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鄧公決定恢復軍銜制,卻為何下令:取消元帥和大將軍銜?

2023年02月02日19:00:20 歷史 3719

1988年9月14日,中南海懷仁堂舉行了意義極為特殊的一場部隊授銜儀式,這是解放軍自1965年廢除軍銜制度以來,重新恢復實施軍銜制的標誌。

不過,相比1955年的解放軍首次授銜,鄧小平與中央軍委經過慎重研究後決定:取消過去的元帥和大將軍銜。這背後究竟是出於怎樣的考量呢?

1988年鄧公決定恢復軍銜制,卻為何下令:取消元帥和大將軍銜? - 天天要聞

解放軍首次授銜

在建國前,人民軍隊是從未有過「軍銜」這一概念的,這包含了我黨建軍之初「官兵平等」的理念。

然而在建國後,人民軍隊已經從井岡山時期數萬紅軍的規模成長為擁有數百萬之眾的解放軍,部隊內部的體系自然也變得繁雜多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缺乏標準的軍銜制度就成了解放軍邁向正規化的阻礙因素。

1988年鄧公決定恢復軍銜制,卻為何下令:取消元帥和大將軍銜? - 天天要聞

因此在建國後,中央軍委開始組織人手從事解放軍評定軍銜的工作。雖然抗美援朝戰爭的爆發拖延了這一項目,但在抗美援朝勝利後,關於軍銜評定的工作再次得到了我軍高層的重視。

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在一次幹部集訓會議上表態:

「部隊正規化已經成為眼下我們的工作重點,必須儘快建立完整的軍銜制度,而且要爭取在明年的軍服上,把軍銜標示出來。」

1988年鄧公決定恢復軍銜制,卻為何下令:取消元帥和大將軍銜? - 天天要聞

經過長期的研究論證後,解放軍於1955年確定實施與國際接軌的軍銜制度。由於當時中蘇關係處於蜜月期,因此解放軍的初代軍銜制度大量借鑒了蘇聯軍隊的思路,部隊共分為6等19級。

其中,帥官分為大元帥、元帥;將官分為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分為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分為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士官分為上士、中士、下士;士兵分為上等兵、列兵。

1988年鄧公決定恢復軍銜制,卻為何下令:取消元帥和大將軍銜? - 天天要聞

1955年9月,解放軍在懷仁堂舉行了建軍以來首次軍銜授予儀式,共有上千餘人獲得了開國將校的殊榮,同時令後人銘記的「十大元帥」與「十大大將」也授予了在我軍歷史上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傑出人物。至此,解放軍邁出了正規化的一大步。

毛主席廢除軍銜制

然而,早期軍銜制度在為我軍帶來日漸正規的管理優勢時,也在部隊里引發了「攀比軍銜」的不正之風,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一些沉迷於軍銜攀比的部隊幹部為了獲得快速晉陞的機會,把自己的精力用在了政治鬥爭與拉幫結派上,這無疑違背了軍銜制設立的初衷。

1988年鄧公決定恢復軍銜制,卻為何下令:取消元帥和大將軍銜? - 天天要聞

對此,毛主席在1959年的一次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嚴厲批判了這一現象:

「部隊里有些人現在肩膀上有『花』了,但他們一場仗都沒有打過,如果再搞脫離人民群眾那一套,那和舊社會的國民黨有什麼區別!」

主席話音落後,會場鴉雀無聲,所有人都明白主席這番痛批之下的用心良苦。而在60年代初,國內發生了嚴重的三年自然災害,國民經濟面臨巨大壓力。

為此,賀龍、羅瑞卿等一批老帥聯名向中央請示,下調我軍幹部的薪資水平,必要時可以調整、廢除一些軍銜虛高者的不當待遇,一方面營造清廉的部隊風氣,另一方面減輕部隊對國家造成的人力成本。

毛主席對這份計劃十分贊成,便將其拿到軍委擴大會議上討論。

1988年鄧公決定恢復軍銜制,卻為何下令:取消元帥和大將軍銜? - 天天要聞

不過令人吃驚的是,與會者不僅贊成這份縮減部隊待遇的計劃,甚至還提出更激進的廢除軍銜方案。毛主席對此給出了高度評價:

「那就取消吧!過去紅軍在井岡山,講究官兵平等,雖然生活很苦,但每個人都很滿意。結果現在有了軍銜,有些人就開始講究吃穿待遇了,這是不好的。所以我贊成走回頭路,人民子弟兵的衣服上,有一顆紅星、一面紅旗就足夠了,這才是子弟兵的樣子。」

1988年鄧公決定恢復軍銜制,卻為何下令:取消元帥和大將軍銜? - 天天要聞

於是,根據毛主席的意見,人民解放軍於1965年正式廢除了軍銜制度。新配發的65式軍服上也不再區分軍銜級別劃分,無論軍長、師長、團長還是普通戰士,軍服上都只有一顆紅星與一面紅旗,部隊內的攀比不正之風得到了有效根除。

鄧小平恢復軍銜制度

然而,在廢除軍銜制度後,解放軍內部又產生了新的問題,那就是難以區分上下級導致的混亂情況。如果說在和平年代,這只是一個造成溝通麻煩的小問題,那麼在戰爭時期,這種混亂有可能令部隊付出令人惋惜的代價。

1988年鄧公決定恢復軍銜制,卻為何下令:取消元帥和大將軍銜? - 天天要聞

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39師112團2連負責守衛代乃地區防線。按照上級要求,這支部隊在五天時間裡擊退了越軍十餘次進攻,取得了殲敵290餘人的戰果。

可是,越軍的強力攻勢也給我軍帶來了不小的傷亡,連長、副連長以及多名排級指戰員英勇犧牲

在這種情況下,112團2連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境地。此時恰好有一支兄弟部隊路過,他們得知2連的處境後,特意留下一名副連長暫代指揮身份。

但由於軍裝統一、識人不清,許多2連的戰士都認不出這個新來的臨時指揮,這讓2連接下來的行動混亂不堪,難以執行後續的協助攻擊任務。

1988年鄧公決定恢復軍銜制,卻為何下令:取消元帥和大將軍銜? - 天天要聞

而當39師師部的問責傳來時,2連的戰士們也相當委屈

「我們連根本不認識這個新來的人,和敵人打起來的時候也不知道該聽誰指揮。」

對於廢除軍銜帶來的弊端,時任軍委主席的鄧小平有相當清晰的認識。在1982年軍委會議上,鄧小平明確表示:「我看軍銜制還是有必要搞的。」為此他提出了三個恢復軍銜制度的重要依據

其一,軍銜制可以快速明確官兵上下級關係,減少溝通成本,便于軍官指揮作戰;其二,軍銜制度可以激勵部隊里的優秀分子;其三,實施軍銜制度是滿足我軍與外界交流的需要。

1988年鄧公決定恢復軍銜制,卻為何下令:取消元帥和大將軍銜? - 天天要聞

在鄧小平的拍板決定下,恢復軍銜制度勢在必行。不過,鄧小平也指出,恢復軍銜制的同時需要避免初代軍銜制攀比的不正之風,而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縮減軍銜等級、加嚴評定條件,令少數人放棄投機取巧的想法。

在這樣的思路下,原本的元帥與上將軍銜便被軍銜制度設計小組摒棄了。而在1987年解放軍公布的新一份軍銜等級中,解放軍實施的是3等11級的軍銜制度,將官為一等上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為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為上尉、中尉、少尉。

在1988年,解放軍恢復了授銜制度,並且由劉華清、秦基偉等17名將領獲取上將軍銜。至此,解放軍探索現代正規化的道路取得了又一次重大進步。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新華社香港7月7日電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新華社記者黎雲1942年的一個夜晚,一條小船從維多利亞灣悄然駛出。船上乘坐的,有國民黨左派領袖何香凝、著名詩人柳亞子。
跨越時空的歷史迴響:長沙醫學院學子走進何叔衡故居 - 天天要聞

跨越時空的歷史迴響:長沙醫學院學子走進何叔衡故居

團隊參觀何叔衡故居。紅網時刻新聞7月7日訊(記者 任曄 實習生 周子怡 通訊員 殷雨涵 忻晨)7月5日,長沙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同心振鄉,同心燃夢」團隊來到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參觀學習。團隊參觀何叔衡故居。走進何叔衡故居,團隊成員們彷彿穿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中新社北京7月7日電 題: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作者 杜燕 周錦麒 烈日下,盧溝橋上,已不見那位戴著草帽、向世界各地遊客講述抗戰歷史的老人。映入眼帘的,是身著藍色志願者馬甲的「90後」——鄭然。 接過93歲爺爺鄭福來的「歷史接力棒」,鄭然站在橋頭,向過往遊客講述銘刻於古橋的抗戰歷史與不屈精神...
新聞8點見丨一位敵後劇團老兵的抗戰記憶 - 天天要聞

新聞8點見丨一位敵後劇團老兵的抗戰記憶

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如果人生是一幕戲劇,主人公黃石文的故事仍在上演。98歲,頭髮花白,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始終把上身挺得直直的。近兩個月,每天晚上7點到9點,趁著這段最安靜,也是頭腦最清醒的時候,黃石文坐在養老院5樓的房間里,一字一字講出過往人生,面前的電腦將他...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在鹽城舉行 - 天天要聞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在鹽城舉行

中國日報7月7日電,以"本土根基與人類情懷"為主題的"水鄉生態 文學點亮"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近日在鹽城草房子文學館舉行,標誌著"我心中的樂園——世界兒童文學草房子之旅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由生命樹文化促進中心、中共鹽城市鹽都區委宣傳部主辦,江蘇大縱湖文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承辦。鹽都,這片位於長三...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天天要聞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明明比長江短,為何被稱為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像中國一樣,獨佔兩條河流究竟有多難?黃河vs長江數據顯示,黃河全長5464公里,比6300公里的長江短了836公里,更扎心的是,長江年徑流量9600億立方米,是黃河574億立方米的16.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天天要聞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不可一世的日軍進逼山西「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帝國主義挑起了全面侵華戰爭。平型關之戰是八路軍出征抗日的第一仗,意義十分重大。1937年9月23日凌晨,八路軍指揮部向115師下達了作戰命令。於是,朱德電令第115師「向平型關、靈丘間出動,機動側擊向平型關進攻之敵」。八路軍第115師主力由紅一軍改編,在平型關戰鬥中投入...
「80後」縣長戴吉國,主動投案!他曾要求下屬不當反面案例「主角」 - 天天要聞

「80後」縣長戴吉國,主動投案!他曾要求下屬不當反面案例「主角」

據云南玉溪市紀委監委7月7日消息:玉溪市華寧縣委副書記、縣長戴吉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玉溪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戴吉國(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戴吉國,男,漢族,1982年8月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國共產黨黨員。戴吉國歷任江川縣委政研室主任,共青團江川縣委副書記、書記、青聯主席,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