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成王敗寇的規矩從未改變,為何叢林法則的說法誕生後能流行多年,正是因人類的本性就是慕強,強者身上與生俱來的特製便引起矚目。
很多情況下強悍等於勝利,再不濟自身實力能達到行業頂尖水準,這類的強者在年少時就已叩響了成功之門,成功從不是一蹴而就之事。
相反成功需要前期的累積與努力,且不能選擇半途而廢必須堅持,唯有持之以恆才是必殺技,不論在哪個年代堅持都是難得的品質,每個人生來都會被常年灌輸堅毅品德的重要性。
然而成長之後會將堅守二字延續的人寥寥無幾,看似簡單的品德是篩選人才的關鍵環節。
或許有人會問世上難道沒有天才么,天才之流對於社會的貢獻不可否認,但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成為天才,更何況只有天賦的奇才不去努力,只會浪費本能超越千萬人的能力。
努力所決定的是下限,天賦則是產生上限的先決條件,上限雖說會讓人們之間拉開無法超越的鴻溝,可是不努力就等於下限沒有保障。
歷史中集天賦努力於一身的角色並不少,其中武則天的名號尤為響亮,曾經對付宰相武則天有著雷霆手段,因看透了宰相所寫的青鵝二字,下令斬殺宰相留下無數猜測。
女帝武則天 遠超男性
說起武則天很多人都會想起女帝的頭銜,不似其他千秋萬代的帝王,武則天的經歷總能挑起人們的興趣。
眾所周知封建時代的女性並不自由,是身體上的束縛亦是對思想的禁錮,人是獨立的個體絕非毫無靈魂的木偶。
封建女性即便擁有遠超男性的謀略,社會對於女性群體的偏見仍舊是巨大羈絆,古代女性想要穿過萬水千山實現理想,做到與男性一般的成就難如登天。
更多時候能成事往往靠的是倖存者偏差,然而能超越世人的好運氣也並不易得到,種種因素的阻礙之下使得女性處境艱難,被困於後宅是古代女性的寫照。
武則天可以在這樣一種時代衝破偏見,力克當時男性群體的抗議之聲登頂皇位,僅僅這一點就能說明武則天的過人之處。
若非武則天善隱忍與謀略,那麼她能否一躍成為千古帝王也未可知,武則天登上帝位後帶領大唐國力走向了更高水準。
足見論文韜武略武則天可凌駕於眾男性之上,儘管那是天下人公認屬於男性的時代,誰說女子不如男這句話用在武則天身上再合適不過。
以女兒身打下了萬里河山,武則天的成就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繼武則天之後再無人能有她的風采,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武則天無可替代。
再過去多少年事實也仍舊如此,武則天的上位之路並沒有記載中的容易,相反武則天從後宅妃嬪再到為國祈福,一路走來武則天飽經風霜,甚至一度陷入絕境之中無法自拔。
若換成其他人說不定早已臣服於命運,在武則天身上人們能看到永遠蓬勃的生命力,武則天便是典型的永不認輸之輩。
哪怕命運待她極不公平,武則天也能從生活中尋求機遇,能成帝王者不只是會審時度勢,更加明白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在機會來臨前沒能做出充足準備,這本身就是在推開難得可貴的機遇,武則天的心計與城府不允許她輕言放棄,在帝王家生活多年她很清楚歷史只能由勝者書寫。
要天下 合作者裴炎
為了不成為歷史中芸芸眾生的一員,亦為了證明女子本應與男性平起平坐,武則天的野心隨著時間快速升騰。
武則天想要的一直是天下,所謂的女帝想必在武則天心中並沒有太大吸引力,而事實也數度印證武則天確實能駕馭這份權力慾望。
當出眾的實力與野心並駕齊驅之時,那麼成功只會是時間問題,武則天逐步掌控朝堂後身邊反對的聲音也愈演愈烈,無外乎都是懷疑武則天究竟有沒有帝王謀略。
畢竟社會上對於女性的爭議著實太大,武則天滿足野心的過程中與宰相合作,本以為決定合作是基於武則天的能力,奈何到了後面武則天卻發現宰相暗中預備幹掉她。
總而言之還是對武則天有疑慮,索性只將武則天當做了跳板,這令武則天動了滔天大怒,武則天蟄伏多年當然不會因此讓稱帝計劃受阻。
終於武則天抓住了時機宰相的書信,書信中實際上並未些大逆不道之語,青鵝二字讓武則天身邊的人覺得無傷大雅,但武則天卻從中品味出了危險的味道。
宰相裴炎本是武則天承認多年的合作夥伴,無奈裴炎屢次不尊重武則天的決定,讓武則天下定決心不再留他,青鵝二字拆分開來便是令武則天動怒的癥結。
拆分後會得到十、二、月,我、自、與這六個字,根據當時的情況分析不難想到裴炎的目的,裴炎這分明是想要顛覆武則天的權力宮殿。
好容易才得到的江山自是不可毀於裴炎之手,武則天抱著寧可錯殺也不會放過一個的觀念,立刻下令抓捕裴炎才免去一場災難。
緊接著裴炎的目的被武則天大肆公開,裴炎身為宰相愛惜羽毛乃是必然,為官者不想讓百姓失望實屬情理之中。
沒有哪位官員會希望得到百姓的唾棄,武則天此舉等於毀掉了裴炎的信念,信件被曝後裴炎算是名聲盡毀。
從武則天殺伐果決的手段來看,玩轉朝堂把控人性必須要快准狠,歷史上的千古一帝無一不是博弈高手。
坐穩帝位 君要臣死
武則天明白一旦當裴炎不再與她一條心,裴炎在朝堂中的身份與地位必然會成為勁敵,武則天不會選擇養虎為患的招數,這在武則天看來屬於自斷後路。
事到如今早已無人在乎裴炎到底有沒有謀反的打算,因為這件事在武則天手上已經定了性,武則天才是坐穩帝位的勝者。
勝者的言論素來容易被信服,這便是皇權至上會被萬人推崇數年的根源,名副其實的權傾天下著實吸引人。
另外站在裴炎的角度看待武則天給他的罪名,想來裴炎臨死前也會回憶與武則天的交鋒,君要臣死而臣不得不死,無奈而又心酸的事實讓人不寒而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