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女子產子後被逼死,隨後埋進淤泥中,其子後來卻成了皇帝

2023年01月31日18:56:04 歷史 1163

文|米勒爾的貓

編輯|米勒爾的貓

「太后下嫁」、「順治出家」、「偷龍換鳳」、「雍正被刺」被並稱為清宮四大疑案,其中尤以「偷龍換鳳」最為世人津津樂道。

千百年來,這個關乎乾隆帝身世之謎的疑案備受爭論,始終是個亟待解開的謎團。作為一朝皇帝,乾隆帝為何會遭到這樣的質疑?關於他的身世之謎,又有哪些說法呢?

清朝一女子產子後被逼死,隨後埋進淤泥中,其子後來卻成了皇帝 - 天天要聞

漢人宮女李金桂說

晚清刑部郎中冒鶴亭,曾聽說過這樣一個版本。康熙四十九年,還是四皇子的雍正帝胤禛隨父到避暑山莊打獵。因為中途口渴難耐,便連喝了四五碗鹿血。

那時的胤禛年輕氣盛,並不知鹿血有壯陽功效。剛喝下沒多久,胤禛便頓覺身下燥熱難忍,此時宮女李金桂剛好路過,便成了胤禛發泄的對象。

清朝一女子產子後被逼死,隨後埋進淤泥中,其子後來卻成了皇帝 - 天天要聞

胤禛起初並未在意,直到次年再次來到避暑山莊圍獵,看到李金桂隆起的腹部時,他才恍然想起自己犯下的荒唐事。

康熙帝對此大為震怒,但畢竟是皇家內部問題,若要傳到外面怕不是有損顏面。思量再三,他命人將李金桂安置在馬廄旁的茅草屋內,李金桂在此產下一男嬰,是為乾隆帝。

清朝一女子產子後被逼死,隨後埋進淤泥中,其子後來卻成了皇帝 - 天天要聞

儘管為雍正產下了子嗣,但李金桂的命運卻並沒得到改變,反而是越發凄慘。因為相貌醜陋,自身又是漢人,雍正為了維護形象,自然不會承認她是乾隆的生母。

於是,李金桂剛生產完沒多久,乾隆便被雍正的人帶走,徒留李金桂在茅草屋內自生自滅。在無盡的痛苦中,李金桂最終精神失常,最後淹死在了避暑山莊的荷花池裡。

清朝一女子產子後被逼死,隨後埋進淤泥中,其子後來卻成了皇帝 - 天天要聞

據傳,乾隆帝掌權後曾派內務府每年定期修葺那間草屋熱河志內也對此事有相應記載。但對外乾隆依舊宣稱自己出生於雍和宮,拒絕承認漢人李金桂為自己的生母。

乾隆一面堅稱自己的母親是鈕鈷祿氏,一邊又撥款維護李金桂曾經居住過的草屋。這樣兩相矛盾的做法,很難不讓人有所懷疑。

清朝一女子產子後被逼死,隨後埋進淤泥中,其子後來卻成了皇帝 - 天天要聞

軍機章京管世銘,是乾隆帝身邊的近臣,也曾在詩中點明乾隆的出生地在避暑山莊柿子園。乾隆帝的兒子嘉慶帝即位後,在給太上皇的祝壽詞中,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

「敬惟皇父辛卯歲,誕生於山莊都福之庭。」

清朝一女子產子後被逼死,隨後埋進淤泥中,其子後來卻成了皇帝 - 天天要聞

沒成想乾隆帝看過後卻很不高興,還為此狠狠批評了一頓嘉慶帝。從那以後,無論是嘉慶帝和其子道光帝,都一致改了口風,宣稱乾隆帝的出生地是雍和宮,並非避暑山莊。

這多少有些欲蓋彌彰的意味,乾隆帝既然表態自己出生於雍和宮,嘉慶帝和管世銘又為何會得出「乾隆出生於避暑山莊」的結論?顯然,乾隆同避暑山莊之間,是存在一定聯繫的。

清朝一女子產子後被逼死,隨後埋進淤泥中,其子後來卻成了皇帝 - 天天要聞

乾隆帝之所以不願承認李金桂是其生母,多半是出於政治層面的顧慮。李金桂是漢人,在滿人當道的清朝乾隆一旦承認這份血緣關係,他和後繼者就無法穩坐於皇帝寶座。

海寧陳家之子說

這種說法是最廣為流傳的,說乾隆的生母是浙江海寧大學士陳世信之妻。昔日陳世信在京為官時,與雍正帝往來密切,關係也十分交好。

後來,陳世信的妻子和雍正帝的福晉在同一天產下了孩子,雍正得知後很高興,便託人將陳家的孩子抱到王府看一眼。沒成想,等到再把孩子抱回來時,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

清朝一女子產子後被逼死,隨後埋進淤泥中,其子後來卻成了皇帝 - 天天要聞

原來,陳世信家的本是個男孩,結果陳家人把孩子抱回來後,竟驚訝的發現孩子變成了女孩。因此有傳言稱,那個被抱進王府里的陳家男孩,就是後來的乾隆帝。

乍一看,這樣的說法多少有些武斷,但持有該觀點的人卻篤定乾隆就是陳家後代,為此還給出了相應解釋作為理論支撐。


世人皆知,乾隆帝一生共六次下江南其中有四次,他都住在了浙江海寧的安瀾園而安瀾園實際上是歸屬於陳世信家的。

此外,乾隆帝留宿海寧陳家期間,曾親自提筆在隅園寫下「愛日堂」「春暉堂」等匾額,意在表明乾隆帝對陳世信夫婦的思念之情。


或許是因為這層原因,乾隆帝對海寧陳家格外關照。「子報父母恩」的說法似乎是成立的。然而不少研究清朝史的專家,對此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觀點。

首先,對於隅園裡的「愛日堂」和「春暉堂」匾額,清史專家指出它們並非出自乾隆之手。康熙年間,陳家後人陳元龍陳邦彥向康熙帝求賜,故而得到這兩塊匾額。


其次就是陳家的發跡史,順治帝在位時,陳家的陳之遴位至大學士,後來他的兒子陳元龍也子承父位。再往後,陳世信本人也跟隨了先輩的步伐,不僅當上了大學士,還成為了雍正帝最為器重的大臣。

而等到乾隆帝登基時,陳家其實已輝煌不再,開始不斷走下坡路。從陳世信往後,陳家鮮少再出現過高官,因此說陳家榮華是托乾隆照顧,多少是欠考慮的。


乾隆曾在海寧陳家入住,這的確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海寧位置偏僻,毗鄰滄海,並不能因為它是乾隆帝來海寧的唯一落腳處,就認定乾隆對陳家存有偏寵之心。

在宗室生子的問題上,清朝向來制度森嚴,對外是絕對保密的。為了避免出現不測,當嬪妃產下子嗣後,通常都會有專人向宗人府稟報。


宮廷之內門禁嚴格,若要抱著孩子隨意出入宮中,其行為本身也是不被允許的。如此一來,雍正帝將女兒調換為陳家兒子的說法,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雍正帝一生子女眾多,除了乾隆帝外,還有弘暉弘昀弘時三個兒子。弘時和乾隆帝平安長大,弘暉和弘昀則相繼夭折。


清朝皇室歷來最注重血脈的正統性,雍正帝作為清朝皇帝,膝下並非沒有子嗣,拿一個漢人之子當做繼承人培養,顯然是多此一舉。因為一旦暴露,他就會背上千古罵名。

顯然,通過剛才的分析,乾隆帝並非浙江海寧陳家之子,那么關於他的身世,又是否有其他的說法呢?

鈕鈷祿氏之說

在正史中,有關乾隆生母的記載是這樣說的:乾隆帝弘曆之母,乃是清朝弘毅公額亦都的曾孫女鈕鈷祿氏

然而,在清廷《雍正實錄》《雍正朝漢文諭旨彙編》中,圍繞鈕鈷祿氏這個任務,兩本著作卻出現了分歧。

清朝一女子產子後被逼死,隨後埋進淤泥中,其子後來卻成了皇帝 - 天天要聞

據《雍正實錄》記載,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格格鈕鈷祿氏被封為熹妃,但在《彙編》中,被封為熹妃的,卻是格格錢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公開過一份檔案,內容是雍正初年冊封妃嬪的昭告。而在這份檔案中,同樣也出現了「錢氏」這名女子。

「尊太后聖母諭旨:側福晉年氏封為貴妃,側福晉李氏封為齊妃,格格錢氏封為熹妃。」

清朝一女子產子後被逼死,隨後埋進淤泥中,其子後來卻成了皇帝 - 天天要聞

《彙編》和檔案中都指出被封為熹妃的是格格錢氏,這不進讓人感到疑惑,錢氏和鈕鈷祿氏會是同一人嗎?

有人認為,問題的根源很可能出在負責起草諭旨的人身上。冊封是主管禮部事務的貝子允掏經手的,或許是速記時寫得太潦草,導致允掏犯了錯誤,將「鈕」認成了「錢」。

清朝一女子產子後被逼死,隨後埋進淤泥中,其子後來卻成了皇帝 - 天天要聞

就這樣,鈕鈷祿氏因為允掏的失誤成了「錢氏」,才會出現史料不相符的情況。在察覺到諭旨有誤後,盛怒之下的雍正帝將允掏革職。話題再回歸到鈕鈷祿氏身上,關於她的詳細記載,晚清文人王闓運《湘綺樓文集》中,是這樣描述的:

鈕枯祿氏家貧,幼時同母居於承德城。十三歲時來京師參加選秀,因體貌俊美被選進雍王府,服侍雍親王。」

清朝一女子產子後被逼死,隨後埋進淤泥中,其子後來卻成了皇帝 - 天天要聞

起初進入雍王府的鈕鈷祿氏並不受寵,充其量只是個無人問津的小透明,在府里一呆便是六年光景。原以為就這樣熬到終老,沒成想老天垂憐,竟讓鈕鈷祿氏迎來了翻身的機會。

那年夏天,雍親王不慎染上惡疾,因為忌憚其傳染性,福晉們便讓鈕鈷祿氏前去照顧雍親王。鈕鈷祿氏身高體壯,體格一向很好,不易被雍親王傳染。比起宮裡那些弱不禁風的名門小姐,她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清朝一女子產子後被逼死,隨後埋進淤泥中,其子後來卻成了皇帝 - 天天要聞

而鈕鈷祿氏也不負眾望,盡心儘力的照顧了雍親王兩個月,最終雍親王病情痊癒,而鈕鈷祿氏也得以受其臨幸懷上龍種,於次年生下兒子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帝。

雍正稱帝後,鈕鈷祿氏被封為「熹妃」,乾隆也被立為皇儲。後來乾隆即位,鈕鈷祿氏再次母憑子貴,被封為「孝聖皇太后」

清朝一女子產子後被逼死,隨後埋進淤泥中,其子後來卻成了皇帝 - 天天要聞

或許是出身低微的緣故,即便成為了皇太后,鈕鈷祿氏依然心系黎民百姓,最厭煩過度鋪張浪費。鈕鈷祿氏六十大壽時,乾隆帝專門在頤和園修了「大報恩延壽寺」,還在萬壽山至高粱橋路兩旁種上了大量鮮花,想要藉此哄母親開心。

沒成想,鈕鈷祿氏看過後直皺眉頭,當即就直言「殊嫌繁貴」,隨後又讓人將寺廟拆解。這樣節儉低調的處事作風,在歷任皇太后中尤為難能可貴。1777年3月2日,鈕鈷祿氏病逝,享年86歲,是清朝最長壽的皇太后。其壽數之高,在我國歷代皇太后里也是尤為罕見的。

清朝一女子產子後被逼死,隨後埋進淤泥中,其子後來卻成了皇帝 - 天天要聞

事實上,無論是「海寧陳家之子說」,還是「避暑山莊李金桂之說」,亦或是「鈕鈷祿氏之說」,背後多少都帶有一絲民眾對清朝當權者的嘲諷。

這當中並非毫無原因,雍正和乾隆在位時期,正是清朝「文字獄」勢頭盛行之時。民眾們通過傳聞醜化雍正和乾隆的形象,實則也是在宣洩對統治者的不滿。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