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要的是高達駕駛員不是飛行員!——二戰日本海軍的預科練制度

2019年07月15日15:51:45 歷史 849

眾所周知,二戰前夕的日本有一支規模龐大的海軍,其核心便是由6艘大型航空母艦組成的三支航母編隊。而再深入到航母,其艦載機飛行員則是重中之重。所以,二戰前的日本帝國海軍艦載機飛行員的選拔制度是非常殘酷的。這種制度,造就了戰爭前期,日本艦載機飛行員的質量優秀,能在大洋之上橫行無忌,橫掃美軍。但其副作用也是很明顯的——培養這種飛行員的代價很重,而且基本上是「不可再生能源」,導致了戰爭後期,海上制空權一邊倒的狀況。

他們要的是高達駕駛員不是飛行員!——二戰日本海軍的預科練制度 - 天天要聞

那麼,這種制度何德何能?日本憑著什麼,能培養出一批在珍珠港、中途島、珊瑚海和聖克魯茲中大放異彩的飛行員?對當今正在蓬勃發展的中國航母,有著怎樣的借鑒之處?

日本海軍飛行員的4種招募制度

在二戰爆發前的日本,對於想成為海軍飛行員的人來說,他有4種方法可以選擇:

一是報考江田島海軍兵學校(當時世界三大海校之一),完成基礎學習後可以選修航空專業,通過飛行學生制度成為士官飛行員(日本把少尉以上軍官稱為士官)。

二是成為專科學校或者大學學生,按照航空預備學生制度完成訓練之後會成為海軍預備役少尉,分配到部隊擔任基層指揮官。

他們要的是高達駕駛員不是飛行員!——二戰日本海軍的預科練制度 - 天天要聞

以上2種方法都是為了指揮官培育人才,培育人數較少(以航空預備學生為例,在1934年招收的第一期學員只有5人,之後的第2、3、4期分別招收14人、17人、12人。到了1942年2月的第9期也只有35人)

所以日本海軍招收海軍飛行員主要還是靠1920年建立的操縱練習生制度(1940年10月後併入預科練制度,稱為丙種預科練,簡稱丙飛)和1930年建立的飛行預科練習生制度。其中操縱練習生主要從現役海軍官兵中招募,而預科練則主要招收14-16歲的高等小學畢業生。

他們要的是高達駕駛員不是飛行員!——二戰日本海軍的預科練制度 - 天天要聞

可以說,這種預科練制度,是把人從小就培養成為專職的艦載機飛行員。

預科練的演變

迫於海軍航空隊越來越大的人力缺口,1929年,日本海軍終於改變以往嚴禁從民間招募飛行員的做法,開始從日本全國高等小學畢業生中招收海軍飛行員,在其後的1930年頒布了《海軍練習航空令》和《海軍練習航空隊規則》,將其制度化,最初稱預科練習生,後來改稱飛行預科練習生,簡稱預科練

他們要的是高達駕駛員不是飛行員!——二戰日本海軍的預科練制度 - 天天要聞

1937年,為了滿足戰爭需求,擴大飛行員的數量,日本海軍度預科練進行了第一次擴大改革,設立甲種預科練(簡稱甲飛)和乙種預科練(簡稱乙飛),甲飛的招募對象是16-19周歲完成初中課程的畢業生,主要是培養初級的飛行幹部,需要完成一年半的基礎教育和一年的飛行訓練;而乙飛仍延續改革之前的做法招收14-16歲的高小畢業生,需要完成3年半的基礎訓練和1年的飛行訓練。

1940年10月後,預科練進行第二次擴大改革,把原來的操縱練習生制度(需要完成5個月的飛行訓練)併入其中。至此預科練成為日本海軍培養下士官(即軍士,日本海軍稱軍士為下士官,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兵曹)/兵飛行員的唯一制度,並且大部分海航飛行員都是由這項制度培養的。

他們要的是高達駕駛員不是飛行員!——二戰日本海軍的預科練制度 - 天天要聞

1943年初,為了彌補前線的戰損,日本海軍在乙飛學員中徵募志願者,按照丙飛的標準進行速成訓練,成為乙種預科練(特),簡稱特乙飛。

預科練制度的成果

下圖為1930年-1945年預科練制度培養的飛行員數量(乙飛包含1937年改革前的歷屆學員)

他們要的是高達駕駛員不是飛行員!——二戰日本海軍的預科練制度 - 天天要聞

要注意的是,在1941年之前受訓的歷屆預科練構成了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海航部隊的核心骨幹,因此陣亡者也相當多,1937-1941年之間的歷屆預科練的陣亡率都在70%以上,甚至丙飛第8、9期的陣亡率達到了88%。而且,在戰爭中期,經歷中途島,索羅門群島等系列作戰之後,日本海軍從精工細作的極端轉變到粗製濫造的極端,盲目擴充預科練的培訓規模,以甲飛為例,即使是1942年4月的甲飛10期也只有1097人受訓。

他們要的是高達駕駛員不是飛行員!——二戰日本海軍的預科練制度 - 天天要聞

而到了1943年的甲飛12期,人數擴大到了3215人,而其後的甲飛13期,甚至暴漲到了27988人,這對於當時在太平洋戰場上處於劣勢的日本海軍來說是完全無法負擔的,而這些導致了日本海航飛行員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完全無法和美國同行競爭,馬里亞納獵火雞大賽就是日本海軍這一錯誤決定的真實寫照。預科練的選拔標準

預科練的選拔過程非為3個步驟。

他們要的是高達駕駛員不是飛行員!——二戰日本海軍的預科練制度 - 天天要聞

第一步,全國統一考試。

預科練的全國統考在1938年以前每年只有1次,由海軍統一出題,閉卷考試。應試者首先要在15分鐘內完成數學能力測試(題量為50題),之後要在20分鐘內完成閱讀和寫作能力測試(題量也是50題)。只有平均成績達到85分以上的考試才能通過考試。

第二步,體檢、航空適應性測試

體檢標準十分嚴格,只要有一項不達標馬上失去資格,具體達標標準為:身高不低於151厘米,體重不低於41公斤,胸圍不低於74厘米,裸眼視力1.2以上,肺活量2600毫升,雙手握力22公斤。之後的航空適應性測試主要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備成為海航飛行員的潛質,考察科目包括平衡能力測試、記憶能力測試、抗眩暈測試等等。

第三步,更細緻的體檢和航空適應性測試

考生們要前往橫須賀航空隊(其後改為土浦航空隊)接受測試,一般為其半個星期左右。

完成以上3個步驟之後,才算是成為1名預科練學員。以第一期預科練為例,全國共有8000多人參加選拔,但第一期最終入隊只有79人,淘汰率高達99%。

他們要的是高達駕駛員不是飛行員!——二戰日本海軍的預科練制度 - 天天要聞

結語

嚴苛的要求和訓練造就了太平洋戰爭早期日本海航部隊的赫赫威名,日本的艦爆飛行員甚至創造出了高達80%以上的投彈命中率。但是隨著中途島和之後的索羅門群島拉鋸戰,把日本海軍人力不足的弱點暴漏了出來,而1943年之後的盲目擴大訓練規模,又導致了飛行員素質的急劇下降,使得大批飛行員成了美國同行機翼上的一個戰果標記。

他們要的是高達駕駛員不是飛行員!——二戰日本海軍的預科練制度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變化 - 天天要聞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變化

邱行湘的木工技術不是吹出來的,三天時間,竟然神奇地將一些廢棄的鐵杴把、舊拖把把兒和前些時候為了擴大小菜園而砍掉的雜樹條子,全部給鏇成了嶄新的拖把把兒,足足八十多根,送到了縫紉組質檢組長董益三、黃維手中,二人認真地把關之後,給了邱行湘一個滿分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 天天要聞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7月1日,記者從貴林社工作人員獲悉,江西省著名笑星、相聲表演藝術家原江西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萬新明先生(藝名「小筱貴林」)於2025年7月1日18時30分在南昌逝世,享年六十八歲。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 天天要聞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中國研究文摘》由浙江大學劉東教授主編,10位海內外高校學者任編委,定期掃描海外中國研究前沿學術成果。本輯從數十種海外頂尖學術期刊精選論文32篇、書評12篇,所涉學科廣闊,涵蓋人文學科各細分領域,探討了諸如青銅時代的政治經濟學、唐代宦官世族政治、宋代的藝術史藝術、明清時期的白銀供應、清代邸報的發行與流通、...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京師大學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10),是北京大學在1898至1912年間的曾用名。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學校創辦於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11,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批國辦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 天天要聞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當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2025年離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劉貴祥、謝桂英舉行熄燈悼念儀式,兩盞燈箱逐漸熄滅,兩位倖存者的照片從彩色變為黑白。截至目前,南京市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與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協會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僅剩26人。7月2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代表和社會各界代表參加熄燈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