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將於今年底在迪拜世博城召開,屆時《巴黎氣候協定》所有締約國都將參加此次大會,對協定進展情況進行盤點,以推動各國對2015年確立的減排指標的行動力度。趕在此次大會之前,拜登的氣候特使克里主動提出訪華,將在下周抵達中國,與中方相關人員就氣候變化問題進行交換意見。
克里並非受邀訪華,而是不請自來
克里訪華並非臨時決定,早在今年5月時他就放出消息稱,中國準備邀請他訪華。但是,他遲遲沒有接到中方的邀請,反而是布林肯和耶倫在他之前完成了訪華之旅。在苦等兩個月後,克里才放棄等待中國的邀請,與耶倫前後腳來到中國。

克里此行訪華,與即將召開的氣候大會有關係。氣候變化是一個全球性的挑戰,它對整個人類社會、經濟和環境都產生著深遠的影響。中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承擔著巨大的責任來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然而,由於兩國在發展階段、經濟結構和利益分配方面存在差異,導致雙方在一些關鍵議題上難以達成共識。
另一方面,美國作為全球碳排放大國,在過去應對氣候問題時表現不佳,甚至還出現了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荒唐舉動,導致美國處於被動地位。拜登執政後重返《巴黎氣候協定》 ,並就前任總統特朗普退出協定之舉表示歉意,希望以這種方式挽回影響。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對於美國來說是一次極為重要的機會,可以展示他們在這一領域的領導力。美國不願意將這個機會讓給中國或是阿聯酋等國家,因為他們意識到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的重要性。通過在大會上發表積極的聲明和提出具體的行動計劃,美國可以向世界展示他們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的決心和努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美之間的磋商變得尤為重要和緊迫。因此,拜登的氣候特使才會主動訪華,就氣候問題與中國進行討論,一方面是向外界表現出美國對氣候問題非常關切的姿態,另一方面也是試探中國的態度,希望中國能在氣候大會上不要與美國唱反調。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方也需要美國配合
對美國在氣候問題上的態度,中國是非常樂意看到一個積極而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的。當前,中國和美國是最大的兩國碳排放國,佔到全球總排放量的40%以上。由於大量溫室氣體排放,全球氣候變暖在今年表現得更明顯了,多地氣溫突破歷史極值,尤其是中國,一貫涼爽的華北地區氣溫急劇上升。有專家預測,由於人口密度大和碳排放問題,華北地區很可能成為地球上最熱的地方之一。

因此,中國很樂意在氣候問題上與美國合作,為控制平均氣溫上升而努力。對於中國來說,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國之一,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至關重要的。中國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提高能效、發展綠色技術等,以實現其2020年和2030年的碳減排目標。這些努力不僅對中國的環境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而且對全球氣候治理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另外,中國在國際氣候談判中也扮演了積極的角色。中國已經承諾將於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將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里程碑。這個承諾進一步表明了中國堅定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並向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會因為氣候問題,就在核心利益上對中國讓步。眾所周知,限制碳排放量涉及各國的發展力度,西方國家一直試圖通過控制碳排放量來限制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發展,試圖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給它們戴上枷鎖。對於這一點,中國看得非常清楚,因此堅決反對西方集團提出的不公平減排方案。
在中美關係發展的全局中,氣候合作問題不容忽視。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美方在其他領域對中國進行制裁和打壓的同時,卻希望讓中國承擔更多的氣候變化責任。這種做法無疑是對中方的不公平要求。中美兩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和溫室氣體排放國,都有責任為保護地球家園做出貢獻。單方面要求中方承擔更多責任,嚴重違背了氣候合作的原則和平等共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