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不貪不好色不賭,為何因「錢」落馬?

2023年08月29日22:50:07 歷史 1905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過去常有一句俗話將地方官員稱作「父母官」,這其中的涵義直接關聯於他們對待百姓的態度。正直官員常將治下百姓視如己出,致力於公正清廉的施政。然而,有人對這一觀點產生了誤解,認為只要不沾染腐敗,不接受賄賂,便可無視職責,這種看法卻往往對百姓造成嚴重傷害。

從童名謙的一生經歷中,我們不難看出性格的塑造往往始於童年。1958年,童名謙誕生在湖南附近一個小村莊,其父母皆為普通農民,生活樸實。儘管家境平平,童名謙得以完成義務教育,由於聰慧機智,備受老師歡迎。父母常告誡他務實做人,避免引發紛爭。這番話語在他內心深處埋下了「老好人」的性格種子,讓他一直保持低調平和,避免爭鬥。

他曾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不貪不好色不賭,為何因「錢」落馬? - 天天要聞


後來,童名謙進入黑龍江省的糧油廠,擔任搬運工。他的低調、認真以及與同事們的融洽相處,使其逐漸獲得領導的青睞。幾年後,他轉入組織部門擔任幹事,這份工作為他培養了更多的低調性格,伴隨著他逐步攀升。在領導眼中,童名謙是個靠譜的年輕人,一直以來都樂於接受機會,他的低調與謹慎也使他更容易抓住機會。

他曾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不貪不好色不賭,為何因「錢」落馬? - 天天要聞


然而,提升學歷成為童名謙繼續前行的阻礙。他決定再次投身學業,報名參加中央黨校考試,成功獲得研究生學位,這成為他職場中的轉折點。有了基層經驗,又加上學歷的加持,童名謙成為領導們關注的焦點。歷經團組織和地方鍛煉,他最終坐上了衡陽市委書記的職位,這也算得上他職業生涯的巔峰。

然而,隨著童名謙步入高位,他不負責任的態度也漸漸顯現。一次涉及湖南省人大代表選舉的賄選醜聞成為導火索。儘管他之前表示要保障選舉的公平公正,但他卻未能及時採取行動,任由問題惡化。企業家偽裝成農民、工人參選,賄賂的現象愈演愈烈。儘管童名謙沒有親自參與,但他冷眼旁觀的態度實際上為罪犯提供了機會。賄款不斷膨脹,案件影響擴大,最終被揭發並調查。

他曾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不貪不好色不賭,為何因「錢」落馬? - 天天要聞


終於,這次賄選事件爆發,涉案金額高達1.1億元,童名謙被判刑五年。雖然他並未親自犯罪,但他的不作為卻助長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這種「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行為應當受到譴責。童名謙的人生軌跡警示我們,為官者不僅應避免腐敗,更應盡職盡責,對待百姓的福祉負起責任。在高位的權力下,他們的每一個決策都會對人民生活產生深遠影響,這種責任不容忽視。

他曾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不貪不好色不賭,為何因「錢」落馬? - 天天要聞


總之,童名謙的經歷充分證明,官員不應僅僅滿足於不貪腐,更應以實際行動為民眾謀福祉。低調和正直無疑是美德,但對於那些身居高位、承擔重任的人來說,更應當以真正的行動承擔起責任,不僅為自己的前程負責,更要為人民的幸福負起責任。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詮釋「為民」的初衷,不辜負「父母官」的美好寓意。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 天天要聞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立獅腦山巔,望太行雲煙。那座座峰巒如同無言的豐碑,銘刻著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崢嶸歲月、不朽功勛。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紀念日,正在山西陽泉市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為粉碎...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 天天要聞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省陽泉市考察。他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重溫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光輝歷史,了解當地開展革命歷史教育、傳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等情況。 陽泉獅腦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團大戰紀念碑直指蒼穹 不遠處,...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 天天要聞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焚燒秸稈,常被誤認為是千年傳統,實則是現代農業的「時代病」。古人用秸稈,少有「一燒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萬種智慧。 從《齊民要術》到《陳旉農書》,從堆肥還田到修築屋舍,秸稈在古人的手中,是滋養農田的肥料,是遮風擋雨的材料,是飼養牲畜的食糧。焚燒秸稈,絕非古人首要的選擇,而是現代化農業發展中人們...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 天天要聞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血與火的14年抗戰,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無數國人在民族危亡時挺身而出,奉獻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在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對日戰事最多、最慘烈的正面戰場之一。當時全省人口3000萬,徵募的兵...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 天天要聞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高志凱和他那句「在恆河畫一條線」的說法都火了。有網友還提議,這條線未來就應該叫「高志凱線」。印度人聽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條線的由來高志凱是一位智庫學者,他所說的畫一條線,實際上是針對臭名昭著的麥克馬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 天天要聞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公元 105 年,東漢宮廷宦官蔡倫將一批質地輕薄的 「新紙」 呈給漢和帝。誰也未曾料到,這看似尋常的發明,會成為撬動中華文明進程的槓桿。在此之前,竹簡笨重如石,絹帛貴比黃金,知識的傳播被牢牢鎖在少數人的書架上。
梅國強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梅國強同志逝世

湖北中醫藥大學7月7日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當代著名中醫學家、傷寒學泰斗、國醫大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獲得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獲得者、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湖北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梅國強同志因病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