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文成公主和親,卻不知其功勞巨大,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吐蕃

2023年08月05日23:11:05 歷史 1681

世人只知文成公主和親,卻不知其功勞巨大,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吐蕃 - 天天要聞

文案|水生煙客

編輯|水生煙客


前言

文成公主吐蕃的聯姻,將漢族在中原的科技與文化帶入了吐蕃,這一過程對吐蕃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體現在人民生活、社會發展等各個方面。

從吐蕃發展的前代和後代入手,通過對比,來剖析中原文明對吐蕃文明的引入和影響。

世人只知文成公主和親,卻不知其功勞巨大,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吐蕃 - 天天要聞



一、衣著的改變

服飾包括服裝,飾品,紋身等,在長期與漢族、蒙古族滿族接觸的過程中,藏人的服飾在顏色和做工上都發生了變化,但是整體結構上卻沒有太大的變化。

吐蕃境內氣候寒冷,風沙多,居民大多以皮衣為主,衣襟寬大,防風耐磨,注重實用性,在美的方面,還有待提高。

文成公主出嫁之時,帶來了一件特製的八鳥紋錦緞,還有各色羅綢,五顏六色的衣裳,吸引了不少賓客,紛紛脫下了氈裘,穿上了花花綠綠的衣裳,漸漸變成了華服。

世人只知文成公主和親,卻不知其功勞巨大,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吐蕃 - 天天要聞

由於地理、氣候等因素的限制,服裝結構上的變化不明顯,但材質和裝飾品的顏色卻有了變化,工藝也越來越成熟,成品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文成公主不僅帶來了許多與服飾製作技藝有關的書,還帶來了一群手藝精湛的裁縫,還親自教導了當地的百姓們紡織、刺繡之術,還提出了一些改進的建議。

至於化妝,按照《舊唐書·吐蕃傳》的說法,吐蕃人有一種習慣,就是在臉上塗抹一種黃色的東西,可以擋住太陽的暴晒,保護皮膚,但是因為文成公主不喜歡,所以就取消了這個習慣,但是到了長安,這個習慣就變得流行了起來。

世人只知文成公主和親,卻不知其功勞巨大,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吐蕃 - 天天要聞

《時世妝》是一首詩,詩中寫道:

「時世妝,從城裡出來,人盡皆知。時光流轉,不離身。烏膏潤唇如泥,眉筆垂下八字鬍。」

二、改變飲食習慣

在吐蕃的時代,人們用的是《舊唐書·吐蕃傳》中的「用毯子做的盤子,用的是一種特殊的餐具和廚具。

世人只知文成公主和親,卻不知其功勞巨大,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吐蕃 - 天天要聞

由於生產技術落後,科學技術還沒有發展起來,人們還處在依靠自然生存的初級階段。

文成公主帶來的是各種農作物的種子和耕作技術,《松贊干布遺訓》中記載,文成公主曾將漢國蕪菁的種子,送往吐蕃,傳授耕種、改良土壤的方法。

有一位來自漢人領地的皇后,帶來了五千五百種不同的牲畜,西藏每年都會有乳酪酥油豐的收穫。」

世人只知文成公主和親,卻不知其功勞巨大,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吐蕃 - 天天要聞

按照藏人的說法,種植青稞、小麥、豌豆,用水磨,放牧綿羊,都是文成公主和她帶來的工匠們傳授的。

從這些記載和傳說中,不難看出文成公主是帶來了不少武功和法門,其中一些傳說和傳說,雖不夠準確,卻可反映出當時百姓對文成公主的熱情。

吐蕃以前是以游牧為主,農業生產次之,而游牧經濟又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地方,容易造成掠奪,不利於穩定。

世人只知文成公主和親,卻不知其功勞巨大,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吐蕃 - 天天要聞

由於唐朝的影響,一些地方開始實行雙牛犁田,據說西藏山南的文成公主,就是把「二牛抬杠」的耕種方法帶到這裡來的。

《吐蕃王統世系明鑒》記載,公主到了康地的白馬村,開荒種菜,安了一座磨坊,將乳製成乳酪,再將乳中的油脂提煉出來,製成甜點。

中原先進的生產方式傳入吐蕃,改變了他們的生產方式,王劍在《涼州行》中寫道:

「蕃人以前不會耕田,現在卻學會了種穀子。」


世人只知文成公主和親,卻不知其功勞巨大,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吐蕃 - 天天要聞

生殖種子和技能引入後,還需要有效的力量來加以配合,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果。

在傳授了這門技術之後,他又在中原地區學習和頒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推行土地制度,登記人口數量和耕地面積,穩定賦稅,擴大荒地,合理安排牲畜生產等等,同時為了方便貿易,他還統一了度量衡,布了許多東西。

這對中原農業在吐蕃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有計劃的種植,有目的的施肥,都是為了提高吐蕃的生產力。

世人只知文成公主和親,卻不知其功勞巨大,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吐蕃 - 天天要聞

所以科學上所用的方法,不但能保證糧食產量,而且能豐富百姓飲食的品種,豐富百姓餐桌。

許多地區的農業生產方式和農業生產條件,都與中原地區的漢人相似,飲食結構也相似。

在食物的變化中,值得一提的是茶葉,吐蕃人喜歡吃肉,經常喝茶葉,可以祛除油膩,對身體也有好處。

世人只知文成公主和親,卻不知其功勞巨大,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吐蕃 - 天天要聞

文成公主帶來的茶葉,在當地百姓中廣受好評,成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在某些人的眼中,已經成為了靈丹妙藥。

山南有一首民歌,叫做《公主帶來龍紋杯》,其中有一首:

「這是一隻龍紋茶杯,公主帶回了西邊藏,一看到這隻茶杯,我就想起了公主的仁愛。」

很顯然,這位文成公主在帶來茶葉的同時,也帶來了喝茶的器皿,這是要將中原的茶葉,通過文化傳播到吐蕃的意思。

世人只知文成公主和親,卻不知其功勞巨大,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吐蕃 - 天天要聞

到了後來,唐朝的貿易中,茶葉和絲綢成為了最重要的商品,廣大民眾對茶葉的需求與日俱增,推動著茶馬互市的蓬勃發展,對茶葉市場的需求也越來越加。

另外,文成也將葡萄酒釀造的技藝傳授給了大家,居住於青藏高原嚴寒地帶的少數民族,性格粗獷、好酒,新一代的繼承者使釀造工藝更加多樣化,同時也提高了葡萄酒的釀造品質。

三、構架的改變

文成公主從漢人那裡帶來了三十二位工匠,他們將中原建築風格和技術,傳授給了他們,促進了吐蕃漢建築事業的發展。

世人只知文成公主和親,卻不知其功勞巨大,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吐蕃 - 天天要聞

吐蕃人以氈帳為居所,建築簡單,多築放牧,多濟,是以氈帳為主要居所,文成公主入藏之後,漢人在中原地區的土、木造業上,得到了廣泛的傳播。

文成公主和親的歷史,在當時就推動了周邊道路的修建。為了迎接公主,松贊干布特意在柏海城搭起了帳篷,布達拉皇宮也是為了迎接公主殿下而修建的。

根據考證,唐代與蕃人之間的道路自古就有,只是在唐代與蕃人結成友好關係之後,這條蜿蜒曲折的道路便被擺在了歷史的台上,成為後世學者研究的對象,而這條道路卻是通往高原的必經之路。

世人只知文成公主和親,卻不知其功勞巨大,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吐蕃 - 天天要聞

文成公主和親的路上,沿途修建了許多驛站。

一路上,公主傳授一技之長,深受百姓敬仰,公主在這裡逗留了一段時間後,有人保護了公主的營房,甚至有人將公主的容顏印在了石上,讓百姓懷念,後來有人為了不讓雕像受損,在這裡修建了一座寺廟,成為百姓祭祀的場所。

公主入藏後親自在大昭廟前栽種了一棵柳,意為公主柳,又名「唐柳」,又親自參與了另一座著名寺廟「小昭寺的修建。

世人只知文成公主和親,卻不知其功勞巨大,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吐蕃 - 天天要聞

據說小昭廟修建之時,工程進展極不順利,到了白天,還未完工,便轟然倒塌,弄得百姓人心惶惶,文成公主以漢人的占卜之法,化解了這尷尬局面,終於把小昭廟蓋成了。

小昭廟是在文成公主的規劃和規划下建成的,具有濃郁的漢築風格,這是中原優秀文化傳承的直接體現。

後來,松贊干布又多次向大唐朝求援,請求工匠,典籍,著作,以促進吐蕃建築的發展。

世人只知文成公主和親,卻不知其功勞巨大,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吐蕃 - 天天要聞

四、運輸方式的改變

文成公主長途跋涉,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來到了吐蕃。

學術界關於他入藏的路線,大致有三種法,一種是經過天水臨洮蘭州樂都西寧日月山,恰布恰,溫泉,黃河源巴顏喀拉山清水河玉樹,最後越過唐古拉山,進入西藏。

盧耀光認為,這條古道,是文成公主和親之後修建的,與官府修建的驛站大道,有著一定的聯繫。

世人只知文成公主和親,卻不知其功勞巨大,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吐蕃 - 天天要聞

就像之前所說,「唐代有一條古老的道路,可以通往藏地,但距離不同,道路也不同。

隨著文成公主毅然入藏,唐蕃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這條道路也越來越繁榮,各種制度也越來越完善,最終形成了一條著名的唐蕃道路,隨著道路的不斷完善,各種制度也越來越完善,最終形成了一條著名的唐蕃路。

在這條古路上,吐蕃派遣了大量的使節和商人,前往中原地區學習科學、技術、文化、政治、法,促進了地方社團的發展。

世人只知文成公主和親,卻不知其功勞巨大,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吐蕃 - 天天要聞

根據統計,從文成公主和親到覆滅吐蕃的200多年時間裡,兩國之間的使節往來超過200次,這不僅是兩國關係密切的徵兆,同時也是兩國關係發展變化的徵兆。

吐蕃之始,鞏固力圖與唐朝結盟,這一過程,逐步促成了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也為後來兩國之間的交流打下了基礎。

古代道路上來往的使節,本身就是一個文明的載體,交通工具帶來了文明的傳承。

在文成公主入藏七十餘年之後,吐蕃再次與唐朝聯姻,並迎娶了金城公主

世人只知文成公主和親,卻不知其功勞巨大,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吐蕃 - 天天要聞

就像是當年文成公主入藏一樣,這位金城公主的聯姻,也給吐蕃社會帶來了先進的技術與文化。

比以前更多的書籍、典籍、能工巧匠,帶著中原地區的文化,蜂擁而至,為吐蕃商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

五、藝術與宗教的變化

文成公主入宮藏之時,還帶來了許多與音樂、歷史、天文、曆法有關的典籍,匠人們也都跟著一同入宮,本著「授之以漁」的教義,確保百姓們都能熟練掌握這門技藝。

世人只知文成公主和親,卻不知其功勞巨大,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吐蕃 - 天天要聞

文成公主是第一個和藏聯姻的公主,她不僅拉近了漢藏兩國之間的關係,還給吐蕃帶來了許多中原的文化功法,深受廣大民的喜愛。

他們稱文成公主為「綠度母」,甚至有一首名為《文成公主》的藏書,專門用來歌詠她,顯示了他們對文成公主的熱烈愛慕。

公主去世後,後人為了紀念她的功績,專門設立了兩個節日,一個是4月15日,「薩嘎達節」,一個是藏曆10月15日,公主生日辰。

世人只知文成公主和親,卻不知其功勞巨大,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吐蕃 - 天天要聞

而在宗門方面,公主也帶來了大量的經書和釋迦牟尼十二歲時的佛像,那是一支龐大的隊伍,在漫長的旅途中,不畏艱難險阻,執意要將佛像帶入宗門。

據說,車隊經過貝納水渠時,文成公主帶領工匠,在懸崖峭壁上雕刻了許多佛像和經文,還修建了一座佛塔

這些佛像、經文、寺廟,共同促成了吐蕃宗教文化的發展,民眾對宗教的熱情高漲,漢地的佛教文化,也就自然而然的融入了各種天文、曆法、典籍、醫術等中成了原宗教文化。

世人只知文成公主和親,卻不知其功勞巨大,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吐蕃 - 天天要聞

宗教信仰的傳播,使得唐朝與蕃人之間,始終保持著聯繫。

結語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漢民族與藏民族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促進了社團文化的發展,促進了我國文化事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崔永紅.文成公主與唐蕃古道 [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p19.

2.顧學頡校點.白居易集 (第一冊)[M].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p82.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