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跑反」是這麼來的:東逃西躲,冀中平原雖大,可沒一處安穩

2023年12月05日08:16:05 歷史 1641


原來「跑反」是這麼來的:東逃西躲,冀中平原雖大,可沒一處安穩 - 天天要聞

經過抗戰的人,都知道"跑反"這個字眼。何謂"跑反"?日本鬼子來"掃蕩",手無寸鐵的老百姓以逃跑的方式來反"掃蕩",簡言之,就稱為"跑反"。

抗戰八年,日本鬼子出來"掃蕩"不知有多少次,村裡的鄉親們日夜不得安寧,家家都準備了乾糧袋,還有隨身帶的破衣破被。聽到鬼子出來的消息,不論白天黑夜,也不管是正吃飯還是在幹活,趕緊提起乾糧,抱著破被,往村外野地里躲避。那時,即使睡覺,也要把兩個耳朵支著,一聽街上有"咚咚"的腳步聲,翻身就跑。不只人如此,家裡的牲口雞鴨似乎也學精了。我家養一頭小騾子,為了讓它跑起來方便,平時不拴韁繩,只要街上亂騰起來,把牲口圈一開,它就撒腿朝野窪里跑。養的雞鴨也學得特別乖,決不亂鳴亂叫,見人往外逃,它們就朝房上飛。老百姓們說:"雞鴨牲口也怕惡鬼,它們也知道,鬼子來了會遭殃。"

起初,鄉親們"跑反"沒經驗,聽到鬼子要來的消息,提起小包袱亂跑,由於鬧不清情況,常碰上鬼子隊伍,挨打挨搶不算,有的還把命搭上。

我就遇到過這樣一次險情。那次,我聽到村外傳來槍聲,趕緊把家人安排了一下,正巧家裡也沒住抗日幹部,約定分頭逃難。這個分頭逃難也是事先商定的,全家一起跑,同時遇到鬼子誰也逃不脫。分頭逃難,總有人會平安回來,不至於全家遇難。家裡人口多的,逃難時大多採用分頭跑的方法。

那天,我一出村,見西邊村裡冒著濃煙,斷定鬼子在西村燒房,便扭身往東跑,跑到百尺村西,又聽南邊槍聲大作,轉身又往東北跑。跑著跑著,只見地里逃難的人打起旋風來,一會兒北跑,一會兒南逃。原來,鬼子這次"掃蕩",採取的是"拉大網"的方式。秋天的野外,青紗帳倒了,光禿禿的窪地里,四面都是端著刺刀的日本鬼子,我已陷入"網心"之中。我看附近有碼起的高粱秫秸垛,便鑽進秫秸垛中。聽著大皮鞋聲越來越近,嘰哩哇啦的喊聲近在咫尺。突然,一把明晃晃的刺刀刺進秣秸垛里,離我胸前也就兩三寸的樣子,好險!胸前刀光閃閃,胸後刺刀"刷刷"響著,總算沒有刺我一個"透心涼"。正當我以為幸運躲過劫難時,沒承想鬼子把高粱秫秸點著了,我只得壯著膽子從秫秸垛里鑽出來。我知道這次凶多吉少,趕上這個陣勢,要殺要打由他去吧!幾個鬼子端著刺刀圍住了我,以為逮了一個八路,一個傢伙上來搜身,呲牙裂嘴地罵著。

正在這時,背後響起一個比較熟悉的鄉音:"這不是我大爹的鄰居老劉家嘛!"

我轉身一看,身後站著一個偽軍,是我家住陳王莊時郭秋成"秋爺"的一個侄子,不知他什麼時候當了偽軍,也不知怎麼這樣巧遇到了他。"秋爺"的侄子叫福祿。他對領頭的鬼子說:"這是我家的鄰居,好老百姓,把他交給我吧,由我擔保。"鬼子點了點頭,幾個傢伙朝別的地方去了。

"嚇壞了吧!我遠遠看著鬼子圍住的像你,趕緊跑過來,果然是。"他接著對我說,"你知道我家裡窮,當個偽軍混口飯吃,你也知道我們家的為人,咱不會做傷天害理的事。"他的大爹"秋爺"是村裡有名的仗義之人,我也相信福祿不會幹禍害老百姓的事兒。

郭福祿又告訴我,今格兒鬼子是"梳篦式""掃蕩",卷到包圍圈裡的人無法逃脫。他說,我把你送出網圈吧。郭福祿領我走了一大段,直送到白洋村西頭,那裡站著鬼子偽軍,以為是抓了八路軍,立刻湊過來。郭福祿說碰到了鄰居,特地送出來,鬼子也沒阻攔。過了白洋村,他對我說,繞道走吧,這裡安全了。

那一天,我很晚才到家。家裡聽說鬼子這次"拉網",淹死了好幾個人,正為我揪心呢!我學說了遇險的經過,家人們也嚇出一身汗。

我後來再也沒見過郭福祿,解放後,農村政治運動不斷,我估計干過偽事的福祿會受一些牽連,令我欣慰的是,福祿並沒受多大衝擊,鄉里來人說,郭福祿在青塔銀打燒餅賣燒餅呢!人們說,他雖然干過偽事,但沒有禍害人,沒什麼罪惡,政府和鄉親們寬大了他。

"跑反"時間久了,鄉親們由最初的"亂跑"漸漸積累了"跑反"的經驗:頭一條,要會跑,要等交通員送信,鬼子從據點出發,交通員送來消息,鬼子"掃蕩"的目的地在哪裡,躲開他們的必經之路去跑。第二,天暖季節,夜裡最好宿在村外,葡萄架下,墳坎里,堤坡河道邊,以免讓夜間"掃蕩"的鬼子堵在窩裡。第三,男女老幼要組織起來,結成若干個組,以便相互照應。第四,要在周圍村莊的親戚朋友家建立落腳點、互相幫助、吃喝上也有個照應。

雖說"跑反"跑出了經驗,但長年東顛西跑不得安寧。遭的罪、受的苦可大了。黑夜睡在野外,不敢脫衣服,許多人身上虱子滾蛋,全身長滿了疥瘡,那個難受勁兒沒法提。記得有一回內人生小孩子,趕上鬼子來"掃蕩",產婦抱著孩子跟著逃難的人躲到窪里,小孩子夭折了。孩子她娘也落了一身病,直至今日,逃難落下的老病還折磨者她,我的二閨女也是抗戰期間生人,從小就跟看大人東跑西顛,有一回,孩子不小心,一腳踏進鬼子燒房留下的炭火中,兩腳起了許多燎泡,長大之後還留下了疤痕。

原來「跑反」是這麼來的:東逃西躲,冀中平原雖大,可沒一處安穩 - 天天要聞

我家的逃難路線漸漸也形成了規律:鬼子從西邊來,我們就往東逃,一般是奔百尺村孩子姑姥姥家;鬼子從東邊來,我們就往西逃,過瀦龍河,到南北龍化、東西教台;鬼子從南邊來,就順著千里堤往北跑,過白石碑,經大樹劉庄,到梁庄我祖母和伯母的老家躲避。

現在想起來,那時的親戚可真是親!逃難進門,女人們把孩子接過來,燒水做飯,一口一個"親人"叫著,說起逃難的苦處,老太太們都撩起大襟,擦不完淚水。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沒出大閃失就好!沒出大閃失就好!"似乎沒把命搭上,受點罪已不算什麼了。

日本鬼子要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宣稱他們的侵略和奴役是"王道樂土",他們想讓中國人當"順民"。老百姓知道狗嘴裡吐不出象牙,誰去當它的"順民"!侵略者時不時來"清剿"、"掃蕩",老百姓就一跑了之。鬼子下令說,哪村的人跑,就燒哪村的房子,誰家跑沒了人,就把誰家燒個片瓦不留。村裡的老人,有的把房子看得比命還珍貴。有一回,我跑到百尺村孩子姑姥姥家,只見姑姑和姑夫盤腳坐在炕上流淚。我問老人為什麼不跑?老人說,鬼子有命令,家裡沒人,就要燒房。我說,鬼子要殺人怎麼辦?姑姑說:"我們都合計好了,鬼子要殺你表弟,你姑夫就去頂,對他們說'他還年輕,要殺就殺我吧',要是殺你姑夫,我就去頂,對他們說'他還要養家糊口,要殺就殺我這沒用的老婆子吧',反正我也豁出去了。要讓鬼子燒了房,這一家老小就沒窩了。"我勸說姑姑姑夫,房不重要人重要,人都沒有了,要房還有什麼用!再說,鬼子殺人不眨眼,您讓他們不殺,他能聽您的!兩位老人一聽,是這麼個理兒,等著鬼子收拾,人不一定保住,房也不一定保住,撒丫子跑吧,先保住命再說。兩個老人帶著全家同我一起跑到窪地里躲避。事後,姑姑多次說起這件事:"怎麼就那麼傻!乾等鬼子來收拾。他姐夫說得對,先要保人,管它房不房!"

那個時候,冀中平原雖大,可沒一處地方是安靜之鄉。我住的孟仲峰村,村南有一片菜園,叫做南園,南園離村遠,不臨大道,又在河堤彎子里,四周長滿了樹,還有桃園、葡萄架。這樣的僻靜之處,按說不會遭鬼子禍害。鬼子剛來時,一位姓孫的鄉親躲進南園他的桃園裡。老孫懂點古文,他還常常得意地對我說:"尋得桃源好避秦。"他把南園比作亂世桃源。我覺得南園這地方比較偏,鬼子不應到這裡來,便常常拎著破被子,帶著兒子來這裡睡覺。

那天,正是麥收之前,半夜三更,忽聽桃園裡有打人的聲音,鬼子漢奸不知從什麼地方冒出來,抓住老孫,正用槍托拷打。我和兒子趕緊鑽進麥地,順著麥瓏,彎著腰向東跑。跑到村南齊家墳,天蒙蒙亮了,從麥瓏里伸出腦袋四下一望啊呀!可不得了!四面都是鬼子的馬隊,騎馬的鬼子揮著戰刀,正在麥瓏里趟來趟去。我們父子二人趕緊趴在麥瓏間,大氣不敢出。鬼子的馬蹄在離我們身體不到二尺的地方踩過去。萬幸啊!要是被馬隊趟出來,我們父子定死無疑。南園遇險,老孫被鬼子痛打一頓,剛結桃的桃樹,也被鬼子用馬刀砍了個稀哩嘩啦。老孫再也不說"尋得桃源好避秦"了,而是跺著腳罵日本鬼子:"虎狼之旅,毒蠍之心。"

抗戰八年的"跑反"雖早已成為往事,但那時人們渴望安定的心情依然記得深刻。面對日本鬼子的"掃蕩",老百姓的奢望竟是那樣實際:什麼時候才能在家裡的炕頭上睡一個安穩覺?什麼時候才能在鍋台邊吃一頓熱乎飯呀?

原來「跑反」是這麼來的:東逃西躲,冀中平原雖大,可沒一處安穩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 天天要聞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1945年5月8日24時,法西斯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投降書開始生效時,由於時差原因,地處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國還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而位於柏林以東的蘇聯等國,已經是5月9日。因此歐洲各國將5....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 天天要聞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中國歷史上有一些著名商人,有部分符合散盡家財且未得善終的情況,以下列舉三位比較典型的: 呂不韋: 生平事迹:戰國末年衛國商人,他以「奇貨可居」聞名,通過扶持秦異人(後改名子楚)登上秦王之位,自己也官至秦國丞相,權傾一時。在執政期間,他組織編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 天天要聞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本文載《巴蜀史志》2024年第6期聚地方人才 育方誌碩果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程 爽地方志是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傳承民族文脈的重要基礎,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地方志部門作為開發利用地方志資源的主要部門,在推動地方志事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隨...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 天天要聞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 翔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周原是西周王朝的發祥地之一。傳統觀點認為周原位於今陝西關中地區,然而,綜合水文地理、自然資源、歷史文獻與文化傳承等多方面線索,可提出另一種可能:周原的地理位置或許並非局限於傳統認知中的陝西岐山周原,而是涵蓋了今四川綿陽一帶。綿陽...
古代樂制與戲曲研究的新視角——黎國韜《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序 - 天天要聞

古代樂制與戲曲研究的新視角——黎國韜《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序

□吳承學黎國韜教授所著《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一書收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將在中華書局出版,請我寫序。為了撰寫序言,我重新閱讀了國韜各種著述,並且大致了解了相關學科的學術史。在閱讀的過程中,引發了一些回憶與感想。壹1990年,我從復旦大學博士畢業後,回到中山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國韜1992年考...
「情感中心」:梁啟超《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隨札 - 天天要聞

「情感中心」:梁啟超《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隨札

□李成晴一1925年,六十一歲的茹經老人唐文治在《自訂年譜》中反思道:余向主道德教育,迨閱歷世變,始悟性情教育為尤急。到了翌年,唐文治在《<南洋大學三十周年紀念徵文集>序》一文又重提性情教育的新定位:「故夫有真性情,而後有真學問、真事業。余向主道德教育,及今思之,與其為道德高遠渾噩之談,毋寧言性情教育悱惻...
銘記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上的中國人 - 天天要聞

銘記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上的中國人

編者按: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那場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自由與奴役的殊死戰鬥中,中國與50多個國家的人民同仇敵愾、英勇戰鬥,並肩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勢力。
歷史上的「偉大轉折」,現在可以「親身經歷」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偉大轉折」,現在可以「親身經歷」

VR展《轉折·從頭越》體驗效果。受訪者供圖 戴上VR頭顯,「穿越」至90年前,一場驚心動魄的旅程拉開序幕。 「突破4道封鎖線時,每到一次封鎖線,就有牆從天而降,飛機從後往前掠過,結合音效,壓迫感很強。在戰鬥場景中,我們在掩體中穿行,還有互動可以幫邊上的戰士取彈藥箱。建模很真,被炮彈砸的時候,我忍不住晃動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