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從二十年代起就一直野心勃勃,不管是1927年的四一二Z變,還是抗戰時期的「攘外先安內」的做法,都能看出他實施獨裁統治的野心。然而他做出的事情都與民意背道而馳,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他的勢力在內戰中土崩瓦解,當他看到大勢已去時乘機飛往台灣,當時他的飛機途經廣州上空,如果我軍攔截的話他根本沒有機會逃到台灣,那麼毛主席為何要放他一條生路呢?
隨著三大戰役的勝利,把解放戰爭推向了最後的高潮,共產黨在人民的支持和擁護下建立起了新中國,這時候蔣介石已經逃到了台灣,並且還不甘心地在大陸安插了很多隱藏特務,無外乎就是伺機再奪取人Z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蔣介石飛到台灣之後,又曾有捲土重來的打算,特意又從台灣飛到西南,企圖糾集起川雲一帶的殘餘部隊做最後的頑抗。
只是此一時彼一時,此時的蔣介石已經不再是那個威風八面的校長、委員長了,昆明的盧漢根本沒有給蔣介石面子,以他為代表的國民黨將領認為國民黨的掙扎都是多餘之舉,但也有主戰派企圖反敗為勝,這樣就造成了本就數量不多的殘餘部隊又發生了內部矛盾,當解放軍直逼成都時,蔣介石這會真正意識到大勢已去了,不得不再次乘坐飛機逃回台灣。
如果按照正常的飛行路線行駛,飛機經過武漢、長沙是最方便的捷徑,只是這兩地已經成為了解放區,蔣介石不敢冒險從這裡經過,於是選擇了經廣州長空抵達台灣。飛行時聯繫廣州方面,得到的是「可安全通行,歡迎總裁來廣州」的回答,這讓蔣介石吃了一顆定心丸。只是他沒想到,廣州早已被葉帥率領的解放軍佔領,回答蔣介石的雖然是國民黨工作人員,但都是在我軍的授意之下而做出的回答。
最先接到消息的是洪學智將軍,他得知蔣介石即將飛過廣州上空時興奮不已,迅速做出了兩個緊急作戰方案。一個是在蔣介石飛到廣州上空時派飛機攔截、迫降,讓蔣介石乖乖就擒;另一個就是在蔣介石不迫降、繼續逃走的情況下,直接用機關炮擊落。在做好作戰方案後,廣州的所有高地都架起了機關炮,就等蔣介石「送貨上門」。
當時距離蔣介石飛到廣州還有三個小時的時間,洪學智立刻向葉帥彙報了作戰方案,畢竟葉帥才是這一帶的最高指揮統領。葉帥聽完洪學智的作戰方案時給予了肯定,但他下令進入戰鬥狀態、等候命令,他告訴洪學智,要請示過中央之後再決定打不打,不能擅自做主。於是向中央發出了電報,向毛主席如實彙報了作戰方案,但是眼看蔣介石的飛機就要抵達廣州上空了,可仍沒有得到中央的回復。
洪學智有些坐不住了,他不想眼睜睜地看蔣介石就這樣跑掉,想要「先斬後奏」,結果被葉帥堅決拒絕,告訴他「不能輕舉妄動」。洪學智還在不甘心地勸說葉帥,不能這樣白白錯過戰機,可葉帥仍堅持等待中央命令,並說:「打不了,就放棄」。洪學智又退一步地說「攔截下來活捉也不行嗎」,得到的仍是葉帥否定的回答。
當蔣介石飛到廣州上空時,中央最終也沒下達攻擊的命令,洪學智雖然感到可惜,但他畢竟是一位身經百戰的將領,懂得軍隊紀律,於是下令,在機場四周全掛上五星紅旗,讓蔣介石知道是共產黨的寬宏大量放了他一馬。當時蔣介石看到五星紅旗後驚出了一身冷汗,下令加快飛行速度駛向台灣,事後蔣介石還感慨:「是共產黨放了我」。
毛主席之所以沒有下令攻擊蔣介石的飛機,並不是來不及做出反應,也不是懷著仁慈之心,而是從戰略眼光放了蔣介石一條生路。當時蔣介石雖然已經戰敗,但他在國民黨中的根基是無人撼動的,別看蔣介石在不斷「安內」,其實他一直是支持祖國統一的,他骨子裡仍然是傳統的中國人。如果蔣介石在大陸出現意外,美國會扶持起親美的陳誠做傀儡搞分裂主義,這是毛主席不想看到的事情。
正因為毛主席因為了解蔣介石所以打敗了他,同樣也是因為了解蔣介石而放他一條生路,並且還在後來蔣介石陷入政治危機時,支持他繼續做「總統」,就是毛主席知道蔣介石會維護中華民族利益,事實也是如此,在他領導台灣時期一直是不遺餘力捍衛Z權,沒有把台灣政權落到美國手裡,這才是毛主席高瞻遠矚的高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