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璋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2022年11月02日23:05:19 歷史 1502


馮國璋袁世凱是中國歷史上比較顯要的人物,一開始二人守望相助,到後來反目成仇,我以自己見解,簡要分析如下:


馮國璋, 直系軍閥的首領,與王士珍段祺瑞並稱為"北洋三傑"。民國八年(1919年)10月,馮國璋抵北京,12月28日病逝,終年60歲。

一、入伍,結識聶士成

咸豐九年,馮國璋出生在直隸(今河北)河間縣西詩經村,排行老四。 他年幼聰穎,心寬志遠,性情豪放。光緒十年(1884年)隻身來到大沽口淮軍直字營入伍當兵。因馮國璋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入淮軍直字營當兵,後進入天津武備學堂,習步兵科,後返回天津武備學堂繼續學習軍事。畢業後進入聶士成軍中效力。馮國璋隨聶士成赴東北和朝鮮等地考察和測繪地形,為時半年,以聶士成之名編成《東遊紀程》一書,得到了聶士成的垂青,被任命為該軍軍械局督辦。後來,馮國璋得聶士成保薦,以清朝駐日公使裕庚隨員身份赴日。在日本期間,結交了日本軍界人士福島安正青木宣純等人,並博覽大批近代軍事著作,抄錄和整理了幾大本有關軍事訓練和近代軍事科學發展的"兵書",馮國璋亦因此大長才幹。


二、晉陞,投向袁世凱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馮國璋回國後,將精心整理好的筆記資料呈送聶士成,聶士成又轉呈袁世凱。袁世凱正在積極籌辦小站練兵事宜,見到馮國璋所整理的軍事資料如獲"鴻寶",遂招馮國璋入小站輔佐編練新軍,深受學兵的擁護和愛戴。未幾,馮國璋即被任命為督操營務處幫辦兼步兵學堂監督。他又與王士珍、段祺瑞等人合力編成《訓練操法詳晰圖說》成為隨營學堂的標準教科書。由於馮國璋等人對袁世凱的赤心輔佐,使小站練兵的聲譽大振,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3月,袁世凱率軍赴山東鎮壓義和團運動。馮國璋以督操營務處總辦身份,將1萬多人的山東勇營逐步改編為武衛右軍先鋒隊,圍追堵截義和團有功,經袁世凱奏保,升為補用知府。不久被調至濟南主管武衛右軍和山東全省軍隊督操事宜。

三、名聲大震,北洋三傑

袁世凱為舉行秋操,命馮國璋、王士珍、段祺瑞晝夜加緊操練軍隊。德國膠州灣總督觀操時,只見隊伍"一舉足則萬足齊發,一舉槍則萬槍同聲,行若奔濤,立如直木"。總督當面稱讚馮國璋、王士珍、段祺瑞為"北洋三傑" 。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擢升袁世凱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到達直隸後,便開始大規模地擴充北洋軍,馮國璋出任教練處總辦。馮國璋竭力修明操法,使編練新軍一時頗著成效。後來馮國璋出任清政府練兵處軍學司正使,同時督辦北洋各武備學堂,兼任北洋速成武備學堂和將弁學堂督辦,一路直升。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光緒帝、慈禧太后相繼去世,載灃把袁世凱開缺,趕回河南。馮國璋怕受株連,便借口請辭回籍,但未得到批准。清廷仍委派他負責辦理日常軍務。馮國璋對袁世凱感恩圖報,仍暗通音信,表示忠誠,並竭力為袁世凱東山再起創造條件。

四、懷疑,產生分歧

宣統三年馮國璋為第二軍軍統赴湖北鎮壓革命。馮國璋在率軍南下路上,唯袁世凱的密令是聽,清政府迫於無奈,只得請袁世凱出山。袁世凱得勢後,馬上奏請由馮國璋接替蔭昌第一軍軍統職務,11月27日,馮國璋又指揮北洋軍攻佔了漢陽。馮國璋被清廷封為二等男爵。袁世凱為了借用革命力量迫使清帝退位交權,密令馮國璋"按兵不動"。馮國璋一時摸不著袁世凱的意圖,並對袁世凱產生懷疑,於是親自赴京託人向隆裕太后啟奏請求撥給餉銀。不料袁世凱搶先一步見了太后,使馮國璋的如意算盤成為泡影,甚至還差一點被袁世凱幹掉。不久,段祺瑞接替馮國璋指揮北洋軍的職務。

五、機會,再立新功

後來袁世凱命令馮國璋離漢赴京,任禁衛軍總統,兼察哈爾都統,完全掌握了京畿防務大權。袁世凱逼迫清帝退位,遭到禁衛軍官兵的反對,以致議和條件遲遲不能發表。馮國璋決心助袁一臂之力,親赴禁衛軍總部召集全體官兵,馮國璋並以身家性命擔保,平息了禁衛軍風波,馮國璋在關鍵時刻為袁世凱篡權立下了汗馬功勞。民國元年(1912年)9月,馮國璋出任直隸省都督兼民政長。

鎮壓"二次革命"馮國璋出任江蘇都督,手握四師重兵,據有富庶的江蘇省,一時成了國內各省軍閥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袁世凱於民國三年(1914年)1月特將自己的家庭教師周砥介紹給馮國璋為妻。馮國璋深感袁氏的知遇之恩,竭力主張總統制。

六、被騙,矛盾尖銳化

在袁世凱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後,馮國璋聽聞袁氏父子在京策劃帝制的消息後,十分驚訝,馮國璋深感受騙。袁世凱對馮國璋很不放心,也防備了馮國璋。馮國璋見此情形,明白了袁世凱不再相信自己,從此與袁氏父子的關係逐漸疏遠,不肯再為袁世凱賣力。袁氏父子指示江蘇巡按使齊耀琳選舉代表,舉行改變國體投票。馮國璋託病不去。12月18日,袁世凱任命馮國璋為參謀總長,馮乃託詞害病拒不進京。

12月25日,蔡鍔等宣告雲南獨立,討伐袁世凱。馮國璋緊跟公開反對帝制,遂成為"北洋派中反對洪憲皇帝之第一中心人物"。

袁世凱於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後,馮國璋與袁世凱的裂痕更無法掩飾。於是馮國璋一不做,二不休,決定對袁世凱施加更大壓力,以迫其將政權讓予他。為此,馮國璋於民國五年(1916年)4月1日和16日公開致電北京政府,勸袁世凱及早退位。袁世凱於民國五年(1916年)6月6日在全國人民的聲討聲中,憂懼而死。

至此,二人恩怨情仇結束。

馮國璋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 天天要聞

#歷史發燒友大本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黃惲 | 我和傅國涌,一本《金庸傳》的故事 - 天天要聞

黃惲 | 我和傅國涌,一本《金庸傳》的故事

傅國涌(1967-2025)。早晨在酷暑中徒步去乘電車時,朋友何兄發來微信,說傅國涌因心臟病去世了。我有點不敢相信,有點茫然,只回答了個「驚悚」。在這麼平常的日子裡,怎麼會有這麼驚悚的消息?心裡知道不會是烏龍,如今學人早逝的很多很多,傅兄比我還年輕一歲,竟會這麼突然這麼早就走了?在我,確實是個驚悚的消息。他...
升起五星紅旗,宣布要加入我國後,這個國家在3小時後迅速覆滅 - 天天要聞

升起五星紅旗,宣布要加入我國後,這個國家在3小時後迅速覆滅

藏南地區只是中印邊界問題的其中之一,曾經還有一個地方,因為不想被印度吞併,所以想要加入我國,還在國內升起了五星紅旗。可僅僅三個小時後,這個國家就遇到了災難,國土被侵佔,勢力被毀,最終只能成為印度一個邦。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野心對我們來說