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舉考試的艱辛程度遠超過你的想像

2022年12月17日21:49:04 歷史 1005


古代科舉考試的艱辛程度遠超過你的想像 - 天天要聞

古代科舉考試,並不像電視劇里所拍的那樣輕鬆瀟洒,而是充滿各種危險和煎熬,沒有一點意志力,是很難堅持下來的。

一、考試的程序十分複雜

一個讀書人,要想通過層層選拔,最終成為朝庭官員,先後要經過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全部通過後,才會被朝庭授予相應的官職。

院試是一種資格考試,在縣、府舉行,通過的稱之為秀才。只有秀才才有資格參加朝庭組織的選拔考試。

古代科舉考試的艱辛程度遠超過你的想像 - 天天要聞

鄉試是每三年舉行一次,考中的稱之為舉人,雖然不是正式官員,但也享受一定的政治經濟待遇。

會試也是每三年舉行一次,考中的稱之為貢士,由於考試分三場進行,每場三天兩夜,所以考期長達9天6夜,是最煎熬人的一場考試。

最後是由皇帝親自出題進行的考試,稱為殿試或廷試,前三名分別稱之為狀元、榜眼和探花,其餘考中者,按照排名,稱之為進士,正式成為朝庭官員。

古代科舉考試的艱辛程度遠超過你的想像 - 天天要聞

正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有的人可能終其一生也走不完這個過程,所以才有了范進中舉後發瘋的事情發生。

二、考試的安全難以保障

以會試為例,由於參考人數眾多,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往往容易發生群體性的災難事故。

位於南京市秦淮區夫子廟的江南貢院,僅考試號舍就有20644間,可接納2萬多名考生同時考試。這麼多考生進入考場時,由於都想搶先進場,經常發生踩踏事故和考生被擠落入路旁水中淹死的情況,後在林則徐的管理改革下,按區域順序先後入場,這種情況才得以改觀。

古代科舉考試的艱辛程度遠超過你的想像 - 天天要聞

但災難還是不期而至。在1463年舉行的一場考試中,貢院突然著起了大火,被鎖在貢院之內的考生基本上無處可逃,當年參加會試的200多個考生,有90多人被活活燒死,傷亡極其慘重。

1864年,原本應在秋天舉行的鄉試,因貢院正在修繕,推遲到了十一月份才舉行。但在考試的過程中,突然下起了大雪,氣溫急速下降。因為參加考試的都是文弱書生,有數十位考生因無法承受如此劇烈的氣溫變化,竟然被活活凍死在考場上。

古代科舉考試的艱辛程度遠超過你的想像 - 天天要聞

三、考試的過程十分煎熬

首先是吃喝問題。貢院雖然每天有兩次供食,但伙食很差,一般考生都會自帶一些饅頭、燒餅、糕點之類的乾糧,還要切成小塊,以防夾帶。平時的飯菜根本無法帶入,而且考試時值秋天,氣溫尚高,飯菜極易變質。

貢院里雖然也有水井,但井口較小,防止有考生想不開投井,由於考試三年才舉行一次,水井平時無人打理,井水質量極差,喝後很容易拉肚子。所以一般人都是用竹筒自帶飲用水。但竹筒畢竟容量有限,到最後不得不喝井中之水,十有八九都會拉肚子。

古代科舉考試的艱辛程度遠超過你的想像 - 天天要聞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同治年間,在貢院外面建了兩個高台,相當於現在的水塔,然後用人將江水挑到高台,再用管子連接到各個號舍,喝水的問題才有了初步解決。

其次是大小便的問題。小便倒是問題不大,在考桌下面放個便桶就可以解決。但遇到大便就麻煩了。先要將門口掛著的「出恭」牌子交給號官,由號官帶領考生去廁所解決問題,回來後在考生的卷子上蓋上一個黑色的印章,被考生稱為「屎戳子」,閱卷的官員看到這樣的考卷時,一般都會認為不吉利,以涉嫌夾帶為名,將卷子槍斃。所以,一般考生寧願將大便拉在襪子里,也輕易不願卷子上被蓋「屎戳子」。這樣一來,整個考場的氣味可想而知。

古代科舉考試的艱辛程度遠超過你的想像 - 天天要聞

還有就是睡覺問題。因為有6個晚上要睡在貢院里,所以每名考生只有在一平米左右的號舍里,將考桌板下掉,與下面的坐板拼起來,蜷縮在上面,不僅晚上的蚊蟲叮咬十分難受,而且由於號舍之間僅一牆之隔,如果碰到一個打呼嚕的鄰坐,那就有得罪受了。

但為了使自己的十年寒窗苦讀不至於付之東流,即使面臨再大的危險,經受再苦的煎熬,他們也不會輕易放棄這個唯一可以改變他們命運的機會。

古代科舉考試的艱辛程度遠超過你的想像 - 天天要聞

古代科舉考試,考的不光是知識和學問,更是對考生的意志力的一種考驗。他們必須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

現在的高考與古代的科舉考試相比,儘管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儘管都是改變人生命運的一次搏弈,但現在的考生要比古代的考生們幸福得太多了。

古代科舉考試的艱辛程度遠超過你的想像 - 天天要聞

(圖源網路,若侵聯刪)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本文介紹《廣西學生軍》一書,藉以反映抗戰初期桂系軍隊組織發起的第二屆廣西學生軍的情況...
朱學勤憶胡適 - 天天要聞

朱學勤憶胡適

【原題】朱學勤:胡適,始終以一種從容的態度批評著那個時代,不過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轉自當代文學批評作者朱學勤 節選 | 想起了魯迅、胡適與錢穆轉載 | 《被遺忘與被批評的》胡適的一生是堅持自由主義的一生。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 天天要聞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說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認識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時也是影視歌三棲藝人但是你知道嗎?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銀行前灘31演藝中心舉辦《DIVA演唱會》上海站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這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我準備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 天天要聞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為切實維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和法律的權威,促進社會信用機制的建立,經申請執行人的申請,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人民法院發布最新執行懸賞公告: 1、被執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井崗鎮衛樓村汪崗村民組150號,公民身份號碼34011119900119 ****。 2、執...
中國男人變搶手貨,邊境通婚一大把,外國女人為何不顧一切? - 天天要聞

中國男人變搶手貨,邊境通婚一大把,外國女人為何不顧一切?

國內男同胞光棍遍地,在國外,中國男人卻是搶手貨。邊境地帶中外通婚的更是一抓一大把,那麼問題來了,中國男人有什麼優勢,竟能讓外國女人不顧一切嫁到中國呢?為什麼中國男人在國內不吃香呢?一、社會地位太低說是外國女人瘋搶中國漢子。但實際上,這裡的「
見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舉報有獎! - 天天要聞

見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舉報有獎!

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人民法院近日發布執行懸賞公告:為切實維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和法律的權威,促進社會信用機制的建立,經申請執行人的申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執行中財產調查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之規定,特發布懸賞公告如下: 1、被執行人:...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易育因病去世!年僅45歲 - 天天要聞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易育因病去世!年僅45歲

5月5日,南都記者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獲悉,該校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易育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5月3日在武昌逝世,終年45歲。易育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碩士畢業後留校工作,曾任組織科科長、法學院黨委副書記等職,被評為該校2015年至2016年度「優秀黨務工作者」。易育。5月4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發布訃聞,中國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