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2位幸運兒武將:險些被一個字,就耽誤一生

2023年08月04日13:04:04 歷史 1375

有時候一個人,往往會被一個字就耽誤一生。

眾所周知,在官府日常的報告中,往往經常會出現一些錯誤,在所難免。

宋朝2位幸運兒武將:險些被一個字,就耽誤一生 - 天天要聞

宋朝官員審查文案

而宋朝重文輕武,如果是文官,還可以自己說明加以修正,唯獨武官就可憐了,尤其是下層武夫出身的武官更為嚴重。

宋朝就有兩個武將幸運兒,多虧有貴人相助,躲過了一字之劫。

1、第一個幸運兒

南宋時期,甘肅平涼的一個副都軍頭請求調換官職。只因他的請調報告中的「副」字是添上去的,而被相關的官吏給扣壓了,因為懷疑是軍頭自己後來加上去的。

而可憐的軍頭本人,對此無法解釋。

結果有人就把這份請求報告,交給了一位叫做洪邁的官員,做複審。

洪邁發現添加的這個字與正文同屬一種字體,於是他就負責此事的官員說道:「

這個軍頭如果要作弊,那麼他該給自己增加品級,而不可能把自己降為副職吧。所以,看來這是起草報告的辦公室人員的失誤,這一點毫無疑問。」

相關官員對於洪邁的解釋比較認可,於是就為這位軍頭調了官職。

2、第二個幸運兒

宋朝還有一位武將叫做李青,官職是武翼郎,在軍中服役了一段時間之後,到了磨勘升級的時期。

什麼是磨勘呢?

簡單來說,就是考核期。宋代關於晉級有條件和年限的規定,優者可提前升級,劣者則延緩升級,這種規定稱為磨勘。

尚書左丞在驗收他的請求文書時,發現上面剛開始稱「大李青」,於是官吏便認為李青是冒名頂替,李青對此也無法解釋。

申請文書就壓了下來。

隨後一位官員叫做周茂振,他代理吏部尚書時,知道了此事,於是細細閱讀他的十多篇申請報告。

周茂振發現其中第一篇,明明前面稱「大李青」,而隨後的正文大概是由於筆誤丟掉了「大」字,所以以後各篇都是照抄下來的,只寫作「李青」。

誤會解除了。

於是當天就給李青升了俸祿。而且也將周茂振提供的證據附在了升遷公文中。

副都軍頭和李青兩人都險些因為一字之差,從而耽誤了調換升遷,但是僥倖的是,誤會最終都被解釋清楚了,他倆都是幸運兒。

而歷史上那些沒人注意到的「一字之差」,從而被影響一生的人,又有多少呢?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一心為公的教員 - 天天要聞

一心為公的教員

教員始終秉持著"天下為公"的崇高理想,如同孫中山先生所倡導的那般,將拯救黎民百姓視為畢生使命。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以他的才學與家世,本可安享優渥生活,卻毅然選擇了荊棘遍地的革命道路。
太子朱標38歲猝死真正原因,並非患病,而是朱元璋氣的 - 天天要聞

太子朱標38歲猝死真正原因,並非患病,而是朱元璋氣的

明太祖朱元璋這輩子最得意的,不是打下大明江山,也不是制定《大明律》,而是生下了長子朱標。這個從娘胎里就被寄予厚望的孩子,幾乎承載了朱元璋對理想治國者的全部想像。可惜命運弄人,38歲突然暴斃,留下一堆未解之謎,也讓明朝初年的政治格局徹底改寫。
房偉:在歷史的褶皺之處發力 呈現戰爭橫截面 - 天天要聞

房偉:在歷史的褶皺之處發力 呈現戰爭橫截面

蘇州大學教授房偉既是一名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的高校教授,也是一代批評家中的佼佼者,同時還是一名相當高產的文學創作者,曾獲茅盾文學新人獎、百花文學獎、汪曾祺文學獎、紫金山文學獎等。 談及同事房....
全魔亂舞:歷史飯圈化背後的情緒價值 - 天天要聞

全魔亂舞:歷史飯圈化背後的情緒價值

最近幾年,互聯網上出現非常明顯的歷史朝代飯圈化現象!這樣的風潮到底是從何而來,有哪些好處和值得警惕的弊病呢?在貼吧和天涯的時代歷史飯圈已初具雛形早在抖音、小紅書和B站出現前,廣大網民主要靠各種論壇和貼吧,維持著社交和日常分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