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組郵票蘊含大乾坤,共和國十位大將,其英雄業績值得細心品償

2022年11月03日20:26:29 歷史 1007

這一組郵票蘊含大乾坤,共和國十位大將,其英雄業績值得細心品償 - 天天要聞

共和國10大將


1955年9月,國務院發布命令,授予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蕭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10人大將軍銜。從籍貫看,10大將中屬湖南省的6人,屬湖北省的2人,另外2人中1人出生於四川,1個出生於海南島。在這10大將中,肖勁光的壽齡最長,有86歲。其後依次是黃克誠、張雲逸、譚政等;而壽齡最短的是陳賡大將,1961年即去世,年僅58歲。

NO1 栗裕

這一組郵票蘊含大乾坤,共和國十位大將,其英雄業績值得細心品償 - 天天要聞

01 栗裕

粟裕,湖南會同人,先後參加南昌起義湘南起義,跟隨朱德上井岡山。參與並見證了中央蘇區創建的全過程。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後,奉命留守根據地,跟隨項英、陳毅堅持南方三年游擊戰。抗戰爆發後所部改編為新四軍,任第二支隊副司令員、江南指揮部和蘇北指揮部副指揮。皖南事變後中央決定重建新四軍,任第一師師長,後來曾兼任第六師師長。在解放戰爭中先後擔任華中野戰軍司令、華東野戰軍副司令、代司令員兼代政委,先後指揮一系列重要戰役。打出了水平,打出了氣勢,也打出了自己的威風。新中國成立後,歷任總參謀長、軍委常委、人大副委員長等職。

粟裕用兵靈活,不拘一格,陳毅稱其為「愈出愈奇,越打越妙」。毛澤東曾於1949年這樣評價:「淮海戰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02 徐海東

這一組郵票蘊含大乾坤,共和國十位大將,其英雄業績值得細心品償 - 天天要聞

02 徐海東

徐海東:儘管因病缺席抗日戰爭後半段,儘管整個解放戰爭中都在養病,但1955年首次實行軍銜制時,仍然被授予大將軍銜,且排名第二。充分說明他在黨內和軍內的地位非常高,無論是戰功還是人格都得到了共和國的高度認可。

徐海東原籍湖北省黃陂縣,其故居地今隸湖北省大悟縣新城鎮。是大別山地區湧現出的本土籍軍事專家之一。早年參加過北伐戰爭,後回鄉領導發動農民起義。參加了黃麻起義,由區農民自衛隊長,逐步成長為獨立師長、紅25軍軍長。

1934年11月,與程子華、吳煥先、鄭位三、戴季英等率紅25軍開始長征。在數支舉行長征的部隊中,是出發最晚,卻最先抵達陝北的紅軍部隊。且人數不減反增,而且還是唯一在途中創建出革命根據地部隊。

抗戰爆發後任八路軍115師344旅旅長。高敬亭事件發生後,調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指揮兼第四支隊司令員。後因病離職,處於長期休養狀態。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紅星照耀中國》中寫道:「中國共產黨的軍事領導人中,恐怕沒有人能比徐海東更加大名鼎鼎,也肯定沒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鄧小平評價他「對黨有一顆紅心」。毛澤東則屢次稱讚他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

03 黃克誠

這一組郵票蘊含大乾坤,共和國十位大將,其英雄業績值得細心品償 - 天天要聞

03 黃克誠

黃克誠:湖南省永興縣人。1928年春朱德領導發動湘南起義,黃克誠在家鄉參與領導了永興年關暴動。後隨朱德、陳毅上井岡山,全程參與了中央蘇區的創建歷程,逐步成長為軍政治部主任、紅三軍團政治部代主任等。抗戰爆發後,先任八路軍總政治部組織部長,後調任115師344旅政委,開始與徐海東搭檔。後來,所部進入新四軍序列,改任新四軍第3師師長兼政委。解放戰爭中奉命率部進入東北,創建了西滿根據地。後任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政委,東北野戰軍第二兵團政委。新中國成立後,首任天津市委書記。遺憾的是,曾在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同彭德懷等人一起被錯定為「反黨集團」,後平反昭雪。

04 陳庚

這一組郵票蘊含大乾坤,共和國十位大將,其英雄業績值得細心品償 - 天天要聞

04 陳庚

陳庚:出生於湖南湘鄉縣一個名門世家,祖父曾是湘軍將領。他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一生充滿許多神秘色彩。北伐戰爭中曾救過蔣介石的命,後赴蘇聯學習。回國後參加了南昌起義,後在中共中央特科工作,曾經與顧順章的關係極其緊密,後奉派進入大別山擔任紅12師師長,四次反「圍剿」期間身負重傷。

紅四方面軍開始西征後,因行動困難,在新集戰役之前化裝離隊,轉赴上海就醫。被捕後經組織營救,又奉命進入中央蘇區。長征中任中央縱隊幹部團團長。抗戰爆發後,任八路軍129師386旅旅長,再度與出自於大別山的廣大指戰員戰鬥在一起。解放戰爭中任中野四縱司令員、二野第四兵團司令員。是新中國成立後的首任雲南省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7月赴越南指導抗法戰爭,1年後又走上抗美援朝戰場,一度代理彭德懷在志願軍的職務,後奉命組建哈軍工。1961年3月在上海逝世,終年58歲。

05 譚政

這一組郵票蘊含大乾坤,共和國十位大將,其英雄業績值得細心品償 - 天天要聞

05 譚政

譚政:湖南湘鄉人。參加過北伐戰爭,1927年隨毛澤東參加秋收起義。朱毛會師後,兩支部隊被改編為紅4軍,奉命擔任毛澤東秘書。在偉人的教育和引導下,成長為紅12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抗戰爆發後,任八路軍後方政治部主任、總政治部副主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職。解放戰爭時期奉命進入東北,曾任東北民主聯軍、東北軍區東北野戰軍政治部主任,後擔任四野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國防部副部長、中央軍委常委等職。1988年11月北京逝世,享年82歲。

06 蕭勁光

這一組郵票蘊含大乾坤,共和國十位大將,其英雄業績值得細心品償 - 天天要聞

06 蕭勁光

蕭勁光:湖南長沙趙洲港人。早在1921年春就與劉少奇、任弼時等人前往蘇聯,在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留學,並於1922年加入共產黨。回國後先被派往安源路礦,從事工人運動;後奉派參加北伐戰爭,不久又於1927年再次到蘇聯進修。

1930年回國後被派往閩西蘇區,先後擔任紅12軍參謀長、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校長。寧都起義爆發,為了改編起義部隊,調任紅5軍團政委。後又調任紅11軍政委、紅7軍團政委等職。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隨部抵達陝北後,曾經擔任陝甘省委軍事部部長兼紅29軍軍長。

抗日戰爭期間,主要在後方工作,先後擔任過八路軍後方留守處主任、留守兵團司令員、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司令員等職。解放戰爭時期進入東北,任東北人民自治軍副總司令兼參謀長,指揮了「四保臨江」作戰。先後率部參加了打瀋陽、圍北平、越華北、渡長江、占武漢、進長沙等戰役,屢立戰功。新中國成立後,先後擔任海軍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1989年3月北京病逝,享年86歲。

07 張雲逸

這一組郵票蘊含大乾坤,共和國十位大將,其英雄業績值得細心品償 - 天天要聞

07 張雲逸

原籍廣東省文昌縣,其故居所在地現隸屬海南省文昌縣。是解放軍將領中少有的曾經參加過辛亥革命的人。早年曾參加過孫中山的中國同盟會,先後參加了黃花崗起義、辛亥革命、護國戰爭,後來也參加了北伐戰爭。1926年參加共產黨後,開始堅定不移地跟黨走,是1929年廣西左右江起義的領導人之一,曾經擔任紅7軍軍長。後率部進入中央蘇區,擔任過中央軍委副參謀長、粵贛軍區司令員、紅軍總司令部和紅一方面軍司令部副參謀長等職,於1934年10月參加長征。

抗戰爆發後,調任新四軍參謀長,後又兼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指揮員、新四軍副軍長兼第2師師長。解放戰爭時期歷任華東軍區副司令員、山東軍區司令員、華東軍政大學校長、中共華東後方工作委員會書記,中共中央華中局委員,中共中央華東局委員。是新中國成立後的首任廣西省委書記。1974年11月病逝北京。

08 羅瑞卿

這一組郵票蘊含大乾坤,共和國十位大將,其英雄業績值得細心品償 - 天天要聞

08 羅瑞卿

出生於四川省南充市舞鳳鄉雙女石村。畢業於黃埔軍校,1927年5月在武漢參加了反擊夏斗寅叛軍進攻武漢的戰鬥。7月下旬準備赴南昌參加起義,但行至九江得知起義部隊已撤離,遂返回武漢。不久赴上海在軍委從事秘密工作。1929年奉命進入閩西根據地,參與開闢閩西蘇區和龍岩、白砂等戰鬥。1930年10月任紅4軍11師政委。後調任紅1軍團政治保衛局局長。參加了長征,先後參與過指揮強渡大渡河強渡烏江、回師遵義等戰鬥。長征抵達陝北時,任紅一方面軍政治保衛局局長,參加了直羅鎮戰役

從1936年6月起,擔任中國工農紅軍大學教育長、副校長。後協助周恩來處理西安事變。抗戰初期繼續辦學,後調任八路軍野戰政治部主任,轉戰太行山區,參與指揮百團大戰和領導華北抗日游擊戰爭。解放戰爭初期任晉察冀中央局副書記、晉察冀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參與指揮大同集寧、張家口、易滿、保南、正太、青滄、保北、大清河北等戰役。1948年5月任華北軍區政治部主任兼第2兵團第一政治委員,與兵團司令員楊得志率部出擊冀熱察,牽制華北國民黨軍,有力配合了東北野戰軍的作戰。隨後參加平津戰役,指揮部隊將國民黨軍第35軍大部殲滅於新保安,取得平津戰役第一個勝利。1949年3月,率19兵團開赴山西參加太原戰役

是新中國建立後的首任公安部長,後來還擔任過副總理、軍委秘書長、解放軍總參謀長等職,也一度擔任中央書記處書記。1978年8月病逝,終年72歲。

09 王樹聲

這一組郵票蘊含大乾坤,共和國十位大將,其英雄業績值得細心品償 - 天天要聞

09 王樹聲

王樹聲:1905年出生於湖北省麻城市乘馬崗項家沖。大別山地區湧現出的著名紅軍將領。原為本鄉初等小學校長,受堂兄王幼安(麻城第一位共產黨員)影響,開始接受先進理念。1926年加入共產黨,參與創建麻城第一支農民武裝。先後參加了黃麻起義、木蘭山游擊戰、創建柴山保等革命歷程,逐步成長為著名的紅軍將領。紅四方面軍於1931年11月成立時的閱兵總指揮,時任紅11師師長。紅四方面軍反第四次「圍剿」失敗後,隨部由大別山打到大巴山,時任紅73師師長。1933年7月,紅四方面軍在川陝根據地以原有4個師為基礎,擴編為4個軍。王樹聲開始升任紅31軍軍長、方面軍副總指揮,其堂弟王宏坤時任紅4軍軍長。後編入西路軍轉戰至河西走廊,任副總指揮兼9軍軍長。

抗戰爆發後,先後擔任過晉冀豫軍區司令員、太行軍區副司令員。後進入豫西戰場創建河南軍區。抗戰勝利後率部與李先念的新四軍第五師會合,組成中原軍區,任副司令員兼一縱司令員。不久參與中原突圍,後又隨劉鄧大軍重返大別山,任鄂豫軍區司令員。新中國成立之初任湖北軍區副司令員,組織指揮了大別山剿匪,不久後擔任湖北軍區司令員。後來擔任過國防部副部長。1974年1病逝北京,享年69歲。

10 許光達

這一組郵票蘊含大乾坤,共和國十位大將,其英雄業績值得細心品償 - 天天要聞

10 許光達

許光達:1908年11月出生於湖南省長沙縣黃興鎮桂花村。畢業於黃埔軍校第5期,參加了北伐戰爭。雖錯過了南昌起義,但一心向黨,仍在江西寧都境內趕上了起義部隊。不久即在三河壩戰鬥中受傷,並與部隊失聯。後轉赴安徽壽縣從事兵運,中間一度出現變故,後又輾轉與組織取得聯繫,奉派進入賀龍領導的湘鄂西革命根據地。1930年2月任紅6軍參謀長,不久升任紅2軍團17師師長。後因在戰鬥中負重傷,被送蘇聯治療,並進入莫斯科列寧學院學習。抗戰爆發後回到國內,先在抗大任教並從事管理工作,後任中央軍委參謀部部長兼延安交通司令、防空司令、衛戍司令。1942年春進入抗戰第一線,任120師獨立第2旅旅長,廣泛開展對日鬥爭。

在解放戰爭中擔任過晉綏野戰軍3縱司令員,率部轉戰晉中、晉北地區,保衛晉綏解放區。後率部西渡黃河,改隸西北野戰軍。1949年2月任一野3軍軍長,參加了蘭州戰役。新中國成立後,任裝甲兵司令員兼政委,創建了第一所坦克學校,又後擔任過國防部副部長。1969年6月逝世,終年61歲。周恩來曾評價說:「保衛延安的烏龍鋪戰役,許光達功不可沒!」

這一組郵票蘊含大乾坤,共和國十位大將,其英雄業績值得細心品償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沿海省市6台聯播!620年前鄭和的「羅盤」我們這樣接過…... - 天天要聞

沿海省市6台聯播!620年前鄭和的「羅盤」我們這樣接過…...

7月11日上午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融媒體資訊中心·福建新聞廣播南京廣播電視集團上海第一財經廣播江蘇太倉融媒體中心福建長樂融媒體中心福建福清融媒體中心聯合開啟滄海雲帆絲路新——紀念鄭和下西洋620周年暨中國航海日特別直播【點擊圖片回看直播】本次直播以福建新聞廣播為總直播間,通過多地記者連線、現場採訪、專題視頻...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軍統頭子顏面盡失的三天 - 天天要聞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軍統頭子顏面盡失的三天

資料圖片:戴笠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報均以醒目的通欄標題登載了一則消息《軍統局特工首腦戴笠被香港警務處拘留》。戴笠,這個掌握著5萬多名軍統特務、世人皆知的殺人魔王、國民黨許多軍政要員都忌憚三分的軍統頭子,是怎麼被香港警察拘留的?他好好的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 天天要聞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滾滾長江東逝水」,改朝換代多了去。可中華民族的根,一直沒斷過。不過,在此期間,也是險象環生,這根,曾四次差點被刨被斷。好在,每一次,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此乃中華國運!頭一次是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八王之亂把國家攪成爛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