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亞《珍珠與刺激》網站9月10日文章,原題:選邊站隊美國後,澳大利亞對華貿易困境只能怪自己 北京應謹慎應對(澳方)試圖令雙邊關係重回正常軌道,避免獎勵堪培拉的脅迫行為。
澳大利亞代表團啟程前往北京。此訪旨在推動兩國關係在澳總理訪華前完全恢復。目前還不知道堪培拉希望通過有關此訪的會談達成何種氛圍。對北京越發負面的態度,尤其是澳媒體,疏遠了兩國人民之間的善意。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的民調顯示,42%的澳華人感到媒體對華報道太負面。
對堪培拉而言,戰略與經濟利益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而二者是澳中關係的主要特點。有報道稱,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對歐盟官員稱,「奧庫斯」協議讓澳不再騎牆保持中立,未來40年都已被鎖定。去年澳外長訪華紀念兩國建立外交關係50周年。那次訪問以及此次訪問,並不意味著兩國關係重啟。
一方面,澳敦促中國解除針對澳商品的關稅,這可能是即將到來的會談的關鍵話題之一。另一方面,澳堅稱有關關稅對澳經濟幾乎沒影響。而最近一份有關澳葡萄酒業的報告認為,若目前關稅舉措持續至2026年,該行業需4年才能恢復平衡。據估計,中國的相關措施令澳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遭受66億澳元(約合310億元人民幣)損失。澳方一直在試圖緩和同中國的關係。
煤炭是澳努力實現出口多樣化卻未能如願的例子之一,印度等國購買澳煤並非因為質量,而是能拿到折扣價。
澳的反外國干涉法案旨在遏制中國影響力。澳還被視為提升美國在地區利益的「急先鋒」——擴大美國在澳軍事存在,勸說其他國家不使用華為,叫囂對新冠病毒溯源。澳大利亞經濟的對華依賴越來越與其精心編織的「中國威脅」相矛盾。選邊站隊美國陷入零和遊戲,不符合澳人民的利益。
中國應對即將舉行的會晤抱謹慎態度。出於遏制中國和平崛起的目標,澳已改變同美國的關係。中國應避免試圖把澳大利亞同美國孤立開來看,相反,應基於澳當下所作所為和美國的脅迫政策來評估同澳大利亞的關係。(作者薩米德·巴沙,王曉雄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