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釗孫女離世,謝謝您讓我們看到歷史 | 環球人物評

2023年05月12日20:46:03 歷史 1923

李大釗孫女離世,謝謝您讓我們看到歷史 | 環球人物評 - 天天要聞

她認真考據,

畫風治癒。


作者:仗義姐

李大釗孫女離世,謝謝您讓我們看到歷史 | 環球人物評 - 天天要聞

今天,「李大釗孫女」「看老照片 停更」同時衝上各個平台熱搜,背後是同一件事:李大釗的孫女李虹女士去世了。她的家人登錄其微博賬號「@看老照片」公布了這一消息,並表示生前經營賬號是她的「重要精神支柱」。


這條消息目前的點贊量已超過30萬。為何李虹老人引來網友的紀念熱潮?


首先,她認真考據,畫風治癒。「通過真相看歷史 感謝博友支持點贊留言糾錯互動」,是李虹的微博簡介。


李大釗孫女離世,謝謝您讓我們看到歷史 | 環球人物評 - 天天要聞

· 1959年,慶祝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國慶遊行中的體育方隊。圖自李虹微博。


她以專業的態度運營業餘的愛好,挖掘並提供稀缺、真實的信息,在信息爆炸、拼貼橫行的網路環境里難能可貴。


她分享的許多老照片,兼具趣味和溫情,於細節處折射出時代的面貌與人性的關懷。


李大釗孫女離世,謝謝您讓我們看到歷史 | 環球人物評 - 天天要聞

· 20世紀30年代的專業遛狗師傅。圖自李虹微博。


李大釗孫女離世,謝謝您讓我們看到歷史 | 環球人物評 - 天天要聞

· 小販售賣河北大花甜瓜。圖自李虹微博。


她也經常曬出家中的小貓,用它們的口吻與網友對話,給大家帶來許多歡樂。


其次,她樸素溫和,低調做人。她是李大釗次子李光華的女兒,曾任中共中央黨校圖書館研究員。然而,賬號的超百萬粉絲中,知曉李虹真實身份的人寥寥可數。


據梳理,她發布了將近1.49萬條內容,沒有一條的關鍵字是「李大釗」。家人透露,老人的後事也將低調處理。


李大釗孫女離世,謝謝您讓我們看到歷史 | 環球人物評 - 天天要聞

· 李虹最後一次在微博上分享小貓照片。


此外,在李虹老人身上,我們看到:以李大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清廉家風代代相傳。


「黃卷青燈,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是李大釗一生的真實寫照。他的收入大多用於黨組織的活動經費和資助青年學生,「為庶民求解放,一生辛苦艱難」。


李大釗孫女離世,謝謝您讓我們看到歷史 | 環球人物評 - 天天要聞

· 李大釗。


自誕生之日起,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就成為黨的初心所在、使命所系。正是在先輩們的努力下,我們才有了今天的中國。


一些年輕人動情表示:「如果在那個世界碰到您的爺爺,請讓他放心,我們的祖國,今天很強大!」


艱苦樸素,堅守初心。給李虹老人的每一個贊,都是我們對初心的肯定。



事件回顧:5月11日晚,李大釗孫女李虹去世,家人在其微博賬號上分享了這一消息,無數網友留言表示感謝和紀念。李虹從2010年3月19日加入微博,累計發布了1.49萬條內容。長期以來,她憑藉興趣分享歷史照片,吸引起了眾多粉絲關注。如果因為事情忙沒來得及更新,她還會向粉絲道歉。



總監製: 呂 鴻

監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蘇 睿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提供新聞線索,可發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 天天要聞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鄰居的瓷盤"六十萬啊,這瓷盤怎麼又回到了李老頭家裡?"我望著鄰居家牆上那熟悉的花紋,心裡五味雜陳。我叫周建國,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這小縣城生活了大半輩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國,多少人的命運都在那場改革浪潮中被重新書寫。我們這些"國企大軍",轉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 天天要聞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上周,我和來自上海的好兄弟盧博士相約,一起探訪了位於廣東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鎮,近距離接觸與了解每天上午挑著水果坐火車去廣西、下午乘火車返回村裡的「擔擔軍」。前一天下午四點,我們抵達河唇鎮北部的HW村,滿眼都是番石榴,一條鐵軌就在村子旁邊,不時有呼嘯而過的綠皮火車。這一帶盛產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條件,...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聞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蔣志格 英宗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廢景泰帝仍為郕王,尋崩,葬祭如親王禮。免襄王親來朝賀。 按《明大政紀》:天順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誥諭廢景泰帝仍為郕王,歸西宮。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吳氏復為宣廟賢妃,廢皇后汪氏復為郕王妃。癸丑,郕王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裡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