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5年5月,大順軍在清兵的圍追堵截下潰不成軍,為了避其鋒芒以圖後計,李自成率領20餘名親兵,倉皇逃竄至湖北九宮山。
早在一年前,大順軍的18萬精銳,在山海關大戰中幾乎被團滅,李自成麾下的十五員大將先後陣亡,這也為大順政權敲響了喪鐘。
常言道:「打天下易,守天下難」,自古以來成王敗寇,可謂亘古不變的真理。不過令人十分意外的是,從李自成建立大順到流亡覆滅,他僅僅做了42天的皇帝。
當年,李自成率領大順軍攻入京師之際,城內的老百姓一邊奔走相告,一邊高唱「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
可是,短短42天之後,卻來了一個180°大轉彎,從早早開門拜闖王,到最後恨不得他早一點死,如此巨大的反差,究竟經歷了什麼?
李自成究竟做了什麼,為何會讓自己一步步地走上絕路呢?這還要從李自成稱帝之後談起,
沉湎酒色,荒於政事
據《明史》記載,李自成率軍進入京師之後,很快就掉進了溫柔鄉之中,而不能自拔。整日在後宮中飲酒作樂,根本無暇顧及處理政事和管理軍隊。
在他做皇帝的42天里,絕大多數時間都在御花園中,一邊飲酒一邊欣賞歌舞,正所謂「打了一輩子的仗,難道就不能享受、享受嗎?」
可惜,深陷聲色犬馬之中的李自成,根本沒有時間去管理國家,以至於迅速毀壞了農民軍的形象,繼而導致國家快速衰亡。
背棄初心,軍紀敗壞
明朝末年,李自成身為一個卑微的驛卒,之所以會揭竿而起,率領農民軍一路從陝西達到了京城,原因就是為了推翻腐敗黑暗的晚明。
可是,當他當上了皇帝之後,卻徹底將造福於天下的理想拋之於腦後。不僅每天沉湎於酒色之中,而且根本無暇顧及治理國家和軍隊。
以至於手下的大將們,為了蠅頭小利紛紛以暴力手段,不斷壓榨城內的明朝宗室和官員,甚至已經到了無惡不作的地步。
軍紀敗壞勢必會引發民怨,而這也是李自成無法坐穩江山,並最終被推翻的根本原因之一。
李自成以農民軍為基礎起家,可是最終卻做出了很多傷害農民的事情,這番操作不敗都難。
劫掠財富,高壓統治
1644年,農曆三月十九日清晨,李自成率領大順軍從德勝門進入京師,崇禎帝在太監王承恩的陪伴下,在煤山的一棵歪脖樹上自縊,至此徹底宣告明朝滅亡。
李自成為了鞏固統治,頒布了一系列安民政策,並下令有人膽敢在城內傷人,或劫掠財物婦女者殺無赦,而這也讓李自成贏得了一波民心。
不過短短8天之後,大順軍就暴露出了致命的弱點。從農曆三月二十七日起,這支由農民組成的軍隊,便開始向城內的前明官員下手了。
他們不僅劫掠了官員們的巨額財富,而且還根據官職大小,規定了助餉額的多寡,從十萬幾萬到幾千兩白銀不等,一時間京城內外叫苦連天。
而這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而已,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特地命人製作了令人聞風喪膽的夾棍,膽敢有不從者輕則殘疾,重則一命嗚呼。
一時間,京城被籠罩在巨大的恐怖氣息之中,無論宗室、官、商還是平民,皆人心惶惶。而這也讓李自成徹底失去了民心。
輕視文人,喪失民心
自古以來,文人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群體,他們不僅是治理國家的核心和基礎,而且還是一把雙刃劍。
李自成登基稱帝之後,對明朝時期的文官和大儒,採取了比較嚴苛的打壓手段,非但不用他們治理國家,反而還將一些沒有文化的人提上高位。
這種做法不僅傷了文人的心,而且也讓他們對李自成敬而遠之。除此之外,當時的很多文人,都堅決反對李自成的統治,以至於大順失去了文化喉舌。
縱觀歷朝歷代,文人治國、武將戍邊都是常態,但李自成這個大老粗,卻錯誤地認為明朝之所以亡國,主要是因為這些酸腐的文人誤國,所以才會不遺餘力地打壓文人。
濫發貨幣,經濟崩潰
經濟發展堪稱農民起義軍的一個短板,李自成當上皇帝之後,為了維持龐大的軍隊開支,以及為自己的奢靡生活買單,瘋狂地製造和發行「永昌通寶」。
這種不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做法,導致經濟瞬間陷入了崩潰的邊緣。另外,毫無節制地濫發貨幣,導致了通貨膨脹和物價紊亂,這也為大順的失敗埋下了一個伏筆。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如果軍隊和經濟發展都出現了問題,那麼接下來勢必會引發巨大的社會矛盾,而這也是大順軍退出歷史舞台的根本原因。
打壓邊將,外交崩潰
李自成是一個空有抱負,但卻沒有能力的人,進入京城後除了貪腐享樂之外,他根本沒有意識到外交的重要性。
當時,守在山海關的吳三桂,本應該是李自成拉攏的對象,可是他卻縱容手下大將劉宗敏胡作非為。不僅搶奪了吳三桂的寵妾陳圓圓,而且還殺掉了他的父親和親眷。
這對於吳三桂而言,簡直是滅頂之災。為此,他毫不猶豫地倒向了清兵的懷抱,憤怒之餘打開了山海關,這才導致清兵順利入關。
而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在山海關大戰中一敗塗地,兵敗之後葬身於九宮山。關於他的死有三種說法:第一種是兵敗戰死;第二種則是像崇禎一樣自縊身亡;第三種則是出家當了和尚。
結語
李自成的失敗既有歷史的偶然性,也是歷史的必然性。身為農民軍的代表人物,他為了推翻黑暗的晚明,的確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可是在做了皇帝之後,卻犯了歷史上所有昏君的弊病,沉湎於酒色之中無法自拔,這也直接導致大順軍最終退出歷史舞台。
至於,李自成僅做了42天皇帝,除了做錯了這6件事之外,其實也與他自身的局限性有很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