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法運動:未戰先亂

2022年12月04日22:07:22 歷史 1787

在閱讀之前,麻煩您點一下「關注」,即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17年7月17日,因中華民國總理段祺瑞廢止臨時憲法,孫中山在廣州組織軍政府,發動討伐北京。 .

《中華民國臨時憲法》頒布五年以來,這部法律的命運可謂坎坷。經歷了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張勳復辟失敗後,身為宰相的段祺瑞意識到「臨時憲法」對自己的束縛,拒絕恢復張勳廢棄的憲法和解散的國會。於是他決定對北京發動討伐。

孫中山有意北伐,苦於兵荒馬亂,四處尋找夥伴。

他的第一反應是想到了軍閥。當時,軍閥手中的兵力最多。孫中山先是找到控制兩廣地區的廣西派首領陸榮廷,然後又找到了離廣州不遠的雲南省。系軍閥首領唐繼堯

護法運動:未戰先亂 - 天天要聞

孫中山


這兩人一聽到孫中山的提議,就點頭同意了。陸榮廷為了保護自己在兩廣的地盤,反對段祺瑞統一中國的計劃,而唐繼堯也反對段祺瑞在四川繼續擴張勢力的計劃。而且孫中山在全國人民心目中是正義的象徵,是大勢所趨,他們也可以藉此擴大影響力,保護自己。其實孫中山也看出了他們並不是真心「護法」,但他並不在乎這些,現在能做的也只有友軍了。

攻打段祺瑞,光有軍隊是不夠的。孫中山四處奔走,號召此前被罷免的國民議會議員來廣州組建新政府。 1917年8月,150多名國會議員聚集在廣州。由於人數不符合法定要求,他們不得不召開「特別代表大會」,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 他不僅恢復了在北京被視為廢紙的《臨時憲法》,還劍指北京,對段祺瑞政府發動了北伐。

護法運動:未戰先亂 - 天天要聞

護法運動代表合影


但在他們啟程出征前,護法軍政府內部發生了內訌。

唐繼堯和陸榮廷都對人事安排不滿意,不想和北洋政府徹底僵持,平日里也習慣了威望。孫中山當時他們很不高興,拒絕擔任軍政府元帥。他們得寸進尺,想取代孫中山,直接領導北伐。

孫中山只好議定其他條件,但指揮權不是隨便可以讓渡的,所以拒絕了唐繼堯和陸榮廷。這樣一來,孫中山的軍政府和西南軍閥在離開軍隊之前就有了差距。

但西南軍閥一直沒有放棄爭奪軍政府領導權的念頭。

西南軍閥畢竟不是真正支持孫中山的。他們更關心自己的領土和影響力,而不是保護法律和拯救國家。此時,段祺瑞的皖派和馮國璋的嫡系因為勢力問題正在北方相互廝殺。

護法運動:未戰先亂 - 天天要聞

吳佩孚


西南軍閥一向懼怕段祺瑞的影響力,不想在戰場上和直軍浪費兵力,所以才讓段祺瑞坐鎮在場邊。於是,西南軍閥勾結直隸部將領吳佩孚,繞過孫中山,私下籤訂停戰協定。

但孫中山不同於這些唯利是圖的軍閥。他立志護法救國。如果不能救法,孫中山是絕對不會接受與北京政府和談的。他發現自己處處被西南軍閥排擠打壓,卻又無能為力。

經過這件事,孫中山與西南軍閥的差距越來越大。

暗搶失敗,西南軍閥開始明搶。

1918年1月,廣西派在廣州成立西南諸省護法總會。目的是為了對抗孫中山的軍政府。一個空殼孫中山見自己被排擠,乾脆辭職了。沒有孫中山的阻撓,西南軍閥輕而易舉地接管了原來的軍政府。

現在,孫中山也完全明白了,西南軍閥從一開始就與他心不在焉,靠軍閥救國是不可能實現的。孫中山只好失望離開廣州,他的護法運動也失敗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民國時期的銀圓哪幾種價值高?其中一種竟然拍賣達2599萬 - 天天要聞

民國時期的銀圓哪幾種價值高?其中一種竟然拍賣達2599萬

民國銀元作為特殊歷史時期的貨幣見證,部分珍稀版本在近年拍賣市場中價格斐然,極具收藏價值。下面為你介紹 5 種拍出高價的民國銀元。民國十五年張作霖戎裝像陸海軍大元帥紀念銀幣樣幣:2021 年北京誠軒秋拍,此幣以 2599 萬元的高價成交。
一種創新的新疆銀圓——喀什民國餉銀五錢 - 天天要聞

一種創新的新疆銀圓——喀什民國餉銀五錢

民國二年(1913年)至民國五年(1916年),喀什銀元局用土法機具打造有一種特殊的銀元,就是喀什民國餉銀銀元,面額只有五錢一種,鑄額甚多,版式龐雜。此種餉銀銀元是民國二年停鑄前清的喀什背龍餉銀五錢後接著開始改鑄的。銀元正背面圖文均系創新。
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一次全俄總動員 - 天天要聞

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一次全俄總動員

俄羅斯將在5月9日迎來「衛國戰爭勝利日」這一全俄最隆重的節日之一。因這場勝利的背後是軍民的巨大犧牲,所以這個節日在俄羅斯地位特殊、意義重大。為了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無論俄羅斯官方還是民間都全面動員起來,以高度的熱情參與到這一重大節慶活動中。七座城市勝利日當天將恢復舊稱近期,俄羅斯多地的地方議會作出...
諸侯割據VS集權稱帝:項羽為何分封不稱帝?改寫歷史或自掘墳墓 - 天天要聞

諸侯割據VS集權稱帝:項羽為何分封不稱帝?改寫歷史或自掘墳墓

《史記 秦始皇本紀》: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始皇下其議於群臣,群臣皆以為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剛剛統一天下的那一年,丞相王綰等人建議說:各國諸候剛被消滅,燕、齊、荊地遼遠,不在那裡立王,就沒有人來安定燕、齊、荊。請把皇帝的幾...
苦澀的荒唐 - 天天要聞

苦澀的荒唐

文革後期的73年,小學四年級時一個班級搞了一場隨堂批判會,校長都來參加了,因為校長聽說這個民辦身份的班主任能力挺強的,讓「啞巴」都開口說了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