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必須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須殺主戰大將祭旗

2023年09月27日14:50:08 歷史 1386

上一篇岳飛必須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須殺主戰大將祭旗 - 天天要聞

中興四將

南宋度過了初期的風雨飄搖時光後慢慢有了和金南北對峙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湧現出的劉光世張俊韓世忠、岳飛四位將領被後世譽為「中興四將」。此外吳玠吳璘兄弟、劉錡楊沂中等抗金名將建立了自己的功勛。

岳飛必須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須殺主戰大將祭旗 - 天天要聞

張浚,南宋初年重要的文臣

張浚和張俊不是一個人,張浚是文官,張俊是中興四將。雖然張浚是南宋的主戰派但是和皇帝趙構思路差不多,仗要打但是桀驁不馴的武人也要打壓。而且張浚性格執拗,不怕攬事敢擔當,但是也壞了不少事,後面我會細說。

早在苗劉兵變時,張浚節制韓世忠、張俊、劉光世等平叛各部,救了趙構一命。張浚作為當時趙構的頭號文臣,其強力打壓軍頭的思路得到了肯定。

岳飛必須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須殺主戰大將祭旗 - 天天要聞

苗劉兵變時,張浚節制韓世忠、張俊等將領迅速穩定了局面

西北軍事集團北宋時期一直與西夏打仗,因為中央管的沒那麼嚴西軍在北宋時算是比較有戰鬥力的部隊。北宋滅亡後,當時的西北在兩宋之交沒人管,這個小集團更是放飛自我。

張浚一介文官,卻是少有的能出死手整合西北的官僚。

岳飛必須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須殺主戰大將祭旗 - 天天要聞

西軍100多年一直與西夏交戰,是為數不多有一點自治權的軍隊

開始負責西北方面軍政的張浚上來就施展鐵血手段。當時南宋在關中方向桀驁不馴著稱的悍將曲端富平之戰中率先潰逃的趙哲等人都被張浚處死。富平之戰後,宋軍在關中主力盡失,陝西六路漸趨淪喪,被金徹底控制。

張浚的強硬作風引起了涇原路、環慶路軍人的集體叛變。後來金在關中的主要守將基本都是叛變的宋軍將領。

岳飛必須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須殺主戰大將祭旗 - 天天要聞

辛棄疾詩歌中鐵馬秋風大散關的大散關在陝西寶雞的秦嶺北麓,看看南宋的國防都退到啥地方了

即使丟了關中,趙構還是相當欣賞這位有組織能力又敢於干臟活的心腹。象徵性處罰後,還是將大權交給了他。隨著宋在南方站穩腳跟,趙構、張浚為代表的中樞開始有條不紊地推進著抑制武人、重回「以文制武」的國策。

這也看得出高宗此時的思路,只要能穩住局勢,祖宗之地丟了也就丟了。關中出這麼大簍子,他依然力挺張浚的工作,誰讓現在的工作中心是轉向抑制武將呢。

不過張浚說到底還是主戰派,他看武將不順眼但是看投降派更不順眼。秦檜死後,63歲的張浚再次復出,人生最後幾年還在為了北伐恢復失地奔波。不知道晚年有沒有後悔當時形勢一片大好時,自己手段太粗糙導致的幾次兵變。

爛泥劉光世

岳飛必須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須殺主戰大將祭旗 - 天天要聞

劉光世

趙構在重用宰相張浚的同時,南宋中央開始牢牢地接管了各路部隊的人事安排和後勤補給,西北被張浚理順的同時(但也丟了關中)。中央開始插手其他各路的後勤和人事安排,一點點的奪取武人的權柄。

湖廣兩淮的部隊的主要補給後勤也被中央拿捏了(這裡特別說明一下,其實這時候不論是岳飛還是韓世忠等人的部隊,部隊除了中央的補給,還有部隊的私營生意補貼部隊所用。戰時開銷太大完全靠朝廷補給是不夠的。但難能可貴的是岳飛部隊的私營生意基本補貼了戰事,自己毫無貪墨。)

苗劉兵變後,趙構對劉光世心存芥蒂,對他的部隊也難有好感。在戰線慢慢穩定後,趙構要削藩了。

劉光世本人的指揮能力和戰績都乏善可陳,不過作為趙構登基後最早力挺他的西軍將領,他在兩淮地區的功勞是要客觀看待的。

岳飛必須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須殺主戰大將祭旗 - 天天要聞

劉光世部隊位於和偽齊交戰的第一線

劉光世所部最早的基幹是北宋西北前線精銳的西軍,但是淮西軍大部分成員是接受了改編的中原和江淮地區賊寇、土匪武裝或民團。這些雜牌軍良莠不齊,劉光世能駕馭住這些人,除了本身的將門出身和性格魅力外,主要靠兩個原因:

一是敢於為這些人說話,在趙構面前給他們爭取基本的保障;二是能巧妙平衡各方矛盾,依靠王德和酈瓊兩位極有能力的部下有效控制全軍,並讓他們在對抗金軍的戰事中頗有戰績。

劉光世本人軍事水平不咋樣但是能平事,還能團結各種勢力,還能為自己底下的兄弟爭取利益。所以非常得到下面普通軍士的好感。劉大帥的話在淮西相當好使。

這樣一個朝廷未必鎮得住的資深將領,手下又是各路收編來的雜牌。肯定被被趙構猜忌。

高宗紹興年間,從陝西到兩淮的宋金戰線上。西軍和南宋的新軍都逐漸打出了戰績。但是這段時間,朝廷明顯是偏心的在部隊糧餉供應方面區別對待,另一方面派劉光世所部到危險的戰場當炮灰。

岳飛必須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須殺主戰大將祭旗 - 天天要聞

淮西自唐代中期以來就相當重要,此刻更是南宋守住長江防線的前哨站

劉光世的下屬也多對朝廷有微詞。

怎麼處置劉光世及其雜牌軍呢?趙構和當時負責各部錢糧的重臣呂頤浩等人一方面在軍械、糧草供應方面區別對待,另一方面派劉光世所部到危險的戰場當炮灰。

朝廷既然不把劉家軍當人看,那劉光世的部隊就繼續擺爛了。能拿60分就絕對不拿61分。

在楚州之圍中面對趙構五次手札催促援助時也「竟不行」;後來朝廷調整他的防區,將其放到危險的淮南、京東路前線時,他也公然不奉詔。

劉光世後來在史書裡面形象大為不堪。但是回到當時視角,劉光世帶的部隊都是雜魚新兵,很多都是來混口飯吃的兩淮地區老百姓。這樣的軍隊保持基本戰鬥力就很難了,中央還要屢次打壓,剋扣錢糧軍餉,劉的防區就在最前線,這麼被欺負劉光世主持部隊時沒有大規模鬧兵變真的是奇蹟。

岳飛必須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須殺主戰大將祭旗 - 天天要聞

金國的鐵浮圖重裝騎兵對江淮地區宋步兵的戰績是碾壓的,宋軍經過多輪的失敗才找到應對的辦法

而且劉光世的部隊也不完全是酒囊飯袋,在紹興6年和偽齊國的對戰中他的部隊前期還是完成戰略要求的。

但對趙構來說,劉光世儘管在即位時力挺了自己。但這是理所應該的君臣本分,他自己是北宋皇室獨苗你們這些武夫還能挺誰?

淮西削藩的波折

到了紹興6年以後,趙構這這皇帝可以說是相當的苟了,他的執政思路其實就是「苟住這個皇帝位置就好了」。畢竟這個位置還是僥倖來的。然後為了苟,部隊裡面誰厲害就削誰,最後活到80多的高壽。

岳飛必須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須殺主戰大將祭旗 - 天天要聞

晚年退位為太上皇的趙構

紹興6年(1136)底,南宋和佔據中原的偽齊展開決戰。在廬州坐鎮的劉光世得知偽齊大軍逼近,竟然擅自渡過長江,打算退到太平指揮。當時節制劉光世的右相張浚簡直氣瘋了,他直接派人警告劉光世,誰敢擅自待在長江以南就殺誰。

等戰事結束張浚馬上彈劾劉光世:「劉光世驕惰不戰,不可為大將,請罷之。」當時形勢一片大好,張浚巴不得趕快換了劉光世這坨爛泥,把淮西部隊趕緊打散安排到其他防區。

但是另一位宰相趙鼎則覺得儘管劉光世不行,但是他來事能力比較強,還是要謹慎處理,很多劉光世的部將麗瓊等還是很能打的,而且這些人江湖義氣很深,不一定服朝廷。

總之穩妥的辦法是穩住淮西的部隊,畢竟這裡垮了金軍馬上衝到長江邊,一定要慎重的處理劉光世。

趙構採用折中意見先給了劉光世一堆頭銜,安排了榮譽閑職,相當於剝奪其對軍隊的掌控。

劉光世被罷黜後,麾下五萬多的軍隊如何改編處置成了當務之急。

張浚的處置方案:讓劉光世部將王德成為這支軍隊的一把手,另一位部將酈瓊則成為王德的副手。再讓朝廷派人接管政治工作,以後再慢慢拆分這支軍隊。

岳飛必須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須殺主戰大將祭旗 - 天天要聞

宋代宰相執拗性格的非常多

宋代宰相執拗性格的非常多,王安石司馬光還有這位張浚,不能說他們品格低下,但是做事老是一路走到黑,搞得很多出發點不錯的事最後騎虎難下。

宰相張浚這個人,真是特別奇怪的一個人,你說他沒能力吧,他有,你說他有吧,又闖了不少禍。西北削藩成功,但是把一堆戰將逼反了,這次在淮西還是不改粗暴的風格,即將釀出大亂。

岳飛必須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須殺主戰大將祭旗 - 天天要聞

淮西病變前,岳飛趙構的關係一度很融洽

就在這時岳飛來到杭州報告練兵成果和第三次北伐的戰況。趙構突然發現,我咋這麼眼拙,岳飛不就是收拾劉光世兵馬的最好人選嗎。岳飛從底層上來,沒有軍中派系的根源,比其他西北系的軍官要可靠的多。

岳飛展現出來的軍事才能超過了張俊、韓世忠。提把岳飛可以制衡功勞和聲望頗高的軍界前輩。這本應是一個君臣相知、伯樂與千里馬的故事。這會兒的岳飛和趙構還算關係和睦的君臣。

君臣一頓相互吹捧之後,趙構向岳飛許諾將淮西和西北的部隊交給他。岳飛當即表示不忘聖恩,一定勵精圖治恢復中原。

岳飛必須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須殺主戰大將祭旗 - 天天要聞

秦檜,南宋的「金國派」

以此同時宰相張浚和趙鼎一直有矛盾,張浚物色了一個新人選當宰相——秦檜,想以次削弱趙鼎。

秦檜一露頭就體現了奸臣本色,他向趙構痛訴利害。最關鍵的一點,如果岳飛節制了淮西和西北兄弟吳家的部隊,那他的麾下有全國3/5多的野戰兵力。即使岳飛沒想法,他底下的人有想法怎麼辦,別忘了宋太祖當年也是後周忠臣。

趙構骨子裡膽小陰冷的基因發作了。

趙構仔細思索後馬上收回岳飛領劉光世部隊的成命。答應好的收回劉光世的兵馬、吳階的兵馬給岳飛不算數了。

岳飛必須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須殺主戰大將祭旗 - 天天要聞

廬山腳下的岳母墓

岳飛聽到軍國大事,給皇帝當兒戲一樣駁回了。一氣之下之下回廬山給母親守喪。說到底岳飛還是年輕氣盛,他把趙構看成了漢武帝,自己自比衛青霍去病,但是趙構實在是不堪。

岳飛賭氣回廬山給母親守喪,這個絕對是犯了大忌諱,也說明岳飛此時還是太單純把政治上的彎彎繞繞想的太少。不過趙構當時忍了,他派李若虛王貴去廬山勸說岳飛以大局為重。李若虛和王貴也明裡暗裡說了岳飛這麼做非常犯政治忌諱。後來岳飛也沒有繼續鬧下去。

但是這個行為讓趙構覺得這傢伙和五代的軍閥無異,對岳飛的好感大為降低。

既然岳飛的節制劉光世兵馬的方案不通,那就還是用張浚的辦法了。結果張浚大人這次接收工作又搞砸了。

淮西軍兵怨的總爆發

接收劉光世部隊的接收工作組完全酒囊飯袋是不客觀的,他們也分析了劉光世部隊的組成。

這支部隊一部分是老的西軍轉變過來的,這部分人的主要領袖是王德,這批人認劉光世為老大,而且相對聽指揮。一支是被收編的義軍,大部分是兩宋之交,黃河泛濫後該地的流民,到了紹興年間這夥人實際佔了淮西軍的大頭,義軍這批人的頭頭是酈瓊。

岳飛必須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須殺主戰大將祭旗 - 天天要聞

酈瓊

張浚派來接收的呂祉思路就是聯合老的西軍軍頭的王德擺平酈瓊首的義軍派。理想很好,但是遠遠低估了這些年朝廷把淮西軍當炮灰,剋扣軍餉等行為導致的淮西軍主力的不滿情緒。

王德和呂祉改編部隊的事情很快引起了軍中大部分人員的不滿。劉光世看著爛泥扶不上牆,但真的肯為這批家園被占的流民要利益,而且劉光世有點社會痞氣,各方面能照顧到,算是個不錯的大哥。這次被明升暗降已經引起了很多不滿了,現在朝廷派來的大員又在擺官架子。淮西軍很多人覺得以後的日子更沒法保障了,呂祉剛到軍中就有人叛逃。

和張浚在陝西把人逼反的步驟一樣,這次呂祉也不好好做政治工作。來到部隊沒有和大家把道理講清楚,把朝廷政策說明白,還試圖聯合軍中親朝廷軍官清算不安分子。作風非常簡單粗暴,而淮西軍早就對一直欺壓他們的朝廷大爺不滿了,兵變只需要一個導火索。

這支一直被視為雜牌的軍隊已經到了兵變的懸崖邊了,最後的結果,酈瓊成功串聯了絕大部分軍人,擒殺了朝廷派來的呂祉以及張景等願意和朝廷合作的軍官,並裹挾所屬軍隊和百姓投向偽齊。

岳飛必須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須殺主戰大將祭旗 - 天天要聞

劉光世所部五萬二千人,除了王德嫡系的八千人外,基本被酈瓊成功策反,隨後裹挾數十萬百姓一起投向偽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淮西兵變

張浚因為是這次招撫工作的後台,加上陝西、淮西兩次搞出中高級軍官大規模叛逃,被朝中多人彈劾,黯然下課。

莫須有的罪名

淮西兵變導致南宋兩淮局面的暫時崩潰、張浚的徹底失勢和岳飛與趙構的首次反目。淮西兵變和岳飛沒啥關係,但是岳飛因為賭氣不奉詔,形象在趙構心中也急轉直下。

張浚下野後,朝廷的宰相換成陰險的秦檜。

紹興6年後,宋金之間雖然有多場戰役,但是雙方都看到了戰爭的天平不再一邊倒,從陝西到兩淮的千里戰線上,雙方的新均勢基本達成。

岳飛必須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須殺主戰大將祭旗 - 天天要聞

金人的騎兵不再天下無敵,南宋的野戰部隊成長極快

多年的戰爭造成離難,士大夫匡扶天下的志願,武人恢復中原的期望。南宋的上上下下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希望打過黃河。這股意願是南宋上上下下的主流民意。

這股主戰的民意洶湧,但是皇帝卻不想打了。到了飛鳥盡良弓藏的時候了。

面對民間、武人、官僚中的戰意,坐穩了皇帝寶座的趙構必須給出一個明確的停戰信息,讓天下人知道王師北定中原日不會再有了。

趙構有了一個趁手的工具人——秦檜。秦檜和趙構這會才是君臣和諧一步步推進著收回軍權。

岳飛必須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須殺主戰大將祭旗 - 天天要聞

秦檜

罷黜劉光世後,鎮守四川的吳玠病死,他的軍隊同樣被拆分成三部。接下來就是張俊、韓世忠、岳飛三位將領。

張俊和韓世忠識相的交兵權。韓世忠甚至自誣,在家大肆接收賄賂,表現出短志小人的樣子。

岳飛在紹興年間一直整軍備戰,還屢次上書:「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謀國不臧,恐貽後世譏議。」加上襄陽和河南的一系列大捷,成了抗金的一面旗幟。金人恨之入骨,南宋的投降派也欲除之而後快。

岳飛必須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須殺主戰大將祭旗 - 天天要聞

岳飛:「夷狄不可信,相國誤國啊」

紹興11年後,宋金大規模戰爭基本結束,三位將領張俊、韓世忠、岳飛被調到中央任職。

這個時候要取悅金人和讓國內的主戰派閉嘴,趙構決定要殺一名大將祭旗。岳飛夠得上這個分量,而且張俊和韓世忠太油條一嗅到風聲馬上交權,趙構也不好動手。

趙構還陰險的讓張俊受理。張俊當時是樞密使,接到了岳飛部將王俊的誣告。

趙構就是要讓軍頭也互相沾血,這樣以後主戰派就沒法在出頭了,畢竟最善戰的岳飛可是給你們軍頭+文官合力搞死的。

張俊審問後把案子移交給了大理寺。在這件事情中,張俊作為軍事長官,面對下級軍人的告變,在審問之後將證據移交給司法部門,流程沒有問題。到這裡也沒有任何造反的實質證據,只有一句岳飛當年的吹牛稍微有點對上不敬。

岳飛32歲時曾喝酒吹牛:「本朝只有太祖三十多歲當上了節度使,我如今和太祖一樣也是三十多歲當了節度使」。但這個玩笑話審判根本上不了檯面。如果以這句話定罪那不就是說大宋太祖也是謀反上位的?

岳飛必須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須殺主戰大將祭旗 - 天天要聞

岳飛墓

但是這個案子已經在趙構的授意下要辦成鐵案。最後案子以莫須有的理由被辦死了。

趙構要讓其他武人也沾了岳飛的血。對岳飛、岳雲張憲監刑的楊沂中,在抗金戰鬥中多獲功勛和岳飛私交也很好,這麼和岳飛私交極好的人被趙構任命為岳飛的監斬官,要承受沒賣友求榮的千古罵名。加上是張俊將岳飛移交了司法部門,所以岳飛的冤獄這一條主線是主和派文官主使,主戰派武將操作的一個局面。

這樣一來,南宋的主戰派武人代表也沾了岳飛的血,那麼以後再想對金人用兵。那麼無論如何也繞不開殺岳飛這件事。趙構殺人誅心的讓南宋主戰派今後的歲月全部都閉嘴了。

岳飛死後第二年,秦檜指使台諫官員彈劾張俊,最終張俊的樞密使職位被罷。南宋的功勛武將被自己人全部陰死了。

岳飛必須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須殺主戰大將祭旗 - 天天要聞

活到80多高壽的高宗

刻薄寡恩的趙構是一切的總導演。秦檜、万俟卨是干臟活的。這些陰謀詭計的始作俑者們相互成就,葬送了本來有希望的北伐事業。作為報應,南宋皇族除了趙構,還有3位皇帝絕嗣,趙構沒有跪在岳飛墓前,但是他永遠受到愛國中國人的唾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 天天要聞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在某乎上看到一個答案,說的是為什麼多爾袞被後人捧得那麼高?這答案給我看樂了!說多爾袞有一項功勞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為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做了一個偉大的實驗。他以開國皇帝之實力,挫骨揚灰的悲慘結果,告訴了後世:帶著孩子的盤不能接,別人的兒子養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聞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軍老戰士、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歲。施平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舊文《施平:一隻理想主義的「土撥鼠」》(原載於2015年4月11日《文匯報》),以饗讀者。百歲施平,攝於2010年9月。「我是一隻土撥鼠。」施平在自傳里這樣寫...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 天天要聞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一張老照片,珍貴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拍攝於1947年,拍攝地點在陝北小河村,這是毛主席與機要科人員留下的彌足珍貴的合影和罕見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此時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樣蹲在地上,也沒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並不影響他的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 天天要聞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哥走的是懷念,還有傷感兵駐慶遠期間爆發的「萬里回朝」事件,對石達開的打擊是致命的,除了太平軍精銳損失慘重,更嚴重的是此事帶來的感情傷害。石達開沒有料到自己竟然會落得個眾叛親離下場,那些曾經無限擁戴自己的兄弟們,為什麼都會選擇離我而去,難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