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相繼塵埃落定,蔣萬安當選新任台北市長之後,即將卸任的柯文哲動向也受到了外界關注。柯文哲表示自己已經收到台大公文,下月底完成卸任交接之後,將回到台大醫院報到。台大醫院方面也證實了這一說法,表示柯文哲當時上任台北市長屬於借調,期滿回歸這很正常,未來可能以教學、研究工作為主。柯文哲的去向是確定了,台灣民眾黨的未來又將何去何從呢?
2019年,柯文哲籌組了台灣民眾黨。再往前一年,柯文哲作為島內政治聲望最高的人物之一,卻差點在台北市長連任競選上翻車。這使得柯文哲幡然醒悟,有了組建台灣民眾黨的動機。經過3年的經營和發展,台灣民眾黨如今已然是島內有資格和藍綠並立的第三大政黨。
在這次的台灣地區「九合一」選舉中,雖然台灣民眾黨支持的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落選台北市長,但實際上也以無黨籍身份拿下了30萬選票,稱得上是雖敗猶榮。而在台北市議員方面,台灣民眾黨的收穫還是不小的,使得民眾黨在台北市也有一些叫板國民黨的話語權。特別是高虹安當選新竹市長,更為台灣民眾黨打下了一塊新的政治版圖,也給了柯文哲直取2024的信心。
相比起根基深厚的國民黨和民進黨,民眾黨喊出了「超越藍綠」的政治口號,令多年來對島內政治審美疲勞的民眾們耳目一新,似乎多了一項不算差的選擇,這是台灣民眾黨的優勢。然而畢竟是一個成立時間不算長的政黨,還沒有形成穩固的基本盤,在民間的組織動員力量薄弱,這是柯文哲未來衝刺2024的最大弱點。
在大大小小政黨林立的島內政治環境中,柯文哲任期內在台北市積攢下的口碑尚可,高虹安也給台灣民眾黨找到了下一塊根據地。不過,台灣民眾黨的政治理念能否脫穎而出還不好說,島內政黨的一些通病倒是沒落下,成立三年,負面消息其實也不少。
比如,今年2月台灣民眾黨提名的議員參選名單中,有多人曾有違法犯罪的前科,名單公開後,外界一片嘩然。在這次的「九合一」選舉中,民眾黨提名了148名候選人,但這些候選人的「白色外衣」下,不乏藍、綠、橙等各種底色的政治人物。島內輿論認為,這是由於柯文哲想著2024,所以急於在今年這場期中考中搞出一點成績,不惜向各色政黨、不同階層「借用」人才。這樣投機取巧的做法,和民眾黨自詡的「超越藍綠」顯得格格不入。
作為一個新興的黨派,外界也能看得出來,台灣民眾黨有些急於求成的心態,只是,民眾黨最大的危機其實在於,它的一切聲望基本都建立在柯文哲個人的影響力之上,柯文哲在很大程度上就等同於台灣民眾黨。
在柯文哲穩坐台北市府、人氣高漲的時候,台灣民眾黨還能有著不小的存在感。隨著柯文哲回歸台大醫院,褪去政治人物的光環和媒體曝光度,熱度也必然逐漸下滑。高虹安在新竹當政前景還不明朗,對台灣民眾黨來說,2024就是一個檻。屆時柯文哲若沒能成功「攻頂」,台灣民眾黨的未來有可能慢慢空心化,在一眾小黨中恐怕會曇花一現。所以未來兩年,高虹安在新竹市的施政表現,以及柯文哲要如何維持熱度,就是台灣民眾黨能否穩健發展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