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口誤叫錯一水果名字,後人也跟著念錯300年,至今仍然讀錯

2023年11月06日18:26:08 歷史 1395

清朝,有一種香甜的水果備受皇帝喜愛,但因它稀缺無比,除了皇室之外幾乎沒人能品嘗。

當年康熙帝第一次品嘗這種水果時,頓時感覺口中甘甜清爽,龍顏大悅,於是給這道貢果賜了一個新名字,名為「哈密瓜」。

康熙口誤叫錯一水果名字,後人也跟著念錯300年,至今仍然讀錯 - 天天要聞

從那以後,這種水果便用上了這個一時興起的名字,一直到300年後的今天,人們還是習慣稱它為哈密瓜,那你知道哈密瓜的原名叫啥嗎?

第一次進貢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皇帝御駕親征,在漠北地區大敗準噶爾噶爾丹。自此,喀爾喀地區開始納入清朝版圖,歸順於大清的統治之下。

康熙口誤叫錯一水果名字,後人也跟著念錯300年,至今仍然讀錯 - 天天要聞

在這其中,位於新疆東部的哈密因多次向噶爾丹提供援助,其首領額貝杜拉便立刻派出使臣,奔赴京都納貢歸降,並表示願意協助清軍圍剿噶爾丹。

次年年初,在得知噶爾丹之子逃竄到巴里坤的消息後,額貝杜拉命長子郭帕伯克領兵200,將其生擒並押送至京城。

康熙見額貝杜拉的態度這般誠懇,便將他封為哈密回王,頒發扎薩克印。

康熙口誤叫錯一水果名字,後人也跟著念錯300年,至今仍然讀錯 - 天天要聞

額貝杜拉

康熙三十七年,清廷派遣理藩院郎中布爾塞到哈密普查人口,以編旗入籍。當時,額貝杜拉打算從哈密當地選一些貢品進貢給皇帝,但一直選不出合適的東西。

後來還是布爾塞提議說,中原沒有哈密產的甜瓜,何不送些甜瓜給皇帝嘗嘗呢?於是額貝杜拉就在貢品中加入了這種特產甜瓜。

康熙口誤叫錯一水果名字,後人也跟著念錯300年,至今仍然讀錯 - 天天要聞

有了貢品之後,額貝杜拉還得解決另一個問題。要知道,哈密距離京城有幾千公里,運輸一趟得一個多月,可能瓜還沒進京城就已經壞掉了,這又該怎麼辦呢?

為了保證甜瓜的新鮮度,額貝杜拉乾脆把尚未成熟的甜瓜和瓜苗帶土一起移栽到木框中,同時讓幾個經驗豐富的果農隨行,在途中精心培育這些瓜。歷經50天的跋涉抵達京城時,這些甜瓜剛好成熟了,正是賞味的時候。

康熙口誤叫錯一水果名字,後人也跟著念錯300年,至今仍然讀錯 - 天天要聞

不過因為甜瓜的果實太大,碩大如枕,一個木框里根本裝不下幾個,加上途中還有損耗,所以運到京城的瓜其實並不多。

元旦宴會那天,康熙將這些從哈密帶來的甜瓜,分給了眾臣和皇室成員一同享用。甜瓜清香,味道甘甜,幾塊瓜下肚,惹得群臣回味無窮,紛紛稱讚此瓜乃果中精品。

康熙也是頭一回嘗到這種甜潤清爽的水果,發覺它的滋味甚妙,便詢問管理的人這種瓜叫什麼,但貢品官員也不知道它的實際名字,只知道它是哈密送來的,康熙得知後便稱此瓜為「哈密瓜」。

康熙口誤叫錯一水果名字,後人也跟著念錯300年,至今仍然讀錯 - 天天要聞

得到大清皇帝的專屬賜名後,從此哈密進貢的甜瓜便都叫哈密瓜了。

自康熙初,哈密投誠,此瓜始入貢,謂之哈密瓜。——《新疆回部志》

哈密瓜生長在新疆地區,熱量資源十分豐富,日照充足,有利於水果積累糖分,所以哈密瓜會比內地大多數水果更加香甜爽口。

康熙口誤叫錯一水果名字,後人也跟著念錯300年,至今仍然讀錯 - 天天要聞

不過實際上,哈密瓜在清朝之前還有別的名字,現在我們所稱的哈密瓜也不是它的本名。

哈密瓜的本名

我國新疆是哈密瓜的主要起源地之一,哈密瓜的培育歷史悠久,現在哈密、鄯善等地依然還留有野生種。

漢書·地理志》中有記載:「古瓜州地生美瓜,長者狐入瓜中食之,首尾不出。」可見,早在漢代時期,中國就在種植和培育哈密瓜這種水果。

康熙口誤叫錯一水果名字,後人也跟著念錯300年,至今仍然讀錯 - 天天要聞

在古時候,哈密瓜又被稱作甜瓜、穹隆北宋太平廣記》有述:「漢明帝(公元58-76年)陽貴人,夢食瓜,甚美。時敦煌獻異瓜種,名穹隆」。這個「穹隆」其實是古回紇語中甜瓜一詞的音譯。

而文中所說的敦煌是當時的西域,也就是包括哈密在內的新疆地區。

此外,由於鄯善縣種出來的哈密瓜口感極佳,所以當地人又將哈密瓜稱之為鄯善瓜,以前也會把它當作貢品進貢給哈密王。

康熙口誤叫錯一水果名字,後人也跟著念錯300年,至今仍然讀錯 - 天天要聞

總而言之,哈密瓜的本名應該叫「甜瓜」,但因康熙皇帝又給它起了個新名字「哈密瓜」,所以人們都習慣叫它哈密瓜而非甜瓜。

哈密瓜從清朝初期開始廣為流傳,從此天下人都得知了它的美味清甜,許多古籍也都將它描述成不可多得的人間美味。

康熙口誤叫錯一水果名字,後人也跟著念錯300年,至今仍然讀錯 - 天天要聞

值得一提的是,初次進貢的哈密瓜其實品質並不好,因為當時準備倉促,又是一邊運一邊種的,沒有什麼經驗,所以瓜的口感還達不到最佳狀態。

結果康熙皇帝品嘗過後,對哈密瓜讚嘆不已,於是額貝都拉便開始大力載種,特地培育品質上乘的哈密瓜向京城進貢,同時還組建了一支上百人的護瓜隊伍。

康熙口誤叫錯一水果名字,後人也跟著念錯300年,至今仍然讀錯 - 天天要聞

據說,康熙在早餐過後經常會食用哈密瓜,慈禧太后也很喜歡吃。

而在此之前,人們對哈密瓜這種水果的認識還很少,所以如果不是康熙皇帝為哈密瓜做了一波推廣,哈密對甜瓜的栽培可能不會這麼重視,哈密瓜也不知什麼時候才會被天下人所熟知。

康熙口誤叫錯一水果名字,後人也跟著念錯300年,至今仍然讀錯 - 天天要聞

到了現在,皇室貢品哈密瓜已經是一種尋常可見的水果了,而關於這段康熙將西域甜瓜打造成網紅哈密瓜的歷史,卻鮮有人知。

那麼,大家還知道哪些因歷史名人而得名的水果呢?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 天天要聞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當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2025年離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劉貴祥、謝桂英舉行熄燈悼念儀式,兩盞燈箱逐漸熄滅,兩位倖存者的照片從彩色變為黑白。截至目前,南京市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與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協會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僅剩26人。7月2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代表和社會各界代表參加熄燈悼念...
徐向前元帥及黃傑同志生前物品捐贈儀式在山西舉行 - 天天要聞

徐向前元帥及黃傑同志生前物品捐贈儀式在山西舉行

中新網忻州7月2日電 (記者 胡健)記者2日從山西省文物局獲悉,徐向前元帥及黃傑同志生前物品捐贈儀式1日在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徐向前元帥紀念館舉行。7月1日,徐向前元帥及黃傑同志生前物品捐贈儀式在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徐向前元帥紀念館舉行。山西省文物局 提供 這批捐贈物品包含徐向前及黃傑生前書籍文件、生活用品、歷史照...
李登輝的最後時刻:因喝牛奶嗆到,咳嗽不停,被緊急送醫 - 天天要聞

李登輝的最後時刻:因喝牛奶嗆到,咳嗽不停,被緊急送醫

說到李登輝的離世,其實很多台灣人,包括不少大陸的朋友,最早聽到的消息,都是一句挺荒誕的話——「喝牛奶嗆到了,送醫院半年沒出來。」你要說這是哪位普通老人家,家人和朋友頂多是擔心一下,圈子外人不大會關注。但這人叫「李登輝」,那就不是一般的小事。
安徽2025年全國「最美教師」推薦人公示 - 天天要聞

安徽2025年全國「最美教師」推薦人公示

大皖新聞訊 近日,安徽省教育廳發布《關於2025年全國「最美教師」候選人推薦對象(安徽)的公示》。具體如下:根據《教育部教師工作司關於開展2025年全國「最美教師」宣傳選樹活動的通知》,經各地各單位推薦申報、安徽省2025年全國「最美教師」遴選推薦委員會評審,確定利辛縣第一中學正高級教師侯純廣、合肥工業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