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我要「重文抑武」

2023年11月10日03:45:06 歷史 1163

編輯I 黑黑

趙匡胤重文輕武

宋初某夜,進了城坐了龍椅的趙匡胤突然又「豁如」了,他決定請人喝酒吃飯!

與以往專請武將喝酒談天有些不同,這一次,趙匡胤除了請駐京武將、節度使們參加以外,他還請了不少文人!

說實話,趙匡胤打心眼兒里瞧不起這些文人!天下嘛,秦皇漢武,就連相去不遠的劉知遠郭威他們,哪個不是靠自己手裡的刀槍贏得了天下?靠這些文人,能幹成什麼事兒!

而且,你別看這些文人天天君子道義地掛在嘴邊,表面雖然一團和氣,但內心齷齪得很,別的不說,僅他們內部就分成好幾派。

趙匡胤:我要「重文抑武」 - 天天要聞

趙普為代表的「經世致用派」,有范質這幫學八股寫作文出身的「清談派」,還有一批以樊若水這些為代表專門修橋架梁的「技術流」!

這些人在朝堂之上整天吵個沒完,趙匡胤看在眼裡,煩在心裡。

武將們就不一樣了,大家都是一起砍人頭的交情,說重了說輕了,這幫大老粗們都不會往心裡去,今天打架,明天可能就又在一個桌上喝酒了,而且這幫人心眼兒實,只認趙匡胤一個大哥。

陳橋兵變」,自己不就是被這群五大三粗的兵頭們抬上寶座的嗎?什麼是忠?這就是忠!

趙匡胤:我要「重文抑武」 - 天天要聞

所以趙匡胤決定把朝中的文臣武將們都叫來,一起喝個酒吃吃飯,讓這些文人們也學學。

官家請吃飯,禮部很給力,組織得很成功,大殿里的座位都坐滿。

酒過三巡,大家都有些微醺,看大家都喝得差不多了,趙匡胤才站起來,準備說話,原本竊竊私試的大臣們立刻安靜下來!

「愛卿們,朕登基也有一陣子了,在這段時間一直有件事情困擾著朕,還請大家幫著出出主意!」

什麼是說話的藝術?這就是,本來是說「有件事要你們干,幹不成殺頭」的,硬被說成了「幫著出主意」!

趙匡胤:我要「重文抑武」 - 天天要聞

但是如果這時候你真衝出來「幫著出出主意」,那你就等死吧,官家是什麼人?他能讓那些手裡握著刀把子的軍頭們服服帖帖地給上黃袍,難道主意還沒有你多?

說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只是謙虛一下,就像當年軍頭們把他往龍椅上架的時候,「固拒之」是一樣的。

這些道理大臣們其實也都明白,所以大家都默不作聲,翹首以待栽匡胤繼續把話說下去!

趙匡胤乾咳兩聲,繼續道:「朕登基以來,一直有臣工問,前朝的皇帝該怎麼處置?」

一聽這話,所有人都不敢吭聲了。

趙匡胤:我要「重文抑武」 - 天天要聞

前朝皇帝?就是後周世宗柴榮不到十歲的兒子,周恭帝柴宗訓,趙國胤「陳橋兵變」就是搶了他的皇位!

歷史上奪權篡位的人多了去了,但無論是誰,只要當了皇帝,第一件事就是把前朝皇帝給砍了!別說是趙匡胤和柴宗訓,即使是親父子、親哥兒倆也概莫能外!

但是趙匡胤兵變後,非但沒有殺掉柴宗訓,還把他一直好吃好喝地養在皇宮中,這除了因為趙匡胤和柴榮之間曾經莫逆的關係之外,主要是因為趙匡胤一直以「忠義」自居。

殺了柴宗訓就等於扇了自己的臉,所以,趙匡胤沒這麼干。

趙匡胤:我要「重文抑武」 - 天天要聞

皇帝的話只說了一半,很難判斷出他的真實意圖,所以大家依舊默不作聲!

趙匡胤理解這些官油子的套路,看大家不說話,他頓了頓,繼續道:「當然了,皇宮足夠大,前朝皇帝住在這裡也沒關係,也不缺那幾進院子。但是,有人總是說什麼『國無二主、天無二日』啊,煩得很!今天就請你們來拿拿主意吧!」

現在,趙匡胤把話說明白了,柴宗訓是殺是留,就聽你們的了!

其實在座的各位心裡都清楚,不管是姓趙的、姓石的、姓韓的,以前大家都是周朝柴家的奴才,趙匡胤當了皇帝,大家一起跟著改拜了碼頭。

趙匡胤:我要「重文抑武」 - 天天要聞

拜碼頭沒有關係,一朝天子一朝臣嘛!但是換了主子就說要把前主子給殺了,那就太不地道了。

而且誰第一個提出來,史官們就會記錄在冊,這個人是要遺臭萬年的,雖然「名聲」這個詞也不值幾個錢,但有總比沒有好吧!

當然大家也明白,趙皇帝不殺柴皇帝,也是為了自己的「名聲」!那可是自己結拜大哥的兒子,人家當年怎麼對你的?你現在要殺了人家兒子!

所以,趙皇帝不僅不能說「殺」,而且要好吃好喝地養著他,這樣才能顯示出趙皇帝的「仁」「義」!

趙匡胤:我要「重文抑武」 - 天天要聞

「仁」、「義」這兩個字自從被孔老夫子提出來,就成了許多帝王治國之根本,任何一家王朝要想統治長久都離不開它!

所以趙皇帝平時都「豁如」得很,唯獨對待這件事情小心謹慎,既然皇帝都小心謹慎,下邊的人就更不敢造次,所以大家還是低頭不語!

看大家都不說話,趙匡胤有些不高興,武將們今天的表現有點兒差勁,當年那股子領頭兵變、氣宇軒昂的狠勁兒哪去了?兵變都兵變了,殺個人都不敢了?

現在是你們表忠心的候,不僅要表給我趙匡胤看,還要表給這幫酸文人看,代表所有的軍隊給全天下的百姓看,可是現在你們都為了自已那點不值一錢的名聲,

趙匡胤:我要「重文抑武」 - 天天要聞

宰相趙普知道,如果沒有人說話,官家會很尷尬的,如果讓官家尷尬了,這滿朝文武都沒有好果子吃,首當其衝的就是自己這個宰相。

所以他用胳膊捅了捅隔壁的王彥升,王彥升是趙匡胤登基的推手之一,也是第一個從陳橋驛領兵殺進城的將領。

當年,黃袍加身的趙匡胤任命王彥升為前鋒,帶領禁軍精銳先期城通宮,王彥升不辱使命,帶兵強入京城,殺死抵抗的禁軍留守韓通,滅了韓通滿門。

殺死韓通,王彥升犯了大罪,應受到處罰,最後,在趙匡胤的授意下,只給王彥升一個口頭警告,不久之後,王彥升不僅官復原職還開了官。

趙匡胤:我要「重文抑武」 - 天天要聞

王彥升知道自己已經頂了一頂「謀反不忠」的帽子,而且之前也是自己帶頭進的城,帶頭殺的人,帶頭逼的宮,看來今天這個頭也只能自已帶了!

他看了看趙普,又看了看眼前威嚴的皇帝,只好低聲道:「自古國於二主,既然陛下已經登基,那處死前朝皇帝也在情理之中!」

王彥升的聲音雖然很低,但是足以打破殿內的寧靜,看到有人帶頭了,所有的武將們都激動地議論起來。

「對,天無二日,應該處死柴宗訓!」「處死柴宗訓!」

趙匡胤坐在龍椅上,他看著台下這群義憤填膺、摩拳霍霍的武將,說心裡話,他內心裡還是想殺掉柴宗訓以絕後患的。

趙匡胤:我要「重文抑武」 - 天天要聞

剛才沒人表態的時候,他有些生氣,但是現在這些武將們要處死柴宗訓的時候,趙匡胤反而感覺有些心寒!

看來自已低估了這幫軍頭們,他們並不是莽夫,他們的心比誰都細,什麼趙大哥、趙官家,他們根本就不在意。

今天他認你當趙官家,明天就可能認個韓官家、李官家,他們在意的只是自己的榮華富貴,這也是忠?

趙匡胤不露聲色,環顧四周,幾乎所有的武將都在議論如何除掉柴宗訓及那幾個柴氏後人,只有少數幾個文臣加人其中,大部分文臣或正襟危坐或低頭不語。

趙匡胤:我要「重文抑武」 - 天天要聞

他轉頭一看,角落裡的一名大將在兀自喝酒,於是道:「潘美?你怎麼不說話?說說你的意見!」

那名大將緩緩站起,躬身一拜,雙眼噙滿淚水道:「臣潘美,當年為周世宗臣子,勸皇上殺世宗遺孤,是對世宗不義;不勸皇上殺他們,是對您不忠。所以,臣無話可說!」

趙匡胤心中一凜,遞到嘴邊的酒又放了下來.....

這時候的文臣似乎受到了激勵,也都開始交頭接耳,從眼神里能看出他們對武將們的鄙夷!

正在這時,一個中年人的哭聲傳來,近乎號啕,趙匡胤眼睛一瞥,是學士王著

「王著,你哭什麼?」趙匡胤心裡有些不快,不高興道。

趙匡胤:我要「重文抑武」 - 天天要聞

「臣不敢說!」

「賜你無罪!」

「那臣就斗膽進言了。皇上世受周朝厚恩,又蒙世宗託孤之重,今日卻議處死柴氏後人......」

「那你還是別說了!」趙匡胤怒火中燒,大聲打斷了王著的話,看了一眼那些唯唯諾諾卻眼裡含淚的文臣們,大聲喝道:「來人,把王著給我亂棍打出去!堂堂朝廷大員,廟堂之上哭哭啼啼,成何體統!

趙匡胤:我要「重文抑武」 - 天天要聞

第二天。

趙匡胤傳旨道:「傳朕兩道密旨。第一,即日起,命前朝世宗皇帝的遺孤遷出皇宮,秘密送入大將潘美府中撫養,一應費用從朕這裡划出!第二,著樞密院起草詔書,翰林學士王著升任為大學士,總理政府科舉事務!朕要讓他幫朕多選幾個靠得住的人出來!」

說完,趙匡胤把筆一扔,徑直向後殿走去。小太監趕緊撿起筆,放回書案,鋪開的宣紙上,四個大字赫然在目:重文抑武」。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魯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魯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聯魯慕迅同志治喪小組5月9日發布訃告,湖北省文聯離休幹部、省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一級美術師魯慕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8日凌晨2時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歲。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 天天要聞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文 | 極耳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不過儂曉得伐,伊原來還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舉辦「DIVA演唱會」的阿姐,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而這也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當天的演唱會,阿姐誠意十足,除了換造型,全程沒有下場。她唱了《勇敢的...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 天天要聞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建立一個延續五百多年的王朝,商的開國君主必定上膺天命,獲得了天神授予的合法性。推翻了延續數百年的夏王朝,商的君主必然下順民心,得到了民眾擁護的正當性。而真正贏得民心的,只能是仁慈,而不是武力。在很多後代的文獻中,成湯被描繪成一位體恤民眾、寬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 天天要聞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1945年5月8日24時,法西斯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投降書開始生效時,由於時差原因,地處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國還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而位於柏林以東的蘇聯等國,已經是5月9日。因此歐洲各國將5....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 天天要聞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中國歷史上有一些著名商人,有部分符合散盡家財且未得善終的情況,以下列舉三位比較典型的: 呂不韋: 生平事迹:戰國末年衛國商人,他以「奇貨可居」聞名,通過扶持秦異人(後改名子楚)登上秦王之位,自己也官至秦國丞相,權傾一時。在執政期間,他組織編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 天天要聞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本文載《巴蜀史志》2024年第6期聚地方人才 育方誌碩果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程 爽地方志是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傳承民族文脈的重要基礎,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地方志部門作為開發利用地方志資源的主要部門,在推動地方志事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隨...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 天天要聞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 翔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周原是西周王朝的發祥地之一。傳統觀點認為周原位於今陝西關中地區,然而,綜合水文地理、自然資源、歷史文獻與文化傳承等多方面線索,可提出另一種可能:周原的地理位置或許並非局限於傳統認知中的陝西岐山周原,而是涵蓋了今四川綿陽一帶。綿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