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憑什麼被評為「千古無二」之人?因為他創造了3個世界第一,至今無人能打破!
公元前232年的一天,一聲嬰兒的啼哭將項羽帶到了人世間,那時沒有人知道他會成為將來的西楚霸王,更沒有人知道他能夠成為千古無二之人。
在小項羽稍微長大一些之後,叔父項梁便負責教他讀書,但時間一長,項梁便發現了項羽身上的弱點,他是個沒有長性的孩子。
有時剛翻開書本沒一會兒,他便嚷著要去學劍,可剛揮起劍來舞了一會兒,又嚷著要去讀書,這件事讓項梁在心底給項羽打了包票,覺得他將來一定一事無成。
可項羽的一句話卻讓項梁對他另眼相看,項羽說:「讀書不過用來記人姓名,學劍也只能和單人對抗,我要學的是能夠對決萬千敵人的東西。」
聽到這裡項梁才知道項羽心中的大志,隨即開始教起項羽兵法,可那時的項羽終究還是太小,很多地方他都未能細細研究,這或許也是他落得那樣結局的原因之一。
在項羽20多歲的時候,項梁派他去聯絡桓楚,準備一起對抗秦朝。而桓楚為了拒絕他的請求,便刻意刁難項羽。
他提出了一個常人難以做到的要求,在他的院子之中,有一個千斤之重的青銅鼎,他表示只要項羽能夠舉起著青銅鼎,那麼便與他合作。
此時的項羽身高八尺,是個壯碩男兒,只見他走到頂前,運足力氣,握住鼎足,高喊一聲:「起!」這個千斤重的青銅鼎便被他高高舉起。
此時的桓楚已經嚇得坐在原地,但項羽知道這樣還不夠,他又舉著青銅鼎三升三降,隨後將鼎安安穩穩的放在了地上。
桓楚知道,此人將來必定能有大作為,所以決定與他兵合一處,一同起義,這便是項羽所創造的第一個世界第一,至今在歷史人物的典故上,也未見有人能有此神力。
項羽的第二個世界第一便與他的作戰有關,項羽是一員猛將,而他手下的士兵們也個個都是作戰的好手。
在巨鹿之戰之中他們便有著精彩的發揮,巨鹿之戰在秦末的大起義之中絕對是一個重要的轉折節點。
在這一場戰鬥之中,秦國的名將章邯率領著40萬的秦軍來到巨鹿,準備在此將趙國困死,而此時得到消息的項羽也趕了過來。
項羽的軍中共計只有3萬餘人,3萬對40萬,在沒有任何現代化武器的年代裡這顯然就是送死,是一場絕對沒有懸念的敗仗。
可項羽卻仍舊將這場仗打的漂亮,甚至成為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不可複製的成功。在公元前208年的12月,項羽率領著自己的三萬將士到達了巨鹿,準備與章邯的部隊作戰。
在戰前,他特意派遣自己手下的兩位將軍率領著兩萬的義軍渡江過河,到巨鹿援救趙國,在取得了小勝之後,這些部隊便深處險境。
項羽知道是時候來一招破釜沉舟了,他召集來了全軍將士,開始用言語激勵大家,並讓大家將所有的帳篷燒毀,只帶三日乾糧,表達了他們不勝則死的決心。
正是這一份激勵,讓楚軍戰士們的潛能被激發了出來,在戰場之上,這些戰士們以一敵十,越戰越勇,硬生生將秦朝40萬的部隊打了回去。
章邯自然敗走,項羽一戰成名,諸侯軍也開始奉他為上將軍,各路兵馬也都歸他統帥。能創下如此驚人的戰績,在世界歷史上項羽也排得上名號。
而這項羽的第三個世界第一,便要從他一生的經歷來看。都說勝敗乃兵家常事,項羽一生經歷過大大小小70餘次戰役,這期間未嘗一敗。
這也使得那時的很多人聽到項羽的名字,便想不戰而降,這樣驚人的作戰指揮歷史也堪稱世界第一。
不過,熟悉歷史的我們也都知道,就算是這樣的一位西楚霸王,最終也有一敗,他一生唯一的一次戰敗便是垓下戰役。
戰敗之後,項羽整個人都變得消沉,他覺得這是老天爺對他的懲罰,他的宿命便是這樣,項羽一路戰到了烏江。
此時,他只要向前邁出一步,便可以重返江東,日後東山再起,但項羽卻認為自己已然辜負了江東父老的期望。
與其苟活於世,倒不如給自己來個痛快,隨即自刎在烏江江邊,這樣一位曠世英豪也落下了自己人生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