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魏忠賢這個明朝權監,相信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畢竟明朝的權監有千千萬,但是魏忠賢卻僅僅只有一個,這個一個指的是他對權力的掌握已經超越了之前的所有太監。
天啟七年,河間府的一座客棧陷入騷亂,而這一起騷亂源自於一位大人物的自殺,這一位大人物就是魏忠賢。
一代權監怎麼想都沒有想到,自己的最終歸屬竟然是一座客棧。要知道,當年他對權力的掌握可謂是離譜到了極點。
有的人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已經享譽盛名,而有的人年過半百才事業有成,當年的劉邦是如此,現如今的魏忠賢也是如此。
其實劉邦、魏忠賢還是有共同點的,就比如兩個人都是地痞無賴出身,只不過魏忠賢更加的地痞,更加的無賴。
在他二十歲出頭的那一年,將原本美滿的家庭攪到妻離子散,為什麼呢?因為他賭博欠下巨款,但是卻沒有錢還,結果只能將房子、地契、女兒全部賣掉,而他的妻子則離他而去。
畢竟以當時的情況來說,就算他把他的妻子賣掉也是意料之內的事情。
而將一切都付之一炬的他能不能把欠款還上呢?不能,這也是他為什麼要進宮的原因。
因為在宮外,他已經活不下去,倘若不進宮的話,只有兩條路,第一條路:被活活打死,第二條路:淪落他鄉,而進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知道,在當時,當太監可是一件搶手的活,特別是魏忠賢所在的河間府,都能稱得上是一個熱門的崗位,正是因此,魏忠賢根本沒有任何的優勢。
因為太監是需要從小培養,而魏忠賢當時已經二十歲出頭,誰會去培養他?
但無奈的是,他連規矩都沒有搞清楚,就已經自宮,原本雪上加霜的他,更加雪上加霜。
有的人或許好奇,他為什麼要自宮呢?難不成就不怕流血過多死亡嗎?當然怕,但怕又有什麼用?要是去專業的醫療機構,得需要五兩銀子,而五兩銀子相當於現如今的四千塊錢。
要是有這四千塊錢,他還去當什麼太監,直接就拿去賭博。
被逼無奈的魏忠賢只能硬著頭皮在京城找工作,什麼樣的人家會找太監當奴僕呢?當然是已經混起來的太監。
魏忠賢在司禮監秉筆太監孫暹的府里當奴僕,而由於他勤勤懇懇,孫暹利用在宮裡的地位保舉他進宮。
當然,孫暹保舉他還有另一層原因,那就是在宮裡培養屬於自己的勢力。要知道,魏忠賢進宮的時候,可不叫魏忠賢,叫孫進忠。
相信魏忠賢在沒有進宮之前,肯定是一腔熱血的,畢竟太監這一條路得道升天的概率可遠遠高於文官的那一條路。
有的人寒窗苦讀一輩子,連官都當不上,而太監只需要一刀即可。
但一件事情越是簡單,競爭力就越強,魏忠賢在皇宮裡當三十年的差,僅僅只是一名看守倉庫的太監。
其實這也正常,畢竟對於當時的太監而言,魏忠賢的出身就有問題。
明朝哪個地方出權監最多呢?司禮監,而司禮監的權監都是出自哪裡呢?出自於內書堂。
內書堂就是明宣宗特地用來教導太監讀書的機構,王振出自這個機構,劉瑾也出自這個機構。
而魏忠賢轉運的那一年是在天啟二年,他為什麼能轉運呢?因為他在這一年遇到了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就是客氏。
憑藉一個女人就能得道升天,有這種好事?的確有這種好事。要知道,客氏可不是一般的女人。
客氏是朱由校的乳母,而一般的乳母都在皇子十歲之前離開皇宮,畢竟哪裡有人十歲以上還需要喝奶,但客氏卻在皇宮裡住到朱由校去世,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種種證據都表明她跟朱由校有一腿。
就比如,在朱由校結婚的當天,她是皇宮裡最不高興的一個,還有她出宮僅僅只有不到三天的時間,朱由校就茶飯不思。
「道路傳謂,上甫出幼,客先邀上隆寵矣。」——《甲申朝事小紀》
要知道,當時的朱由校連二十歲都不到,而她已經四十歲,怎麼可能會喜歡他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戀母情節。
要知道,明朝的皇帝在這一方面可是有前科的,這個前科就是朱見深。
正是因為朱由校離不開客氏,客氏才膽敢聲稱自己是朱由校的第八母。
要知道,其他的七母全部都是朱常洛的妃子,她此舉無異於僭越,但她僭越的不僅僅只是在這一方面,還有待遇方面,她的待遇與皇后相同。
一個乳母能混到這種程度,整個明朝也就只有一個客氏,既然她的身份如此之高,魏忠賢是如何搞定她的呢?這要多虧魏忠賢當年是自宮的。
由於自宮的原因,魏忠賢割的並不怎麼乾淨,而客氏又是一個私生活有問題的女人,早在她擔任朱由校乳母期間,就經常出宮與各種男人交往。
試想一下,就她這種女人,長時間在皇宮裡待著,最需要的會是什麼?
「魏雖腐餘,勢未盡,又挾房中術以媚,得客歡」——《稗說》
將其拿下的魏忠賢算是步入仕途的巔峰,從一個看守倉庫的太監不到兩年的時間一躍成為司禮監秉筆太監。
要知道,司禮監秉筆太監可是相當於皇帝私人秘書這類的角色,皇帝的聖旨是由他們進行書寫,奏摺是由他們進行審批。
而這難道就已經是魏忠賢的全部了嗎?不是,他還有另一層身份,那就是東廠提督太監。
東廠是高於錦衣衛的特務機構,為什麼高於錦衣衛呢?因為東廠的最高領導是太監,相比於錦衣衛的最高領導更加的值得信任。
而特務向來不在法律的框架之內,他們的所作所為完全不需要任何的法律依據,說抓你就抓你。
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東廠提督太監雖然足夠恐怖,但還到不了第一的地步,因為第一是司禮監掌印太監,也就是司禮監的最高領導以及太監的最高領導。
不旦管理著所有的太監,就連司禮監秉筆太監的所有工作都是在他的監督下進行,倘若沒有他的許可,司禮監秉筆太監如同虛設。
但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體乾是魏忠賢一手提拔上去的。
魏忠賢憑什麼提拔司禮監掌印太監呢?要知道,太監是什麼?是皇帝的奴才,身份並不能代表他們的高貴,只有受皇帝信任,才能代表他們的高貴。
而魏忠賢相比於王體乾更加的受朱由校信任。當然,他這個受朱由校信任的源頭來自於客氏。
司禮監掌印太監、司禮監秉筆太監、東廠提督太監,這三層身份的加持已經足以讓魏忠賢傲視整個太監界,但他的野心可遠遠不止於此。
當時朝廷的第一大政黨是東林黨,東林黨能成為第一大政黨,當然是因為鬥倒了其他的政黨,而這其他的政黨就是齊黨、楚黨、浙黨。
這三個政黨一直在暗地裡試圖顛覆東林黨的統治,而魏忠賢的出現恰好合他們的胃口,他們一致加入閹黨,要與東林黨來上一場決鬥。
而東林黨的內部也出現了問題,因為有一部分的東林黨人直接倒戈到閹黨那一邊。
他們為什麼倒戈呢?原因很簡單,試想一下有兩條路讓你去走,第一條路是堅持原則,前途渺茫;第二條路是放棄原則,一路順風。
你會選擇哪一條路?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第二條路,當時倒戈閹黨的東林黨人就是如此。
隨著東林黨在朝廷里的話語權越來越弱,但是又沒有退出朝廷的舉動,魏忠賢一一對他們進行了清除。
而這個清除的過程相當的血腥,那就是將他們抓到監獄裡活活整死,這個整死的過程相當的殘忍。
就比如楊漣,他的死因是因為釘子打入腦袋,但在死之前,他已經經歷了非人的折磨,先是將他的肋骨一條一條的擊碎,又是將布袋壓在他的身上,後是將釘子釘入他的耳朵。
縱觀明朝歷代權監,也就只有魏忠賢手段最為橫辣,不過這也正常,畢竟你不能指望跟一個地痞流氓講原則,講規矩。
隨著東林黨的消失,閹黨自然就一家獨大,而作為閹黨的最高領導者魏忠賢,當仁不讓地成為內廷、外廷的第一把手,這也是為什麼別人將他稱為「九千九百歲」。
其他太監掌權時期,有人敢反抗,而到了他這個時期,沒有任何一個人敢反抗,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已經將所有人變成他的人。
「自內閣、六部至四方總督、巡撫,遍置死黨。」——《明史·魏忠賢列傳》
但他這個九千九百歲的權力是建立在朱由校不理朝政的情況下,倘若朱由校理朝政的話,只要一句話,他頃刻間就能一無所有。
難不成他就不能反抗一下嗎?反抗不了。
皇權發展到明朝已經到達了一個頂峰,司禮監的權力也好,內閣的權力也好,只要皇帝一句話就能收回,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嘉靖一朝。
嘉靖在位四十五年,結果呢?愣是沒有出現一位權監、一位權臣,原因就是在於他不上朝,但又想掌控朝政,怎麼做呢?將權力全部收回來。
當然,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工作要加倍努力,而這也是他為什麼熬夜批奏摺的原因,同時也是崇禎繼位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逼死魏忠賢的原因。
要說到明朝超越皇權的大臣,只有一位,那就是張居正。要知道,張居正連皇帝都敢打,罪己詔都能代表皇帝下,說他是明朝的霍光絲毫不為過。不過張居正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那就是皇帝年幼,太后信任他,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東廠提督太監馮保又是他的死黨,魏忠賢根本不可能有這種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