝之所以亡國,主要是因為這些酸腐的文人誤國,所以才會不遺餘力地打壓文人。

當了42天皇帝的李自成,都做了什麼事,把自己送上了絕路? - 天天要聞

濫發貨幣,經濟崩潰

經濟發展堪稱農民起義軍的一個短板,李自成當上皇帝之後,為了維持龐大的軍隊開支,以及為自己的奢靡生活買單,瘋狂地製造和發行「永昌通寶」。

這種不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做法,導致經濟瞬間陷入了崩潰的邊緣。另外,毫無節制地濫發貨幣,導致了通貨膨脹和物價紊亂,這也為大順的失敗埋下了一個伏筆。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如果軍隊和經濟發展都出現了問題,那麼接下來勢必會引發巨大的社會矛盾,而這也是大順軍退出歷史舞台的根本原因。

打壓邊將,外交崩潰

李自成是一個空有抱負,但卻沒有能力的人,進入京城後除了貪腐享樂之外,他根本沒有意識到外交的重要性。

當時,守在山海關吳三桂,本應該是李自成拉攏的對象,可是他卻縱容手下大將劉宗敏胡作非為。不僅搶奪了吳三桂的寵妾陳圓圓,而且還殺掉了他的父親和親眷。

這對於吳三桂而言,簡直是滅頂之災。為此,他毫不猶豫地倒向了清兵的懷抱,憤怒之餘打開了山海關,這才導致清兵順利入關。

而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在山海關大戰中一敗塗地,兵敗之後葬身於九宮山。關於他的死有三種說法:第一種是兵敗戰死;第二種則是像崇禎一樣自縊身亡;第三種則是出家當了和尚。

當了42天皇帝的李自成,都做了什麼事,把自己送上了絕路? - 天天要聞

結語

李自成的失敗既有歷史的偶然性,也是歷史的必然性。身為農民軍的代表人物,他為了推翻黑暗的晚明,的確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可是在做了皇帝之後,卻犯了歷史上所有昏君的弊病,沉湎於酒色之中無法自拔,這也直接導致大順軍最終退出歷史舞台。

至於,李自成僅做了42天皇帝,除了做錯了這6件事之外,其實也與他自身的局限性有很大關係。

#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一張老照片:93年的MR收費,抵兩月工資 - 天天要聞

一張老照片:93年的MR收費,抵兩月工資

器械之家醫療器械媒體報道先鋒分享專業醫療器械知識關注 來源:器械之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且24小時後方可轉載近日,網路上流傳著一張90年代的醫院公告照片,列出了當年的MRI收費標準。上面寫道,自九三年二月十日起,MR收費調整如下:每掃描一部位收費800元,每增加一部位加收500元。公告落款似乎是鐵醫附院,也就是東南...
隋唐第一戰神的血色傳奇:四平山之戰背後的鮮血與宿命 - 天天要聞

隋唐第一戰神的血色傳奇:四平山之戰背後的鮮血與宿命

——當我們談論英雄時,究竟在談論什麼?一、金翅大鵬振翅時:被虛構的戰爭如何成為歷史記憶公元616年的那個盛夏,隋煬帝的龍舟正沿著運河駛向揚州。這個曾經締造"萬國來朝"輝煌的帝王不會想到,在四平山的蔥鬱密林間,一場被後世反覆書寫的神話級戰役正
賴清德又一「台獨」動作,數典忘祖! - 天天要聞

賴清德又一「台獨」動作,數典忘祖!

台行政機構宣稱,這是為促進所謂「族群平權」。對此,國民黨民代賴士葆痛批,這是賴清德當局進一步「去中化」、「去祖先化」的做法,也是地道的「仇中」「反中」的具體表現。國民黨民代林沛祥直言,乾脆改成「火星....
抗日英雄耿晚子的傳奇一生(三) - 天天要聞

抗日英雄耿晚子的傳奇一生(三)

斃惡警為民除害,為抗日大義滅親 1943年春,晉察冀邊區四分區又一次對耿晚子下達了除奸任務, 這次要除掉的這個漢奸,就是井陘礦區鳳山礦警備隊隊長高義庭。 他幫著日本人經常欺壓煤礦礦工,不給工人吃飯。
桂定壽:抗戰時期軍醫生涯 - 天天要聞

桂定壽:抗戰時期軍醫生涯

#本文摘自《貴池文史資料》第一輯,作者桂定壽,原標題《抗日戰爭親歷記》「七。七」事變後,抗日聖戰全面展開,淞滬戰場負傷的大批傷員,運來安慶,在集賢關練兵場,一次就收容了二千多個。
崔康熙:在球隊氛圍不好的時候,想贏球很困難,結果很重要 - 天天要聞

崔康熙:在球隊氛圍不好的時候,想贏球很困難,結果很重要

北京時間5月11日,4-2戰勝浙江隊賽後,山東泰山隊主帥崔康熙出席了賽後發布會。談比賽崔康熙:在球隊氛圍不好的時候,想贏球很困難,球員們也感受到了,隊員們在先丟球的情況下,凝聚在一起,拿下了勝利,相比比賽過程,結果更加重要,感謝隊員們。
澤卡:對崔康熙帶隊取得更高名次有信心;瓦科的表現太神奇了 - 天天要聞

澤卡:對崔康熙帶隊取得更高名次有信心;瓦科的表現太神奇了

北京時間5月11日,4-2戰勝浙江隊賽後,山東泰山隊外援澤卡接受了《體壇周報》記者王曉瑞的採訪。談扳平球澤卡:「真的很棒,非常精彩。我的直覺是,我們向大家展現出真正的足球。謝文能把球搶下來,然後傳給了我,我再傳至瓦科,我們踢得並不自私。不管誰能進球,我們都想取得進球。我也可以完成射門,我也具備射門條件,甚...
清朝禮親王昭鏈因加田賦被革王爵 - 天天要聞

清朝禮親王昭鏈因加田賦被革王爵

嘉慶十年(1805),29歲的昭鏈襲封成為第八代禮親王。禮親王府失火,珍寶及印縵全部被焚。嘉慶帝賜銀一萬兩,同時賜給許多衣帛助他重建府。嘉慶帝昭鏈是努爾哈赤次子禮親王代善的第六世孫,父名永思,原封康親王。他與魏源、龔自珍、紀昀、袁枚等名士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