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13日和2001年7月13,是我們中華民族歷史轉折點的兩天,也是改變我們命運的兩天。
抗美援朝以中朝勝利結束
中朝兩國人民經過2年多的艱苦卓絕的鬥爭,朝鮮戰爭最終以中朝兩國勝利結束。
1953年7月13日,抗美援朝迎來最後一場戰役---金城之戰。志願軍把積壓心裡的怒火,全部傾瀉到美韓軍陣地,萬炮齊發,聯合國軍陣地濃煙四起,打的他們抱頭鼠竄,兩周後不得不在停戰協議上簽字。
倖存下來的美軍感慨到,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絕不會和中國軍人開戰。
北京申奧成功
2001年7月13日,隨著奧委會主席宣布「第29屆夏季奧運會舉辦城市是中國北京」。
我們國家上空綻放絢麗奪目的煙花秀,整個華夏大地充滿激動人心的歡呼聲和感動的淚水。如果百年後,再回首中華民族歷史就不難發現,2008北京奧運會無疑是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節點。
這兩件大事都發生在7月13號,深思一番,讓我明白任何想要阻礙中華民族復興步伐的行為都是無勞無功的。
抗美援朝中朝實力由弱變強
朝鮮戰爭發生時,中華大地百廢待興,中華大地也是剛剛平息戰火,面對來勢洶洶的美國聯合軍隊,我們毅然決然出兵朝鮮。我們明白一旦戰火燒到中國境內,將是我們的災難。為了正義,為了中朝百姓,必須要抗美援朝。
中國志願軍踏入異國他鄉作戰,沒有高端武器,更沒有飛機大炮。當初戰爭爆發之時,美國擁有絕對的制空權和強大的火力優勢,中國志願軍匆忙應戰,憑藉著頑強的意志和豐富的作戰經驗,奮勇向前。
經過近兩年多戰爭,志願軍越戰越勇。隨著國內軍工產業迅猛發展,加上蘇聯援助的到位,我們裝備更多的重裝備師,不僅擁有更多的火炮,還有了坦克和喀秋莎,可謂是志願軍強大的後盾。在簽署停戰協議前期,中國僅派出3個重裝備師就把美軍打的毫無還手之力。美軍主動選擇停戰,可以說非常聰明,不然定會讓他損失慘重。
美國對新中國的態度十分敵視,無論是在朝鮮、台灣或者其他地方,他們都有可能與我們開戰。我們不能等待,只能主動出擊,贏的先機。不論我們怎麼做,都不能改變他們的態度,唯有戰鬥並戰勝他們,我們才能前進。
抗美援朝勝利的第二年,世上最帥的中國總理莊嚴挺拔地踏上日內瓦會議舞台,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
中國秉持著和平發展理念,誰敢違背?從此,我們享受長達70年的和平發展時期。
我們應該感激偉大領袖們英明決策,同時中華民族永遠不會忘記這場戰爭。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站在世界民族之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