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98年的一天晚上,太平公主寵幸了四名男子,第二天早晨,丫鬟們進屋收拾,卻發現四名男子早已死在了屋內,丫鬟們戰戰兢兢的收拾完畢,只當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
太平公主與薛紹的戀情是一場美麗的意外,他們在天寶節日的舞會上相遇,一見傾心,難捨難分。太平公主是武則天的女兒,薛紹是唐高宗的外甥,他們都出身顯赫,卻不為權勢所困,只想追求自己的幸福。
然而,他們的愛情卻觸動了武則天的神經,武則天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女人,她篡奪了自己丈夫的皇位,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對權力有著極度的渴望和狂熱,她不允許任何人威脅到她的統治。
武則天發現薛紹與李顯有著密切的聯繫,李顯是她的兒子,他本應該繼承皇位,但被武則天軟禁在宮中。武則天懷疑薛紹是李顯的心腹,可能會與他合謀反叛。
於是,武則天設計了一個陰謀,她假意同意太平公主與薛紹的婚事,並在婚禮當天派人暗殺了薛紹。太平公主在新婚之夜發現自己心愛的人已經死在床上,她悲痛欲絕,對母后武則天恨之入骨,她發誓要報仇雪恨,要讓母后付出代價。。
這場政治婚姻改變了太平公主的人生軌跡,從此失去了對愛情的信任和渴望。她被迫與一位武將再嫁,這是一場沒有感情的婚姻。武將本有心上人,對太平公主冷淡無情。太平公主也不關心他的生死。
多年的創傷讓太平公主性情大變,她越來越嗜虐成性。她開始沉溺於權勢和酒色,她囚禁朝中英俊儒雅的男子為她服務,有時一夜之間就殺死數人。她享受著支配他人的快感,想證明自己比母后更強大。
而武則天卻縱容太平公主為所欲為,她不敢懲罰她,也不願意管教她。因為武則天知道自己對太平公主有著深深的愧疚和虧欠。知道自己毀了太平公主的幸福,讓她變成了一個怨恨和孤獨的女人。
然而,武則天的這種縱容和依賴卻讓太平公主更加疏遠和反感。覺得母后是一個自私和殘忍的女人,她只在乎自己的權力,不在乎她的感受。認為母后是她一生不幸的罪魁禍首,是她最大的敵人。
直到去世前夕,武則天才恍然明白,她與太平公主之間的感情是多麼複雜和悲哀。她想要與太平公主和解,想要給她一個安穩和幸福的未來。
但是,一切都太遲了,太平公主已經不再信任和愛戴她。她拒絕了母后的遺囑,選擇了與母后決裂。
太平公主晚年嗜血成性,時常無故殺人,讓人驚心膽顫。她一生經歷國破家亡,見證了盛世的毀滅,心中積怨難消,才走上這樣凄慘黑暗的人生道路。
漸漸地,太平公主後悔起了自己年輕時犯下的錯,太平公主在母后武則天去世後,才真正意識到自己的人生是多麼的荒誕和悲哀。她曾經擁有過一切權力,財富,但她卻失去了最重要的東西,愛情和親情。
她想起了自己與薛紹的相識相戀,那是她最美好的回憶,那時的她還是一個純真和快樂的女孩,與薛紹相愛相依,沒有任何顧慮和隱瞞。想起了薛紹為她畫的畫像,那些都是他對她的愛的證明。
想起了母后武則天對她的寵愛和期望,那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那時的她還是一個孝順的女兒,她與母后武則天親密無間,沒有任何矛盾和衝突。想起了母后武則天為她做的一切,都是她對她的愛。
然而,這一切都被她自己毀了。她因為母后武則天殺害了薛紹而恨上了母后武則天,她因為恨上了母后而走上了墮落和瘋狂的道路。她不再相信愛情,不再尊重親情,不再關心國事。
但是,這樣的生活並沒有給她帶來任何快樂和滿足。相反,它只讓她更加空虛和痛苦。她發現自己越來越像母后武則天,越來越冷酷和殘忍。她失去了自己的人性和良知。
直到去世前夕,太平公主才恍然明白,自己付出的代價太大太深。權力無法讓她獲得真愛,也無法填補內心的空虛。母后在她最脆弱的時候選擇了拋棄,這世間哪裡存在天長地久的感情?
太平公主流下了悔恨的淚水。但是一切都太遲了。太平公主只能孤獨地閉上眼睛,等待著死神的降臨。
她本可以過上簡簡單單的人生,嫁人生兒育女。
而歷史無法重來,來日方長已成泡影,一切只能轉為一聲長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