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為了加快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央大力選拔優秀的年輕幹部,中組部也按照中央指示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以及專業化」標準篩選了一批中青年高級幹部,尤其是1983年之後,很多幹部得到破格提拔,走上重要崗位,並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也是那段時期受到重用的幹部之一,並擔任了山西省副省長以及陝西省省長等職務,他的名字叫白清才,也是一個非常尊重知識分子的領導幹部。那麼,白清才的身上都有什麼故事呢?
白清才出生於1932年,山西省五台人,在白清才的青少年時期,他見證了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打敗日本侵略者與國民黨,建立了新中國。成長於這樣的環境,白清才自懂事起就樹立了報效祖國的決心,1949年,17歲的白清才加入了共青團,不久後,他進入中國人民銀行山西省分行工作,從一個普通的職員做起,後來擔任了股長等職務。
1959年,白清才被調到山西省財政貿易委員會工作,此後很長一段時間,白清才一直在山西省的基層從事財貿等方面的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並逐漸成長為一名獨當一面的優秀幹部。
時間很快就來到1966年,這一年,十年特殊時期開始,白清才也受到了迫害,直到1970年才重新復出。復出之後,白清才被調到山西省計委,1975年,他晉陞為山西省委財貿部副部長,成為一名副廳級幹部。
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白清才迅速受到重用,1981年,他調任山西省晉東南地委常務書記。需要說明的是,當時設有第一書記,白清才擔任的常務書記並不等同於地委第一書記,不過,因為當時的第一書記生病住院,晉東南地委的實際工作由白清才主持。
白清才主持晉東南地委工作期間,恰好山西全省正在糾正清查擴大化的錯誤,對白清才來說,這項工作比較棘手,一方面,省里催促得很緊,另一方面,被清查的人也與清查工作糾纏較多,導致工作進度緩慢。面對這種情況,白清才既做好了清查對象的工作,又做好了廣大幹部的思想工作,使得這項比較棘手的工作順利完成。
1983年,在幹部年輕化政策的推動下,白清才擔任了山西省副省長,1990年,白清才又被調到陝西,擔任了陝西省長一職。值得一提的是,不論擔任山西副省長還是陝西省長,白清才在實際工作中都能密切聯繫群眾,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時刻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
白清才還非常尊重知識分子,白清才擔任陝西省長期間,陝西籍的作家路遙患病住院,白清才非常著急,親自作出指示,盡最大力量搶救路遙。可惜的是,路遙因為病情嚴重,42歲英年早逝。後來在陝西的一次文藝工作會議上,白清才在提到路遙的時候還非常痛心,他說:「一次會議可以選出一位省長,培養一個作家卻需要好多年」。
從白清才的話我們可以看出,在他的心目中,作家是比省長更難培養的,足見白清才有多麼尊重知識分子。2003年,白清才離休,晚年他主要生活在山西,依然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力所能及的工作。2016年,白清才因病去世,享年8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